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87943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建议书XX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二八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单位11.3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11.4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11.4.1建设目标11.4.2主要建设内容11.4.3建设周期21.5总投资估算及来源21.6经济及社会效益2第二章 现状32.1项目单位概况32.1.1组织结构和职责32.1.2 机构的调整情况和发展趋势42.1.3拟改造项目与公路客运业务的关系42.2信息化现状42.2.1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规划42.2.2现有应用系统的情况52.2.3拟改造项目与已有系统的关系62.2.4 现有网络、设备以及

2、其他信息资源情况7第三章 项目的需求分析93.1项目建设的背景93.2项目建议的依据113.3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23.3.1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23.3.2业务对信息系统的具体需求143.3.3 项目与实现业务目标的关系153.4业务流程分析153.4.1现有业务流程153.4.2拟改造项目将实现的新业务流程173.5功能需求分析193.5.1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193.5.2 联网票务结算系统193.5.3政府行业监管系统203.6数据分析203.6.1数据流程和属性分析203.6.2数据量分析213.7安全需求分析233.8设备需求分析243.9软件需求分析24第四章 项目目标和内容254.

3、1建设目标254.2灾备系统254.2.1 系统目标254.2.2系统功能264.2.3系统架构264.2.4灾备系统机房建设294.3应用系统建设内容294.4网络系统建设334.5服务器、存储系统建设354.6系统软件建设354.7系统安全建设354.7.1系统级防护354.7.2应用审计系统364.7.3安全管理平台37第五章 项目建设周期37第六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37第七章 项目风险及控制措施377.1外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377.1.1技术可行性377.1.2招投标管理387.1.3实施管理387.2内部风险及控制措施387.2.1需求与设计387.2.2相关系统接口

4、397.3长期运行风险及控制措施397.3.1系统安全397.3.2数据更新397.3.3维护机制39第八章 总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408.1预算汇总表408.2分项预算表418.2.1系统软硬件418.2.2 软件开发费用428.2.3机房建设438.3项目资金来源43第九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449.1项目经济效益449.2项目社会效益443XX市城市交通管理局第一章 项目简介1.1项目名称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升级改造1.2项目单位名称:XX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地址:XX路100号 电话:1.3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XX市城市交通信息中心1.4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1.4.1建设目标通过升级

5、改造,完善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确保平台可靠运行,面向全行业实现多种形式的联网售票服务,进一步提升公路客运行业服务水平,规范市场营运秩序。1.4.2主要建设内容 (1)更新扩容原公路客运信息平台软硬件系统,建立灾备系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平台正常运行。(2)建立覆盖客运站、售票点和公共服务网站等多渠道间的信息交互机制和票务结算系统。扩展出行信息的发布和获取途径,降低出行者的隐性成本支出。(3)优化政府监管功能,实现跨机构的信息共享。提高现场执法能力,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客流数据挖掘分析水平,合理配置线路资源。1.4.3建设周期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1.5总投资估算及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1

6、933万元,全部资金来源于公路客运建设专用基金(以下简称公建金)。1.6经济及社会效益改造后的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为交通管理部门、客运站经营者和出行者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利用该系统,出行者可多渠道获取公路客运信息,节省购票时间和精力付出;管理部门通过对各类信息和数据的挖掘,能够提升管理的深度和准确性,最终提高监管效能。 项目完成后,可以为XX市世博会提供高效的城市交通服务,有效疏导省际交通客流,提升XX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第二章 现状2.1项目单位概况2.1.1组织结构和职责XX市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交通局)是XX市市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职责主要

7、包括制定交通发展战略,负责、协调公共交通枢纽站、道路客货运场站、城市公交场站等的规划建设;组织、指导、协调并监督交通行业的行政执法管理工作;负责交通企业经营资质、新增运力、线路资源配置的审核、审批和招投标管理工作。其下属机构包括:XX市市城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执法总队)、XX市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以下简称运管处)、XX市市城市交通业务受理中心、XX市市城市交通考试中心和XX市城市交通信息中心。运管处具体负责省际公路客运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包括:参与省际客运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负责与相关省市行业管理部门的省际客运业务的协调和衔接工作;负责客运站点营运秩序、发车时间的监督检查,参

8、与制定并组织实施省际道路客运站点及线网调整方案,负责审核省际班车客运的线路开设及变更申请,包括运力投放、站点安排、线路走向和班次设立;完成客运班线基准价格的核定,监督客运经营者价格执行情况。执法总队履行对行业的执法职能:负责对省际客运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保护合法、打击非法行为,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予以纠正;负责设置和管理市境公路道口交通行政检查站,履行交通行政稽查职责。2.1.2 机构的调整情况和发展趋势 公路客运行业的管理与执法职能由原XX市市陆上运输管理处承担。为方便市民出行,完善各交通行业的合理布局,2005年底交通局对所属机构职能进行调

9、整,成立运管处对各交通行业实行综合管理,成立执法总队对各交通行业实行综合执法。为体现综合监管的协同效应,信息共享显得尤其重要。2.1.3拟改造项目与公路客运业务的关系拟改造的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交通局、运管处和执法总队。为公路客运的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均衡客运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为公众提供准确、高效的出行服务。2.2信息化现状2.2.1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规划根据城市交通“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十一五”期间,加强公共客运、道路货运、静态交通和交通服务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建设。推进全市公交、出租、公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等营运车辆车载智能系统建设,强化安全保障和应急调度能力,

10、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有效维护营运市场秩序,初步建成以交通管理、出行服务、运营监管、供应保障和应急处置为核心功能的XX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系统框架,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成功举办2010年XX市世博会交通运营提供信息化支持。城市交通局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如图2-1所示。图2-1 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2.2.2现有应用系统的情况“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初期,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城市交通电子政务框架,同时轨道运营、公交调度、出租调度等一线运营系统相继运行,形成了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和服务的信

11、息化雏形。(1)XX市市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作为交通局信息综合和政务管理的基础平台,2006年底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城市交通城域专网实现了城市交通各行业管理部门以及重要信息监控点的互联互通;基本建成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库,实现了面向公共客运、道路货运、静态交通和交通服务等全行业管理对象的行政审批和日常管理等功能。局综合信息平台作为全行业的信息枢纽,既实现全行业基础信息资源的集中与分发,又支撑各部门之间的应用共享。(2)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公建金,于2003年开始建设,2004年6月上线使用。目前全市有23个长途客运站纳入平台,占全部客运站的60,平台管

12、理的班次日均3672个,占全市所有班次的80%以上。该平台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集中的票务管理保证了班次和票价的规范,降低了监管成本;系统保证了客运站间的信息共享,至今已有720个班线实现了跨站配载,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提高;06年XX市长途总站、XX市客运南站、巴士长运沪太站、恒丰路客运站和巴士长运白莲泾站等5大客运站实现了联网售票,同年社会资本开始利用该系统开设代理售票服务,这些渠道的建成已成为行业售票的重要补充,为旅客购票提供了便利。2.2.3拟改造项目与已有系统的关系本次申请的项目是对原公路客运信息平台的硬件更新和功能完善,依托XX市市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行业基础信息,在公路客运信息

13、平台内整合行业营运信息与基础信息,实现对行业的动态监管,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班次供应量,并向公众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务。项目改造完成后,计划利用原系统软硬件建立灾备系统。2.2.4 现有网络、设备以及其他信息资源情况XX市公路客运信息平台已有的业务专网中,采用两台千兆以太网骨干交换机,互相备份并均衡负载。系统采用B/S数据集中的三层架构进行设计,使用数据库软件Oracle、应用中间件Weblogic作为系统软件平台来支持系统的运行,网络和设备使用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1)现有网络结构请参见图2-2。图2-2 现有网络结构(2)现有设备参见表2-1。表2-1 现有设备清单设备名称性能配置数

14、量购置时间目前利用率设计利用率数据库服务器Dell PowerEdge 665052003年60%70%应用服务器Dell PowerEdge 665072003年55%60%存储设备16口光纤交换机构成SAN,CX400磁盘阵列2台2003年30%50%数据库软件Oracle9i,RAC8CPU2003年100%100%应用中间件BEA WebLogic7.12CPU2003年100%100%网络设备F5 负载均衡器22003年100%100%CISCO7507中心路由器12003年30%50%CISCO2611终端路由器502003年80%100%第三章 项目的需求分析3.1项目建设的背景XX市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口岸,拥有丰富的客流和物流。近年来,随着XX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客运发送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2005年以XX市为出发地,旅客发送量达到9487万人次,其中铁路、公路客运、民用航空和港口发送量所占比重分别为45%、26%、22%和7%,公路客运居于第二位;再比较“十五”期间平均复合增长率,公路客运实现了13.1%的增长,仅次于民用航空,统计数据详见表3-1。可见,公路客运与铁路运输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