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上传人:z****q 文档编号:469889533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心灵的幻象+教学设计-高一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心灵的幻象1.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特定历史时期中宗教信仰对美术创作的 内容、形式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重要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 生对宗教艺术的认识, 养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由于本课的内容较多, 故本课的说课选取第一课时的内容即中国佛教艺术方面的内容。2.课时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中国的石窟也有初步的了解, 能够欣赏一 些美术作品, 但是对佛教艺术的认识仍然是非常浅显的, 所以, 必须借助大量的有关的图片与一些有趣的故事启发引导学生来增强他们对于佛教艺术的认识。3.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心灵的幻象”这

2、一主题,在此基础上理解宗教对美术产生的影响,了解佛教美术的主要形式及其代表作品4.课时学习难点: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宗教美术作品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从图像的角度识别宗教美术作品的类别, 理解宗教美术作品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宗教美术作品风格的演变2.理解宗教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与美术表现形式的特点3.理解佛教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形式美感,并能清晰的分析和表述。4.能够尝试从新的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5.理解宗教美术作品产生的原因和创作动机, 能够分析宗教美术作品的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6.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视频西游记片段

3、。教师提问: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他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佛教,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心灵的幻象一起来欣赏下中国佛教艺术 。二、新授(一)佛教的概况1.回答问题(1)佛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公元前 6-5 世纪)(2)诞生于什么地方?(古印度)(3)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两汉时期)(4)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又是怎样的?2.佛教美术作品形式有哪些3.辉煌的历程:中国的石窟(二)佛教传入之后对中国美术的影响1.创作主题佛教传入之前:围绕本土文化进行创作佛教传入之后:出现了大量以佛教为主题的美术作品2.风格样式分析早时期佛教壁画的特点(1)欣赏比较:早期佛教壁画,早期的中国绘画。(

4、2)学生比较、讨论回答从流传至今的壁画可以看出,它采取了勾勒晕染相结合的画法,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而且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丰满,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反映出佛教初传时期中外文化的交融分析中期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雕塑的特点(1)欣赏比较魏晋时期与隋唐时期佛教美术作品(2)学生比较、讨论回答北魏中期以后的雕像造型, 受到南朝文化的影响, 皆趋于“瘦骨清像”, 这一时期的佛像雕塑造型夸张,偏男性,佛像造型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分析晚期晚唐及之后佛教美术的特点:(1)欣赏分析晚唐时期佛教美术作品的特点(2)播放视频了解中晚唐以后形成“三教合一”现象三、总结:谈一谈:通过以上鉴赏活动,你发现佛教在传入中国后有什

5、么变化?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需要将佛教形象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四、拓展如何看待宗教?7.课时教学板书设计:心灵的幻象早期 中期晚期异域风格贵族形象平民形象8.作业尝试分析敦煌莫高窟不同时期菩萨造型上的变化,并阐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8教学反思:针对高中生在教学中要讲清楚佛教美术的各种题材, 如佛本生、经变故事体现宗教的意义。主要 帮助学生认识到, 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主导地位, 道教较少, 在表现形式上也受佛教美术影响, 而道教儒家思想在美术表现手法上也对佛教产生影响, 在后期出现的“三教合一 ”现象, 这些美 术形式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文化与艺术遗产,强调文物保护意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