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02217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曲彦慧1,张革利1,张 炜1,刘美丽2 (710068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脏科1;710061西安,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关键词 冠状动脉;体位;腰背痛;护理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B通信作者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由于在介入过程中应用大量肝素抗凝,故穿刺部位出血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传统观念,一般术后要求沙袋压迫穿刺处6 h,绝对平卧24 h,同时术侧肢体制动。但此法常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酸背痛,并由此引起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我们选择两所三级甲

2、等医院经股动脉穿刺患者共122例,通过协助术后患者改变体位,能有效减轻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两所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自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22例,女性30例,男性92例,年龄3584岁。纳入标准:老年心血管科及心脏内科经股动脉途径、年龄大于25岁,接受非急诊心脏导管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凝血异常患者、穿刺部位活动性出血患者、术前即有背痛患者、收缩压大于190 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患者、心脏导管手术中出现并发症患者。患者入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干预组62例。2组

3、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造影剂种类及用量、手术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术后按照传统护理方法,取平卧位,1 kg沙袋压迫穿刺处6 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并用绷带固定膝部及踝部,以防患者睡眠后活动,平卧24h后如无出血等并发症可起床活动。在此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术侧下肢踝、趾关节运动,另侧下肢屈曲,抬臀,按摩腰背部。干预组:术后平卧2h开始每小时变换体位,体位有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位,当患者侧卧位时,腰部下方垫特制枕垫以保持穿刺侧肢体处于伸直状态。在改变体位时,保持术侧肢体绝对伸直,术侧卧位时,健侧腿屈曲,软枕支撑给予舒适位。1.3 观察指标每小

4、时记录穿刺部位情况,观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情况。出血、血肿指局部皮肤呈青紫色,硬块,其直径2 cm2 cm,有压痛。腰酸背痛程度:术后2、4、6h及第2天早晨8:00患者的背痛情况,并利用疼痛评分标准1,记录疼痛程度。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既往背痛病史、手术操作时间等。1.4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间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与疼痛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 结果2.1 2组间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3例(5%)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干预组发生4例(6.

5、5%);2组均有3例发生皮下血肿,2组间出血、血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2 2组间疼痛评分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评分:8.670.18),干预组(疼痛评分:1.100.08)术后背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程度明显轻,2组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3 体质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体质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疼痛评分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其中手术时间相关性最强(r0.652,P0.01)。见表1。表1 体质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腰背痛疼痛评分对照组(n60)干

6、预组(n62)对照组干预组(n122)体质指数0.426a0.329a0.485a年龄0.372a0.315a0.453a手术时间0.578b0.602b0.652ba:P0.05;b:P0.05),术后给予改变体位未增加出血或血肿的发生率。人体内正常凝血生理过程是在组织损伤后13min出血便自然停止,术后并发症多与动脉鞘管插入后给予肝素有关。肝素的抗凝作用持续时间为26 h,一般PCI术拔出鞘管后2 h穿刺点的斑块形成基本牢固,在弹力绷带包扎下进行适当体位变动, 当穿刺点的压力恒定时,体位的改变对是否出现出血、血肿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加压包扎能够给穿刺点以恒定的压力3。只要保持加压点不移位,不

7、脱落,通常不会发生穿刺点局部出血。本组实验中出现术后出血、血肿的患者,与手术时间长,术后拔管时压迫时间短,加压包扎不当,老年、女性皮下组织松弛有关,与患者术后体位改变无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无论平卧位、侧卧位,只要给穿刺点恒定压力,早期变动体位不增加局部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这与其他研究中的结论一致4。随着研究的深入,在其他研究中发现5-6,将患者卧床时间缩短至12h,12h后可床旁活动,这样并不增加局部出血或血肿的发生率。由于传统观念要求,术后需绝对卧床24h,患者往往出现各种各样不舒适的表现,其中疼痛是影响不适的重要因素7。研究表明8,腰背痛是术后最突出及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原因由于紧张使患者

8、全身肌肉无法放松,加上术侧肢体活动受限并给予加压包扎,使患者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由于保持同一个体位时间较长,影响局部肌细胞氧供,肌细胞内肌糖有氧代谢减少,丙酮酸及乳酸在体内增加,容易引起肌痛、疲劳。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可引起下肢麻木,疼痛。同时有些患者存在腰部疾病,如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更容易发生腰背痛。腰背痛则会加重患者的紧张情绪,引发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不适,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疾病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背痛,与干预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侧卧位每小时交替,能明显降低腰背痛的发生率。在国内其他研究发现

9、9,通过早期体位干预可以放松腰背部肌肉,缓解肌肉僵硬所致的疼痛,能有效降低术后腰背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说明早期改变术后患者体位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腰背痛发生的影响因素,观察了体质指数、年龄、手术时间与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上述三因素与术后腰背痛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0.453、0.652,结果说明年龄越大、体质指数越高、手术时间越长,腰背痛的发生率越高。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存在腰椎骨质增生或腰背部疾病,加上疼痛的耐受性降低,更易出现紧张情绪,进一步加重了腰背痛。体质指数较高的患者,由于腰背部承受了

10、更大的压力,加重了局部肌肉的无氧代谢,乳酸堆积,故容易出现腰背部肌肉劳损而至腰背痛的发生。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越高,主要由于患者被动体位时间更长,腰背部肌肉受压时间长。在其他研究中发现,手术时间是腰背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综上所述,腰背痛是经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体质指数高、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出现腰背痛,早期改变体位,能有效降低腰背痛的发生,并不增加术后出血和血肿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处于较好的身心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参考文献:1Jensen Mp,krolyp,Braves.The measurement of clinical Paini

11、ntensity:a comparison of six meehodsJ.pain, 1986,27:117-126.2 王红霞.老年患者在PCI术中并发症的护理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9, 15(9): 1169.3 姚岚.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不同护理体位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0,8(11):2921-2922.4 郭湘云,赖丽萍,李秋凤,等.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体位干预的效果J.当代护士,2008,8:29-30.5 陈宁萍,李素娟,等.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学,2010,5(6):179-180.6 杨艳,左燕,徐瑶,等.经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卧床时间的循证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54-55.7 邱梅,黄锡球,梁冰,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加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不舒适的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28-1529.8 林梅香,马伟东,陈健红,等.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冠脉支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17(10):94-96.9 洪先娣.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21-122. (收稿:2012-03-01;修回:2012-03-31) (编辑 张 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