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99672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释)念终始典于学:自始至终想着学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不知道_ 建国君民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_其此之谓乎!_3概括选段论述的主要观点。_2. 阅读短文。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2、,溺(n)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比较词语古今义:“赤足”在文中的意思是_,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_。“少女”在文中的意思是_,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_。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是什么意思。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_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回答问题。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用原文回答)_“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变成鸟?_精卫为什么要填海?(用原文回答)_这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表现了远古的人们怎样的精神?_3. 课内阅读展示。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

3、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词。(1)惟弈秋之为听。(_)(2) 思援弓缴而射之。(_)(3) 虽与之俱学。(_)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4、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4. 文言文阅读。1明义法师之鸠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bng居乡里。一日晨起,行径中,见鸠雏ch堕地,携而归,躬自哺b饲s。两月乃能飞。日则纵飞林间,夜则投宿法师屏png几j间。是岁十月,明义法师之徒惠月主掌庆善寺,迎其师归。至暮鸠返,室寂无人矣,不见法师,旋室而匝z,悲鸣不已。守舍者怜之,谓曰:“吾送汝归法师处。”明日,笼而行,适法师处。自是不复飞出,日与法师为伴,以手抚摸皆不动,然他人近之,辄惊起。呜呼!孰谓禽兽无情乎?字词解释:屏居:_径:_携:_ 躬自:_ 匝:_ 已:

5、_ 适:_ 孰谓:_2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乡里。唯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良狗则数得兽矣。狩猎之获,常逾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字词解释:故:_恶:_无以:_疾耕:_数:_ 逾:_然:_3华隆因犬获救华hu隆好猎,畜一犬,号曰“的d尾”,每出必从。一日,隆至江边,为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奋而咋z蛇,蛇死焉。而隆僵仆于地,不省xng人事。犬疾走至家,嗥ho吠不止。举家怪之,因随犬往,见隆闷mn绝委地。车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日不食。自此爱怜,如同亲戚焉。字词解释:畜:

6、_从:_为:_ 咋:_ 仆:_ 疾:_ 举:_ 因:_乃:_4乌鸦喜谀y1 粤yu西桂林,近有荒村,多树木,上多栖q乌鸦。2 一犬翘qio首枝头,乌鸦食其上。犬欲缘木上之,恨无何,伏地喃nn喃,仰视注目以待,3 颂曰:“乌兄,久慕高风,未亲雅教,素仰雅曲,如赐一曲,尤慰平生,心亦足矣。”4 鸦听之,喜不自胜,伸腰展翅,wi数声,食尽堕犬口中。5 犬曰:“雅曲已聆,心愿已足,蒙赐佳味,终身铭德。”6 鸦讶y曰:“非闻曲之为,乃欲吾口中食耶y!”悔之莫及!字词解释:栖:_翘qio首:_缘:_恨:_喃nn喃:_ 颂:_高:_素:_胜:_堕:_聆:_蒙:_铭:_耶:_5. 读短文完成练习。古人谈读书(

7、一)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二)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三)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加点字注音不耻(_)下问 默而识(_)之 诲(_)人不倦2解释加点字敏(_)而好(_)学 ,不耻(_)下问。默而识(_)之,学而不厌(_),诲(_)人

8、不倦盖士人(_)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急(_)。3解释句子意思(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3)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_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文中哪个读书法对你有启发?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为什么?携:带着。凡: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3与

9、“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巡道工的故事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

10、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言,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千条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

11、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式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1“巡”字的读音是(_),是(_)结构。在字典里的解释有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在文中应选(_),“巡道工”就是(_)。2文中画“”的句子是(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3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_8.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锺子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