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88522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第727页。 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结识表内除法,涉及平均分、除法的初步结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此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本。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运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本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本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熟悉的具体

2、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结识“平均分”,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措施,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积极地去学习。教学目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懂得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渐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可以比较纯熟地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

3、生初步结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某些简朴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测、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本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措施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学时安排:1学时1、除法的初步结识平均分学时左右除法3学时左右、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学时左右3、整顿和复习 1学时左右教学设计:1、除法的初步结识平均分 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 教材P9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小题。教学目的: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足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4、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措施。教学难点: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措施。教学准备:多种食物图片若干、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情境导入,教学例1。 ()、二(一)班的同窗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她们准备了诸多丰富的食物。教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3个同窗,规定把糖果分完,可以如何分呢?请你动手帮她们分一分。(2)、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3)、报告状况,教师板书。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3 分法三:2 2 2、观测、对

5、比分的成果,初步结识平均分。(1)、请学生观测分的成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报告。(3)、从观测中我们发既有的同窗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同窗们取的名称都较好,在数学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像刚刚的分法三我们可以说把6个糖果平均提成了份,每2个是一份。(2)、同窗们再说说上面的分法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3)、刚刚不是平均分的同窗你们有什么措施使它平均分吗?()、学生交流、报告、及时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完毕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判断,交流时说说为什

6、么是平均分或为什么不是平均分?(2)完毕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完毕后交流。并采用多种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明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协助学生结识平均分,会描述平均分的成果。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措施。、教学例2:把个橘子平均提成6份,每份几种?分一分。(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报告分法。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

7、放3个,次把橘子分完。操作成果:把8个橘子平均提成份,每份( 3)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教师小结。把某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种一种地分,也可以几种几种地分,直到分完,几种几种地分比较快。2、找一找。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如何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提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完毕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把0盒酸奶平均提成2份,每份( )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成果。【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完毕教材第

8、页练习二第小题。()、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引导学生观测第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当如何做?()、学生交流讨论报告。2、完毕教材第9页完毕练习二第小题。把9个笑脸平均贴在3条线上,每条线上应贴( )个。()、理解题意。()、动手操作()、学生报告交流、评价。、完毕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3小题。把个风车平均提成3份,每份( )个。说一说你是如何分的?(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学生报告交流、评价。4、完毕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4小题。有24根香蕉,平均分给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根。(1)、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3)、学

9、生报告交流、评价。()你发现了什么?5、教师小结。同窗们通过刚刚的练习,理解了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并且懂得了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措施,还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成果,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结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结识平均分,为后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本。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五、板书设计。平均分例1: 二(一)班的同窗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教师要把个糖果分给3个同窗,规定把糖果分完,可以如何分呢?分法一:1 1 4 分法二:1 2 分法三:2 2 2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例2:把18个

10、橘子平均提成6份,每份几种?分一分。分法一:可以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操作成果:把18个橘子平均提成份,每份( )个。六、教学反思。1、除法的初步结识平均分 第二学时 教学内容:教材10页,例及“做一做”的第1、2小题和练习二的第5、小题。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种一份平均分的措施。、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

11、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按每几种一份平均分的措施。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纯熟地掌握按每几种一份平均分的措施。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判断下面分圆的措施是平均分吗? 这样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如何分就是平均分了呢?、分一分每个同窗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规定平均分)分完后,同位互相说说是把几种平均提成了几份,每份是几。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成果。二、探究新知,学习例3.1、情境引入昨天,我们帮二(一)班的同窗分了糖果,今天我们再帮她们分分果冻。【出示例3】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提成几份?分一分。请学生认真读题,同桌互相

12、说说意思,再请学生说给人们听。(学生明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每一份分2个果冻,有8个果冻,能提成几份?)2、合伙摸索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如何解决问题,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也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后,再由学生报告成果。(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 操作成果:8个果冻,每个一份,能提成4份。、教师小结。把某些物品按每几种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提成了几份或几组。三、巩固新知,运用新知。、完毕第10页下面“做一做”的第1小题。摆一摆,填一填。(1)把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提成( )份。(2)把2根小棒,每6根一份,

13、能提成( )份。请学生先跟同桌说说如何分,再说给人们听听。2、完毕第1页下面 “做一做”的第2小题。圈一圈、填一填。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1个杯子,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每个装一盒,可以装( )盒。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数一数后,再报告自己是如何分的,分得的最后成果是什么。3、完毕第12页练习二的第5、6小题。第5小题。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只小熊。第6小题。4个玉米,每2个装一袋,可以装( )袋。18个玉米,可以装( )袋。请学生自己思考,想想该如何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独立完毕后再由学生报告成果并进行评价。四、全课总结。同

14、窗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平均分的措施,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是的,平均分就是要把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我们可以按指定的份数来平均分,也可以按每几种一份来平均分。五、板书设计。平均分按每几种一份例: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提成几份?分一分。(1)2个2个地分,分了4组,正好分完;(2) 想乘法口诀,二几得八;操作成果: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提成( 4 )份。把某些物品按每几种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提成了几份或几组。六、课后反思。、除法的初步结识平均分 第三学时 教学内容:“平均分”综合练习课。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79小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较纯熟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措施。教学重点、难点:纯熟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措施解决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