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考试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02013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考试资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绪论1.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A.岩土的工程特性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作用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2. 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 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B. 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B. 区域稳定和基础稳定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C.基础稳定和结构稳定D.地基稳定和基础稳定3. 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A.土力学A.土力学B.岩土工程C.水力学D.材料力学4. 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B. 如何按地质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长期面临

2、的任务C. 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D.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1.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40.1%59.9%A. 29.2%C.71.8%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大气圈B.地壳C.地幔D.地核2. 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内圈的是(A.大气圈A.大气圈B.水圈C.地幔D.生物圈60%90%5.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外的圈层是A.地壳B.地核.地幔D.不能确定6.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最里面的圈层是(A.地壳B.地核

3、.地幔D.不能确定4.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 70%C.80%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处于中间的圈层是(A. 地壳B.地核C.地幔D.不能确定&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A. 地壳B.地核C.地幔D.不能确定9. 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B)A. 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成岩作用D.沉积作用10. 下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D)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作用D.沉积作用11.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B)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 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4、CI. 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D. 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12.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A)A.硬度B.强度C.刚度D.韧性13.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D)A.沉积岩B.变质岩C.石灰岩D.岩浆岩14. 岩浆岩构造不包括(A)A.层面构造B.流纹构造C.杏仁构造D.气孔构造15. 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A)A.碎屑结构B.斑状结构C.沉积结构D.碎裂结构16. 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是(B)A.流纹构造A.流纹构造B.层理构造C.片理构造D.块状构造17. 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D)A.饱水系数B.渗

5、透系数C.吸水系数D.软化系数18.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断强度称为岩石的(C)A.抗剪断强度B.抗拉强度C.抗切强度D.抗剪强度19. 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A.抗剪断强度B.抗切强度C.抗拉强度D.抗剪强度20. 在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空隙率B.吸水率C.饱水系数D.饱水率21. 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A. 吸水率B.吸水系数C.饱水系数D.饱水率22. 可以用来表示岩石抗冻性能指标的是(A)A.强度损失率B.孔隙率C.饱水系数D.饱水率23. 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

6、性质是指(C)A.岩石的透水性B.岩石的吸水性C.岩石的软化性D.岩石的抗冻性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除产生纵向压缩外,还会产生横向膨胀,这种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A)A.泊松比B.抗拉强度C.变形模量D.弹性应变24. 沿岩石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A)A.抗剪强度B.抗切强度C.抗拉强度D.抗剪断强度25. 岩石抵抗外荷载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A)A.岩石的强度C.岩石的刚度27. 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软化性28. 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软化性29. 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称为(A.岩石的强度C.岩石的刚度

7、30. 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软化性31. 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软化性32. 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称为(B.岩石的硬度D.岩石的柔度A)B.岩石的抗冻性D.岩石的吸水性B)B.岩石的抗冻性D.岩石的吸水性C)B.岩石的抗冻性D.岩石的吸水性D)B.岩石的抗冻性D.岩石的吸水性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溶解性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吸水性能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C.岩石的溶解性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A)A.差B.相同C.好D.不能确定第3章地质构造下列不属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是(B)A. 宙B.统C.纪D.代下列

8、不属于地层年代单位的是(D)A. 宇B.统C.界D.代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是(A)A. 沉积接触B.整合接触B.角度不整合接触B.平行不整合接触1. 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D)A. 沉积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B. 侵入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C. 风化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D. 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A)A.较早B.较晚C.无法确定D.沉积岩未经构造变动影响时,较晚2. 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D)A. 平行不整合接触和侵入接触B.整合接触和

9、侵入接触C.角度不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D.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正确的一项是(B)A.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一致B.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C.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D.根据底砾岩无法判断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正确的一项是(C)A.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可以判定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B. 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不一致C. 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D.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A侵入接触是岩浆岩体与岩浆岩体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B. 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晚,岩浆岩形成时间较早C. 侵入接

10、触是沉积岩与变质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D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下列有关岩层倾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B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c.岩层的倾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10. 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0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一致,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时,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是(D)A.平行B.弯曲方向相反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

11、的弯曲度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是(A)A.平行B.弯曲方向相反C.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11. 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D)A.倾斜的B.垂直的C.水平的D.无法确定12. 可以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因素是(D)A.地壳运动B.地形地貌C.走向和倾斜D.走向、倾向、倾角13. 背斜表现为(B)A.核部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14. 逆断层即(A

12、)A.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18.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D)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B.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C上盘水平左移,下盘水平右移的断层19.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D)A.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柱状图C.钻孔分布图、平面图和剖面图B.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D上盘水平右移,下盘水平左移的断层B. 钻孔分布图、剖面图和柱状图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19.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20.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性

13、的构造,称为(A)褶皱B.向斜C.断层D.节理20. 褶皱要素中,组成褶皱中心部分的岩石是(A)A.核B.翼C.转折端D.枢纽21. 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22. 下列有关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未受到破坏C. 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23. 下列关于枢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I.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24. 下列有关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未受到破坏CI. 褶皱核部为新地层.翼部为老地层25. 下列关于枢

14、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C)B.褶皱是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D.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A)A.组成褶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B.枢纽可能是直线C.枢纽可能是曲线D.枢纽肯定不是折线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C)A.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同一时代25.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且断层面倾角较陡的断层为(C)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26.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A)A.正断层B.平推断层C.逆断层D.阶梯断层27.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A)A.断层线B.地平线C.层交线D.构造线A.地层的重复、缺失B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C.断层三角面D.呈条带状分布的泉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断层的标志的一项是(D)A.擦痕和阶步B.牵引构造C.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底砾岩B由张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张节理B由张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张节理C.由剪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剪节理D.内、外力地质作用均可使岩层产生节理29. 下列不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的一项是(D)A错断全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B.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