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69888049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09-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60天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024届高三最新名校联考作文汇编2024年4月联考作文汇编(二)内容索引:01 疼痛感 (2024届湖南师大附中4月考)02 “知所先后”的智慧 (梅州二模)03 伟人与凡人 (福州十校4月联考)04“情绪价值”(郑州三模)作文汇编:01(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疼痛感,简称为痛感,由疾病、创伤等引起,会传导至中枢神经,使人产生难受的感觉。疼痛感是人体发出的预警,没有它,我们被烫伤、刺伤或者出现某些疾病,都会浑然不觉,那是很可怕的。其实,无论是青春成长、艺术创作,还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都会有而且也需要有类似的“疼痛感”。请以“疼痛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2、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审读材料疼痛感,简称为痛感,由疾病创伤等引起,会传导至中枢神经,使人产生难受的感觉疼痛感是人体发出的预警,没有它,我们被烫伤、刺伤或者出现某些疾病都会浑然不觉,那是很可怕的。从材料可知,人体的“疼痛感”具有几个特性:由疾病、创伤等引起;使人产生难受感:具有预警作用(使人产生应激反应,以积极应对)接着再从反面指出人体缺失“疼痛感”的“可怕”(即指出“疼痛感”的正面意义)其实无论是青春成长、艺术创作,还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都会有而且也需要有类似的“疼痛感”。材料进一步赋予“疼痛感”以比喻义,从

3、人体延伸到青春成长、艺术创作、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等方面,使之具有了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的意义,扩充丰富了写作的角度。可以写:青春岁月的挫败与沉沦,忧伤与创痛(考试失利,爱情受挫,创业失败)社会变革中的撕裂与“阵痛”(阶段性剧烈争斗),时代转型期的弯路与试错还可以写:-个人处理苦难和疼痛的能力,灵魂在不幸中的张力与韧性一个企业的刮骨疗伤、自我颠覆和自我超越一个国家因内乱与遭遇入侵而形成修复力与“都会有而且也需要有类似的“疼痛感”,“会有”指出“疼痛感”的必然性,“需要有”则进一步说明“疼痛感的正面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疼痛感”做比喻义时,会和不顺,不利、不幸、打击、磨砺、苦难、挫折、失败、逆境

4、等有关联,但要紧扣“疼痛感”来写。“贫穷”“苦难”和“痛感”一样,本身都不值得讴歌,赞美、感谢,但它们客观上都会带给我们生存的危机感、高度的警觉性、改变的推动力,这和我们被刺伤后会迅速逃离或者奋起反抗或者及时包扎是一样的,我们感谢的不是刺伤我们的人和刺伤本身,而是感谢因为疼痛感的存在,我们避免了更大的伤害。我们常说“不平则鸣”“发愤著书”“多难兴邦”就是这个道理。切题立意人生会有“疼痛感”,人生需有“疼痛感”;“疼痛感”对个人、社会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积极面对“疼痛感”,做出合理调整与应对;在“疼痛感”中,看到光明未来和新的希望;警惕“疼痛感”的丧失,不被“麻木感”控制;漠视与忽略“疼痛感”,可

5、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高分标题常伴疼痛,灵魂丰盈疼痛伴随成长,疤痕开出鲜花保持疼痛感,永葆进步力承疼痛之感,续发展新篇彻骨寒来梅花香不惧疼痛向春山成长总在疼痛后分论点1.疼痛是一种警示和告诫。疼痛也是一种驱动和助推。2.疼痛感是我们身体的哨兵,为身体的健康拉响警报。疼痛感是我们成长的试金石,能助力我们的前行。3.肉体上的疼痛,让我们规避意外伤害。心灵上的伤痛,让我们得到成长。4.有了疼痛感,人会自我警诫,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没有了疼痛感,人无异于一朵没有生命的塑料花,后果将不堪设想。5. 个体行于世,疼痛感打磨其心性,成熟其品行。宏大如社会,又何尝不是在血泪中前行,在螺旋式上升?优秀例文致“疼痛

6、感”的一封信某考生又恨又爱的疼痛感:你好!眨眼间,已与你相伴走过十八载光阴。让我遭受挫折,疼痛不已的是你;给我预警,让我成长的也是你。你可真是让我又恨又爱。但是今天呢,我想对你道声谢谢。说实话,起初对你,我可是恨入骨髓。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没有人喜欢疼痛。尤其是小的时候,简直就是谈“疼”色变:跌了一跤,磕了一下,感冒头痛,住院打针。长大了,读到“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哪哪都有你的身影。痛彻心扉,情难自己,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怎能不让人对你生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成熟,我才终于慢慢明白了你存在的意义。所以,谢谢你,“疼痛感”。谢谢你预警危机。我简直不敢想

7、象,没有你的存在,我该如何直面危机。或许像那温水青蛙?或者像遭遇诈骗的老人一样,身处危机不自知,还帮着人家数钱。你总在我麻痹大意时,给我当头棒喝,让我飘在云端的心回到原处,让我正视困难,做好应急预案,迎接每一次挑战。“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疼痛感,谢谢你在危机尚且忽微时,给点醒我,警诚我,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谢谢你让我成长。你似乎深谙温室花朵的习性,它们固然鲜但是无法面对狂风骤雨的洗礼。所以你一直在我左右,我在大风里磨砺心性,在暴雨中涤荡灵魂。你总说,没有“龙场悟道”,哪来心学大成?没有历史的阵痛,哪来民族的复兴?我也慢慢地接受你,在疼痛中学习,从磨难中成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8、”“玉不琢,不成器”没有你的砥砺,我可能永远都是一颗黯淡无光的石子吧!当我正视你,接受你时,募然回首,发现生活中处处有你若没有“卡脖子”的难受,就难有华为的伤痕累累、皮糙肉厚;若没有气象灾害的预警,就难有环保意识的觉醒。这样一想无论是走在青春路上,还是投身艺术创作,或者以后走向社会都会有且需要你,你是阻力,又何尝不是助力?疼痛感,希望获得你更好的正向意义,我将一改厌恶、排斥的态度,去接受你、认可你,而不是一味地忽视你、逃避你,从预警中做好准备,到烈火中得到新生,将自己雕琢成一块更好的玉石。相信,你也会给我更及时、善意、温柔的帮助,往后余生,有你甚好!你的朋友2024年4月5日负痛前行,浴火新生

9、某考生疼痛感,一种难说愉悦的感受。从个体角度而言,这似乎是一种纯粹的折磨,一种无价值的麻烦。但作为一种人体发出的警示,它体现生物趋利避害的天性,是生命存在的实证。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看,疼痛如同一丛火,在石壁上投射扭曲的影子,像是警诫我们,这个世界有点糟糕。疼痛感其实是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有必要正视疼痛,了解疼痛,负载疼痛,穿过火,但不被毁期待着新生。当细胞增殖,骨肉生长,“生长痛”难以避免地贯穿灭,我们整个的青春。当心灵受虐,情感遇挫,“成长痛”又一次一次地袭击我们。我们不断抗议与奋争,而疼痛回以我们更猛烈的淬炼。当孙少平经历了田晓霞之死与自己被毁容,他选择带着更坚定的信念回到煤矿;当黄国平博

10、士历经干辛万苦,修成正果,他以更加平和的心态谈论那些滚落的酒瓶、失踪的黄鳝与泥鳅。“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我们从此初窥人生的丧痛与世界的残酷,我们藉由疼痛感,重估着苦难的价值与活着的要义。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疼痛注定长进生活的肌体里,然后我们咬着牙,继续走长长的未来之路。而真正领悟“报之以歌”时,我们才恍然惊觉:那些不朽的创作是怎样被鲜血灌注,琴弦又是怎么长在了肉上。梵高令人着迷的抽象派绘画,诞生于他的自我挣扎与撕裂;尼采这轮最终疯癫的太阳,带给人们如恒星坍缩般悲壮的进发与毁灭。而痛苦并不总是大于力量,当汪曾祺在“马铃薯研究站”里边烤边吃边画,当史铁生感慨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11、,我们看到的是文学与灵魂的坚强不屈,“疼痛再是疯长也要败下阵来。正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这是悲剧意味浓厚的审美,也正是痛苦下的微笑最能动人心弦,社会和人体一样,永远会有痛点,就像资本时代永远甩不脱经济危机,历史遗留问题大概率会变成更加深远的历史遗留问题,就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会上永远会有细微或响亮的哭声,但因此,也永远会有去倾听哭声的人。我们在抨击在自嘲,其实也是在建设在救赎,希望世界的方向,永远是更好的方向。既然疼痛是趋利避害的驱使,我们就永远走在拨乱反正的路上。这是无法摆脱的疼痛感,这是淬炼新生的疼痛感。那么,拥抱它吧,承载它吧。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12、0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知所先后”出自大学之道,可理解为做人做事知道什么为先,什么为后。这句话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启迪。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材料出自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大学之道。材料两句话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句话阐释“知所先后”的含义,即做人做事知道什么为先,什么为后。比如,做人要以德为先,以才为后;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利益为后;做事以本为先,以末为后;以重为先,以轻为后等

13、。做人做事的先后选择,体现了价值取向和修养智慧。第二句话点明这句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话在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给我们以启迪”意味着考生要结合当下,思考这句话在今天的意义价值,或对青年一代的启发和影响。作文要围绕“知所先后”立意,可以结合现实讨论做人做事何者为先,何者为后,做人做事要区分轻重缓急、本末次序等,但不能抛开“先后”讨论轻重缓急或本末有次。要体现先后的区别和关系,不能只谈“先”或只谈“后”,或者只用“轻重缓急”“本末主次”代替“先”“后”,没有出现关键词或仅在开头或结尾出现关键词。同时,材料既然特意强调“当下”,就说明我们在写作时应当能够联系当下来谈,思考如今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或者当

14、下中国在发展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先后”关系。立意:1.知轻重缓急,能先后有序。2.重先轻后,方能进退有据。3.本末有次,先后有序。例文:01知所先后:古今智慧的传承与启示自古以来,中国古人便深谙“知所先后”之道,即明了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掌握为人处世的分寸。这一智慧源自大学之道,历经千年,仍旧熠熠生辉,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在此,我将从个人修养、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探讨“知所先后”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在个人修养方面,“知所先后”要求我们明确道德底线,遵循礼仪规范。正如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应将善良、正直、诚信等品质放在首位,摒弃贪婪、虚伪、自私等不良习性。在日常生

15、活中,我们应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礼待人,以诚感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社会发展层面,“知所先后”意味着我们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反,我们应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外,我们还应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努力消除贫富差距,让每个人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国家治理层面,“知所先后”要求我们明确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我们需要以法治思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我们还应关注民生福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推进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发展的积极参与者。“知所先后”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它要求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分清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综上所述,“知所先后”的智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个人修养上追求真善美,在社会发展上遵循客观规律,在国家治理上明确战略目标。让我们铭记这一智慧,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