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88458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的若干“第一次”-李-镇西第一次安排座位课任的老师不太理解,安排座位难道那么重要吗,其实是很重要的。一般学生报名第一天是没有自己固定的方位的,需要安排座位。根据我20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其实如何安排座位是很棘手的事。每次开学以后,都会有一些家长跟我提,希望老师在安排方位的时候照顾孩子,说孩子眼睛不好,个比较小,听力不好,等等等等。那么班主任怎么可能照顾得过来,还要本着一个公平的原则,那谁又不该照顾呢,对不对?怎么样安排这个座位,的的确确也是需要智慧的。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老师的帖子就有征集,科学安排座位的方式,很多老师参与讨论。可见这个难题还不是我一个人的。那么我刚才说了,我有自己

2、的一些做法,根据我的体会,我首先确立安排座位的原则,我交给同学们讨论,原则是什么?作为班主任来讲,原则有四点,第一点,尊重学生,第二点有利于学习,第三点小组固定,第四,每周轮换。那么把这四个原则确定以后,我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安排座位。我先把这四个原则稍微解释一下。第一个原则尊重学生就是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愿望,尽量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己确定座位,你自己想做哪就做哪,当然这个所谓的自己想坐哪就坐哪,也是有条件的。另外还有一些原则,比如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团结等等等。所以这个说到底,我们老师不要什么都包干,不妨相信学生,相信能把事情处理好。第二个原则是有利于学习就是在排座位的时候,要把这个成绩的搭配考

3、虑进去。要把学生的性格考虑进去,让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学生坐在一起,第三个原则小组固定意思就是说,前后四人,或者六人就是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小组,那么这六个人他内部的座位可以调换,但是以后在教室的大范围内,轮换座位的时候,这个小组整体搬迁,也就是说,这三年内,这六个人,或者这四个人,多数时候是五六人一个小组是固定坐在一块的,这样便于开展教学讨论,教学交流等等。最后一个原则是每周轮换那就是说,每个星期全班就要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比如说前后轮换,左右轮换。让每一个同学在一学期之内,都能把教学的每个方位坐遍。这四个原则一旦确立,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安排方位了。我记得我最近一次做班主任,开学第一

4、天我跟学生说今天的方位,我想让同学们自己来编,我不插手,同学们觉得非常奇怪。他们说不是乱套的吗?我说不会乱套的,我们先来讨论这个原则,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四个原则,大家没意见,没意见就可以了,在安排方位时,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你要看是否满足这四个原则,所以我一般我就让学生自己编。当然第一天学生自己编了以后,也不一定就固定了,到了一个月以后,或者到了两个月以后,我要根据学生的反应,或者根据课任老师的反应,要做一些微调,第一次不太了解情况,不一定是很合适的,那么一月以后,再进行调整,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其实我觉得只要尊重学生,好多问题就这么简单,这是第一次安排座位。第一次组织班会第一次组织班会,这

5、个班会活动应该说对我们的班主任来讲也很重要,尤其是新的集体,它刚刚诞生,必须通过班级活动来形成凝聚力。凝聚力让这个班团结,有活力。对于班主任来说,第一次组织班会活动,至少要注意这么几点:第一点,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就是学生在想什么,也就是说,班会的主题,不要完全是来自于我们老师的想象,要多看,多了解一下学生在想什么,根据学生的兴奋点来确立班会主题。第二点,班会的内容应该尽可能紧扣学生的实际,避免空对空,班上发生了什么事,学生们有什么想法,他们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据此来确立班会内容,第三点,应该在形式上尽可能活泼,让学生参与,避免教师一个人说。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也就是说每一

6、次班会,就是一次活动。第四点,班会活动尽可能的与学科教学相融,也就是说在班会活动中渗透学科教学,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讲,我们学科知识也可以呈现于班会活动当中,但不要用纯粹的课堂教学,我的意思不是说要用纯粹的课堂教育去开主题班会,而是说要让班会活动与学科教学自然而然地结合,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一些。我再举一个例子,99年的时候,上面要求我们搞一个关于国庆的班会活动。9月份,刚进校,冈U好遇到国庆50周年大庆。那我就在想,这个国庆主题班会是上面的要求,但是尽管如此,我也可以紧扣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们感觉到班会活动的内容就是他所关心的,而且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我们国家的变化

7、并不是太清楚,而实际上他们恰恰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而他们对这个阶段不太熟悉,所以我就在班上搞一个班会活动,叫做“从身边的变化看祖国的变化”。一开始,我先跟学生谈了谈我自己身边感受到的变化,比如说我读初中时是步行上学,而现在我们读初中的同学呢,是骑自行车上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变化。学生觉得是这个道理啊,生活当中的细微变化,实际上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变化。我又说,我第一次坐火车是23岁,去重庆的时候,我说我女儿11岁的时候就坐飞机了,我这么一说学生就活跃了。他们就觉得生活当中的变化,的确反应出国家的变化。于是我就搞了这个调查,我说其实在你们每一个人的家里边,几十年来

8、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从你们记事算起吧。我说请问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班上有哪些同学搬过新房子,请这些同学举手,结果全班61个学生当中,在不到10年的短短时间,有57位学生搬过新房子。其中搬过两次的有28个,搬过三次家的15个,搬个四次家的8个,甚至还有搬个五次家的。你看就这么一次小小的举手调查,就能感觉到,最近十年来祖国的变化,我也跟同学们讲,我说其实我们国家的变化岂只是搬家这一件事了,那么现在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看你身边还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就把同学发动起来了,每一个人都想要发言,他们参与进来了,教室里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讨论的极为热烈,有的从家里餐桌上的食品变化,谈祖国的变化;有的

9、从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购置,来谈祖国的变化;有的又从家庭电脑,电话的拥有量谈祖国的变化;还有的从家庭交通工具的变化,谈祖国的变化;还有的从周末休闲方式的变化,谈祖国的变化;有的同学甚至从人们见面的问候语的变化,比如说原来多半是吃了吗,现在往往是看足球赛啊,或者说读什么书啊,或者是看什么电视剧没有,问候语的变化看祖国的变化。在这次班会活动中,我们仅仅搞了一个调查,有这么一组数字:全班61位有50位学生家里的电视机更新过一次有40位同学的家里的电视机换过两次,有58位同学家里安装有电话,有32学生家里拥有电脑,有60个同学参加过旅游,其中还有七位学生参加过出国旅游。注意我说的这个数字是1

10、999年的事,这组数字足于让大家感觉到祖国的变化真的很大,就比你抽象地去看图片、读文章要好得多。后来我跟学生说,不必从电视和报纸上去找祖国十年的辉煌变化,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所谈的,就是我们国家看得见、摸得到的变化。而且我们还完全可以预言,我们的祖国还会有更加惊人的辉煌的变化,现在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心灵飞翔一下,畅想今后我们的祖国还会有哪些变化。哦,教室里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滔滔不绝,他们说以后我们上学,连自行车都不用骑了,可以乘坐地铁,或磁悬浮列车上学。这个想象现在已经变成现实了,咱们成都已经在修地铁了。还有同学说,以后我们上学不再背书包了,只是提一个笔记本电话就行了。有的同学

11、说,以后中学生将不必到学校上课了,他们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网络读世界上最好的学校。还有同学说,如果以后再买房子,什么家具、电器都不用买了,新房子里一切都是现成的。还有同学说,以后暑假,咱们旅游就到月球上去,等等那么像这样一个班会课,应该说学生收获是很大的,同时有他们自己的参与,就把一个国家的变化这么一个抽象的话题,一下变成的学生生活的这么一个回顾,生活的观察。另外我想说的是,新生进校的第一周班会,其实有很多班会内容,班会活动。比如说我们可以搞这么一个班会活动,同学之间的互相认识,互相介绍;比如说利用教师节,一般刚开学不久就是教师节,利用教师节搞一次班会活动;又比如还可以让学生展望,我心中的班集体;

12、又比如中秋节,一般来讲,刚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我曾经在班上搞一个中秋的班会活动,营造一个家庭般温暖的班级氛围。当然即使没有这个节日,聪明的班主任也能找到组织活动的理由和时机。比如说有一年,我曾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搞了一个露一手活动,就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台展示他们的特长,或某一方面的技能,这个技能让学生之间迅速互相认识了解,也能让学生在新的集体里有一份自豪,每个同学上讲台,展示他独特的一些本领:有的上来拉小提琴,有的上来唱歌,有的画画,等等等等;既让每个同学展示特长,又让班级充满了活力,非常好的。我还想说的是,班主任一定要利用第一次班会活动,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他的禀赋,他的优点,学生在上边活动,班

13、主任就观察,很可能在这个活动当中,孩子们会展示出他们独特的地方,这对班主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组织家长座谈会有的新班主任认为,在学生还不熟悉之前,开家长会还没有那么太大的必要,即使开了也没话可说,因此好多老师的班的第一次家长会是在班级考试以后。因为班级考试以后,学生成绩出来了,而且经过了半学期,对学生相对熟悉一些,这就有话可说。但是我通常建议年轻的班主任应该在开学之初,最好是在第一周之内就开家长会,原因很简单,教师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一些设想,尽可能的告诉我们的家长,因为每一个家长都是你的教育助手,应该这样看,所以我就主张开学第一周一定要开家长会。多年前,一位刚刚当班主任的年轻老师对

14、我说,他说开家长会有一种恐惧,因为他不知道说什么,而且家长们,都比自己年长,总觉得在他们面前有一点自卑,因为他觉得这些家长都比他有学问,我告诉他你千万不要自卑,而要这么想,无论家长是做什么的,不管他是什么长,你是教师,在教育方面你就是内行,就是专家,至于讲什么,我跟他说,至少有两个内容可以讲,第一个你对自己做一个自我介绍,第二你可以就你的班级管理的想法和家长沟通。所以我就主张,第一次家长会我们的老师应该主要向家长们谈一谈自己治班的理念,管理的一些想法。比如说还有最近的一次家长会,2004年9月,我第一次家长会是这样给家长来开的,我首先请家长们到教室里边坐下来了,我就给他们讲要求,第一个是准时,

15、我要求我们家长,第一次家长会一定要准时。我第一次家长会好像是下午,对,下午两点钟开始,两点钟我准时开始。我们的家长往往没养成好习惯,你说两点钟开始,他两点半才来,我一开始就让家长们有时间观念,我两点钟,哪怕只有一半家长我都开,然后我就表扬早到的家长,准时到的家长,然后我就给家长们讲,我说今天是第一次家长会,首先给大家读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实际上是我很多年前我写的文章。我说我一直坚持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家长素质如何,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家庭氛围,家庭教养,家长素质,不一

16、定和文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在我的视野里,有的博士家长却依然培养出不争气的孩子,而大山里的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却培养出了一个个有出息的孩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也是教育者,不管家长是否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或者是否学过教育学,只要有孩子他就是教育者。这样来看待我们之间,本质上就是一个同事关系,因为我们都是教育者,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也就是您的孩子,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您的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那我为什么第一次开家长会我要给家长讲这个观点呢。就是要让他们意识到,“我也是教育者”。不要以为,孩子交给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不对,我跟他们讲,你也是教育者,我们要互相配合,而且这个孩子能不能够成才,是不是有出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称职,是否懂教育。你看我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段话就跟他们讲这个观点,就是摆正我和家长的关系。第二呢,接下来我就要对本班的情况做一个介绍,虽然开学不久,我就要给家长们谈一谈,开学几天来我对班级的印象。然后接下来我就要给他们讲一讲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