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九****厨 文档编号:469904743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防汛防灾工作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防汛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的防汛防灾工作,确保我市安全度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此,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认清形势,提高站位,绷紧防汛防灾之弦首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认识到防汛防灾工作不仅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必要举措,更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各级

2、各部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防汛防灾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其次,我们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今年入汛以来,我市经历了多次强降雨过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加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摒弃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日无备”的道理,将防汛防灾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气象水文预测预报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

3、息。各地要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达群众。同时,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各级指挥体系应对突发险情的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气象、水文等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建立健全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早预警、早行动。(二)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对全市河流、水库、堤防、涵闸、泵站等防洪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特别要关注城市内涝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确保防洪设施安全可靠。同时,要加强对危旧房屋、学校、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排查,确保群众安全。(三)加强物资储备和救援能力建设。提前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更新和调配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实战化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防汛救灾中的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四)广泛开展防汛防灾知识宣传和培训。运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防汛防灾知识,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尤其要针对农村、社区、学校等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强、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活动。三、压实责任,严明纪律,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防汛

5、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严禁迟报、漏报、瞒报。对于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各级政府要足额储备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救援能力。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救援协同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灾害,能够迅速集结力量,高效开展救援。同时,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清淤疏浚、堤防整修加固等工程建设,提升抵御洪水能力。各位同志,防汛防灾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坚决打赢今年防汛防灾这场硬仗,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谢谢大家!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