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88576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湖南广电信息台台长 贺华光 摘要:本文分析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业、抢滩理念、优化理念、战略、对策 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将更加开放,我国的广播电视业从人才之争到媒体之争,从网络之争到产业之争,从行业之争到市场之争,从区域之争到全球之争。对此,每一位广播电视信息业者,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制定科学的广播电视信

2、息业发展战略及对策,才能在世界信息大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 夯实服务理念、抢滩理念和优化理念 1.服务理念 中国广播电视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机构而成立的。我们要高举起我党“为人民服务”这一旗帜。党的宗旨与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华民族迈向新世纪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一位广播电视信息业者的本职。从广播电视的产业性质来看,我们一直坚持不收费或低收费政策,所走的路恰好与中国电信相反,这是广播、电视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致胜法宝。广播电视进入信息化时代竞争,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正确路线,走低收费,广泛服务的路子。只有这样,我们广播

3、电视信息业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2.抢滩理念 信息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的竞争和网络上的竞争。谁先拥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从某种意义上说,谁就抢滩了竞争的主动权。要建成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运作机制,我们不能光靠花钱买来“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播电视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科研投入,追踪世界广播电视科研发展的最新水平,加强符合中国国情的广播电视新技术、新产品和软科学的研究、开发,使之在广播电视的高新技术领域占得一席之地,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 3.优化理念 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法规。广播电视信息业要迎接世纪挑战,必须树立全新的优化理念,即优化信息

4、宣传和优化信息产业,那种“我播你听”,“低标准,瓜菜代,木杆铁丝一排排”的现状必须改变。那么,如何将高质量的信息,用最好的形式、最快捷的途径传递给受众?如何坚持“高素质、小队伍、高效率”信息采编队伍原则?如何优化信息产业结构,深挖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潜力?如何优化信息产品,让信息产品“贴近市场、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受众?”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广播电视信息业者面前重大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没有浓烈的创优意识、全系统的创优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将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二、 实施战略与对策 1.分步走战略 优先发展哪些业务在广播电视信息业中是“性命交关”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广播电视信息业发展的轻重缓急、协

5、调发展的大事。最近几年来,IT行业中刮起的一阵阵兼并风,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以DEC公司为例,昔日计算机业的巨头,一夜之间被PC机厂商Compaq公司所兼并,俯首称臣。这一方面说明业务发展决策的至关重要,说明竞争的残酷性,另一方面,也说明Compaq公司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技术与渠道,才能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另一个问题是,决定发展业务时若只顾投入而忽视投资的回报率,就很难使业务的经营运转能够长期发展并维持下去。因此,发展业务应当从需求和市场机制出发,考虑优先发展哪些业务,考虑经营机制和投资回报,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证与选择。譬如,传统的地面电视广播业务,将在今后逐步从模拟方式过渡到数字式的广播。然而,现

6、在还没有太多的证据(比如相关产品与市场需求)说明它会较快地在较大范围内普及。相反,直播数字卫星系统的发展比预期快。它将成为地面电视广播和有线电视广播的有力竞争者。其主要原因是,投资较小而收效较快。此外,从国际信息行业的发展来看,社会发展需求较为优先的信息业务是:(1)电视电话;(2)Intcrnet信息服务(新闻报道、气象报道、财经报道、体育新闻、商业新闻、产品信息、科技信息、邮件传递、多媒体文件传输、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诊断);(3)电子商务;(4)文化娱乐;(5)网上教育。 2.品牌战略 栏目是广播电视的骨干和核心,品牌是广播电视业的形象和生命。广播电视信息节目(栏目)必须是名牌和精品,实施

7、广播电视信息的品牌战略,要象办新闻、文艺、专题节目创名牌那样,生产更多高质量、高品位、高水平的信息节目,大力提高信息节目的收听(视)率和市场占有率。要实施品牌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了;其次要用能人办节目,因为广播电视信息产业是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只有那些文化水平高、懂业务、有创造意识、反应敏锐的人才可能捕捉到好的信息,办出好的信息节目;其主要有市场观念,节目定位是否准确?办出的信息节目有没有受众关注?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这都是我们事先必须研究的问题,如果你们办的信息节目一文不值,或传播不广,那就等于

8、我们的工作白费了;其四要有经营意识,我们生产的信息产品通过广播电视这一媒体来传播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自己还要自觉地将产品推介到全国,甚至推向国外,比如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幸运节目就已经推介到北京等地的电视台播放,收到好的社会效果,幸运品牌已在全国各地叫响。 3.产业战略 1998年春夏之交,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展开了一场中国信息产业战略抉策的讨论,讨论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和国人的广泛关注。讨论的焦点是中国信息产业应加强垄断还是要改革开放。由中国电信全球上市金融机构资助的课题组提出:中国电信垄断规模不够,难以抗衡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应该将有线电视归于中国电信所有。同时还认为有线电视是信息产业跃迁的战略平台,

9、中国电信必须夺得此平台后,才能获得跃迁的战略基础。此论甫出,中国电信在全国掀起了夺占有线电视的高潮,来势异常迅猛。全国广电系统纷纷告急,“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虑悄然滋生。 中国政府推进信息产业改革开放,打破中国电信独家垄断,推进市场竞争的积极政策,将导致中国信息产业进入一个飞速增长时期。中国政府对中国广播电视业的政策,给中国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随着中国电信的切分(按业务进行纵向分割,可分成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寻呼等“条条”,以从中国电信内分出若干竞争强者,按长话、市话、地区对中国电信进行横向切割,以促进竞争形成地区差异的梯次结构。)和因特网(Internct

10、)的迅猛发展,信息市场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单靠一个电台、一个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没有规模的信息服务已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更谈不上进入市场竞争。于是,中国广播电视信息业走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呼声已愈来愈高,条件已趋成熟。 在广播电视信息业实行企业化、产业化,进一步增强实力,组建广播电视信息产业集团,进而把优惠型行业迅速转变为优势型产业,使之既保证广播电视的喉舌功能,又能形成只有多种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大型集团。在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上实现一系列的根本转变,既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构成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转变;经营方式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战备目标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等。 1992年,上海电视台和

11、上海广播电视发展总公司,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报联合发起成立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上市公司,公司上市当年融资2个亿,这是我国上市的第一家传媒行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次大胆的成功试验,标志着我国传媒业正开始进入资本市场。 1994年以来,湖南广播电视厅在“大广播,大电视,大宣传,大产业”思想的指导下,以电视产业为核心组成湖南广播电视中心,组织开发经营广播电视、旅游、餐饮、网络、房地产等一系列行业,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集团的雏形。当然,在研究产业战略时,我们应该研究制约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表现出来。这必然要影响到产业的发展;二是一些

12、人为制约因素。改革,要打破原有的某些体制,要改变原有的一些分配关系,就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他们的抵制;第三,市场经济有很多积极因素。在产业化的进程中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会使人对是否要走向产业化产生怀疑,甚至会对决策产生消极影响。尽管存在这些制约因素,但广播电视产业化和集团化仍然是大势所趋,这可以说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4.人才战略 广播电视信息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智能型的行业,从信息产品的生产、经营和各个环节,无不需要高素养、良好的气质、强烈的信息意识、精明的经济头脑、丰富的知识储量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样一些人才队伍。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

13、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谁就会占在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通过各种手段聚集了上百名中国最尖端的科技优秀人才,专门从事中国未来信息市场的战略研究,全国以“Windows”和“维纳斯”一样的手段来统领中国信息市场,这个事件曾在中国教育界和产业界引起极大的震动,也充分说明人才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实行人才战略,首先要实行体制上的转变。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事业型的。在向产业化转变过程中,现在的管理机构的职能,有些要加强,有些需要转变,广播电视信息业是一个在系统内生发的“新生事物”,体制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勇于创新。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均没有专门的

14、管理机构来规划、监管广播电视信息业的发展,从业人员总有“没娘的崽”之惆怅,因此,成立相当的专门机构来规范和监管,看来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比如将人事处转变为人才培训交流中心,将“正式职工”全部推向市场,彻底打破计划体制的“金饭碗”、“铁饭碗”也是可以探索的。二要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训。按照国家信息化的要求和广播电视行业的要求,对广播电视信息业者进行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指导相结合、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脱产或半脱产学习相结合等形式,让每一位业者都能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始终站在信息时代的最前端。三要改革用人机制,彻底打破“任人唯亲”的观念,实行岗位竟聘,

15、不分彼此,不分界线,让一批有真才实学、诚信肯干的人才,在重要岗位、关健岗位得到重用,得到锻炼,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四要有一定量的人才储备。人才是事业之本。微软中国研究院用重金汇集了一批中国科学家、长沙铁道学院用年薪40万引进了长沙矿冶研究院的一名教授、科龙电器集团总裁的年薪已超过百万等等,那么广播电视信息业又该如何呢?广播电视部门要不分行业、不分国界,用重金的方式招揽一批天下英才组成“智囊团”和“后备军”,专门从事广播电视信息业的战略决策研究,跟踪国际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大趋势和高新技术的进展。 5.网络战略 网络是广播电视信息业的命脉,是生存的根本。离开了网络这个阵地,广播电视信息业

16、就不可能生存,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竞争。但遗憾的是,中国广播电视网络一直是有“系”无“统”,诸侯割踞、各自为战。中央有自己的网络系统,省市有自己的网络系统,县级也自己封闭的系统,往往是上一级的广播电视信息到了下一级就被“掐断”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的改革已刻不容缓了! 广播电视网络必须加强建设,形成“系统”,通过政策指导,各级政府的支持,引入市场机制,资本营运(包括外行业资本和国外资本)的方式,对各个分段封闭型网络加以整合,形成网络“航空母舰”,否则,最终会在竞争中丧失机遇和控制权。 总而言之,在四面重围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广播电视发展信息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一个独立的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功能齐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