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Ch3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发展条件及其行为方式的理论,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提出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直接投资理论。总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尚未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麦克道格尔和肯普。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 Hymer)率先向早期理论发起挑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
2、被经济学界认为是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突破,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真正兴起,海默本人也被公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奠基人。随后,西方学者又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因素,相继提出了其他直接投资理论。从发展历程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理论研究逐渐走向建立统一或一般理论的领域,致力于涵盖不
3、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投资行为,解释所有国际直接投资的共同运动规律和行为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另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等。1 垄断优势理论3.1.1 垄断优势理论的形成3.1.1.1 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没有区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不同于证券资本流动:对利率不敏感;在当地资本市场筹款;以实物形态进行;在于控制海外企业的经营,占据东道国的市场,进而赚取长期的垄断利润。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假定各国产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3.1.1.2 形成 20世纪60
4、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最早提出垄断优势论。他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时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即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后经其导师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 Berger)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它的基本论点是: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任何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考察都要涉及垄断问题。 3.1.2 垄断优势理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海默对美国企业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寡占的部门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
5、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本集约程度高、技术先进、产品差异性强的一些制造业部门,寡占程度较高。因此海默主张放弃传统国际资本移动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设,从不完全竞争角度来解释对外投资。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规模经济、技术垄断、商标及产品差异等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占是不完全竞争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企业才能在海外生产中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海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取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垄断优势的来源:金德伯格把这些优势分为四类:一是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产品差别、商标、销售技术与操纵价格等;二是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专利与工业诀窍、资金获得的优惠条件、管理技能
6、、原材料优势等;三是企业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四是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市场进入及产量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3.1.3 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论述跨国经营企业的各种垄断优势;二是论证跨国经营企业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3.1.3.1 约翰逊(Harry G. Johnson)的研究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在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知识包括技术、诀窍、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垄断优势来自企业对知识资产使用的控制。3.1.3.2 凯夫斯(Richard
7、 E. Caves)的研究以凯夫斯为代表的学者在70年代初提出了“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是跨国经营企业拥有的重要优势。为了扩大销路,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各种偏好,企业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发生诸如质量、包装及外形等实物形态的差异;也可以通过销售技能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理上发生差别,如商标、品牌等。通过使本公司与其他公司的产品有所差别,公司便可获得对产品价格和销售量的一定控制,进而谋取利益。3.1.4 尼克博克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补充寡占反应理论(Oligopolistic Reaction Theory)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rederick T. Knicker Boc
8、ker)分析1948-1967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后发现,战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寡占行业的少数几家寡头公司进行的,他们的投资大都集中在同一时期成批发生。寡占反应行为才是导致战后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该理论认为在寡占的市场结构中,寡头企业的行为具有相互依赖性,他们的主要目标是盯住竞争对手,在取得必要利润的前提下,使本企业的增长速度与对手保持同步,以维持自己的相对市场份额不变。当国内同一寡占行业的竞争对手率先到海外投资时,他的竞争对手也会相继效仿,其动机是保持相互之间的竞争平衡,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3.1.5 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3.1.5.1 意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
9、资明确地区分开来;转到了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分析的重点越来越集中在“垄断优势”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结构上3.1.5.2 局限没有深入研究企业如何才能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动态分析;以美国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结论缺乏普遍意义;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还表现在其对许多投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比如,为什么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而不是出口和许可证方式来获利呢? 60年代以来,为什么发达国家中许多并无垄断优势的中小企业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在积极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呢? 132 比较优势理论日本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通过研究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
10、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论中对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详细分析和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提出了解释日本对外投资的理论模型。该理论以国家为基本考察单位,进行了国际间优势比较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也被称为“小岛清模型”。3.2.1 比较优势理论内容比较优势理论围绕着三个基本命题展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劳动与资本要素可以用劳动与经营资源(managerial resources)来代替。经营资源是一种特殊要素,既包括有形资本、也包括技术与技能等人力资本。如果两国劳动与经营资源的比率存在差异,那么它们在两种商品中的密集
11、程度也有差异,结果将导致比较成本的差异。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有关。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率也较高。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样,既受比较成本,又受比较利润率的支配,日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受比较利润率的支配。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与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美国型投资人为地把经营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日本对外投资是自然资源开发与进口、纺织品生产、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心是自然资源开发与进口、纺织品生产、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在日本国内属于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这些行
12、业在东道国内正在形成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投资国的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条件而没有显现的潜在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并充分利用。也就是说,本国所有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日本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正可以促进它们的比较优势产业,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补充、创造和扩大两国贸易。同时日本也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实现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转化。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恰好相反,从本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即逆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导致对贸易的替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
13、企业为主体,因而其投资企业规模远比欧美国家小的多。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一般会更趋于比较劣势,但它们与东道国的技术等方面的差距较小,且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符合当地生产的要素结构及水平,投资也多采用合资形式。这样的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大,不但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出口,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培训机会。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为技术密集行业的寡头垄断公司,目的在于通过海外扩张维护其垄断地位,争夺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所转移的技术多为高级技术,投资方式也多选择独资形式。这种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小。3.2.2 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3.2
14、.2.1 投资分类小岛清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自然资源导向型:这种投资是向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增加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或国内根本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属贸易导向的投资。其结果是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化专业分工。劳动力导向型:这种投资是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因此将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力密集产品或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新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一种投资方式。其目的在于建立本国及第三国出口的生产基地。 市场导向型:一是由东道国的贸易壁垒引起的;另一类是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这类直接投资是由大型跨国公司的水
15、平或垂直一体化实施的。它是否属于反贸易导向型取决于这类投资是否是垄断性质的直接投资。3.2.2.2 交叉投资小岛清还对发达国家间的交叉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发达国家间的交叉投资大多数是由于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投资往往流向东道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既然交叉投资是在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很小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它就很难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所以发达国家之间应该停止对东道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直接投资,而应当采用在产业内部,寻找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领域进行直接投资,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3.2.3 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3.2.3.1 意义小岛清教授从与欧美学者对立的全新角度立论,在分
16、析和总结“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为首要原则,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只有比较利益原则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和东道国都不需要拥有垄断市场,因而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国际投资,具有比较优势或者寻求比较优势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比较优势论重视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促进投资双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扩大两国的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互补的而不是替代关系。3.2.3.2 局限性小岛清的理论分析及结论虽然符合日本早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情况,但它无法解释80年代后日本向欧美国家大量投资的实践。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调整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