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87567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命科学导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学院: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班级:10物理一班姓名:石金峰学号:104012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增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进一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变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体: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多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互相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畴内最受关注的基本自

2、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论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合用于生命世界,不必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进一步理解,无疑也能增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他知识领域的发展。例如生命科学中一种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自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渐进一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变化人类的知识构造。生命科学研究不仅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托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

3、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入导致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摸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与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来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种小小的细胞又如何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摸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840年,英国的虎克初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测到了细胞,此后,荷兰的列文胡克清晰地观测了活动的细胞,证明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构造基本;85年奥

4、地利的传教士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典型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153年,Wtsn和Crick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构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DA双螺旋构造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取数学、物理、化学等其她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进一步分子层面的研究。与其她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现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刊登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比总不会离开生物

5、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但生命科学究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的解释也许太过复杂。那么请听听如下的新闻吧!在山东,医学专家为0岁的刘为荣换了心脏。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刘为荣是年龄最大的“换心人”,目前她像正常人同样安排起居。 在上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新流感裂解疫苗。流感裂解疫苗不仅接种保护效果好,并且临床副反映很少,适合多种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最受市场青睐。在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和大日本印刷公司借助特殊的印刷技术,成功哺育出与人体血管本来形状相似的毛细

6、血管,有望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在美国,其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宣布,她们已绘制成功首张狗基因测序草图,显示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体相似。这一成果有助于人类对与基因有关的疑难病症的研究。 在新加坡,科研人员发现经高温和超声波加工解决后的动物骨骼植入人体后,也许不会发生感染或排斥反映,这为异体骨骼移植带来了新但愿。在韩国,研究人员初次哺育成功转基因荧光鸡,使转基因鸡蛋在食品、制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了一步。以上这些告诉我们,生命科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它的浮现和发展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重要表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 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过去

7、的哲学只关注人的社会或文化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属性,这就把人只当作是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没注意人由于有了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生命科学启示我们,投有自然生命就投有一切,对人来说,第一珍贵的就是自己的自然生命,因此人应当认真思考,人如何活着才符合生命的本性,才最故意义和最有价值?生命科学又启示我们,人的自然生命之因此可以存在,是由于有自然生命的能量即生命力存在,因此人活着如果符合生命的本性,就活得最故意义和最有价值,因此人应当激发、保持和加强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这种从生命科学引起而成的生命哲学,促使现代人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生命历程,既克服悲观的悲观主义,又消除盲目的乐观主义;

8、既怀有积极人世的人文主义精神,又不乏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态度;既洋溢对生命限度的超越性,又布满对生命价值的发明性。生命哲学之因此可以从生命科学获得启示,因素盖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态度和质量的忧虑。人们看到现实社会中,固然有不少人热爱生命,爱惜生命,甚至为她人生命的存在而奉献自己的生命,体现了最为辉煌的生命价值取向,但也有不少人为了满足声色犬马的生理刺激,追求灯红酒绿的官能满足,不暗挥霍生命,甚至为吸毒而摧残自己的生命,为贪财而消灭她人的生命。人们还看到现代文明固然为现代人带来了福祉,但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使不少人产生了一种源于自然生命深层的忧患意识。此外,过于理性的社会和富裕的物质生活,

9、又使不少人缘于自然生命底蕴的欲望和血性之气消弭,失去了个性的鲜亮的原生色泽,递减了生命力的自然形态的强度。因此,出于对现代人自然生命的切关怀,生命科学也就以唤醒生命、指引生命、强化生命为己任 2 增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它对于农业将是一种奔腾性的作用。中国人都懂得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有力的解决了中国这个只有世界上的土地却生存这13的人口的国家的吃饭问题,这在人类农业史上也是一种跨越性的发展。而近些年来大张旗鼓的转基因食物,有隐隐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一种档次。 据说过金色大米吗?金色大米是一种富含茁-胡萝卜素的转基因水稻,因其成熟后的稻米呈黄色,故称为金色水稻。这种稻米中富含的茁-胡萝卜素可在人

10、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为什么要食用这种富含茁胡萝卜素的稻米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在欧洲和亚洲,每年有10多万小朋友因缺少维生素A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记录,处在临床和亚临床维生素A缺少危险的小朋友有据说过金色大米吗?二亿三千万之多。人们期盼金色水稻可以满足全世界亿万小朋友每年对维生素的需要,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近来几年中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科学家把航天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使国内的蔬菜产量成倍地提高,并且增长了许多品种和口味不同的蔬菜。这在此前技术不怎么发达的中国,人们的生活一穷二白,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3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说,这个世纪注定是生命科学的

11、世纪。不错,自从20世纪人类基因组筹划开始实行以来,揭开人类身体的奥秘这部天书已不再遥远。我们懂得,一切生命都是由基因构成,人的生老病死皆由其控制,如果这个密码一旦被解开,可以想象,人类的一切都将在掌握之中。举个简朴的例子,许多家族遗传病始终是难以治疗的顽疾,而这其实也是由基因控制的。我们只要掌握了遗传病基因的排序,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因此而使这种疾病从此消失,许多患者就可以看见曙光。 4 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第一大问题。荒漠化,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减少,尚有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每一给都能让人们头疼一阵子。而这,最后还要靠生命科学来解决。

12、 例如为了给沙漠披上绿装,人们始终在寻找绿化沙漠树种。白杨树能在干旱和盐碱化土壤等劣势条件下生存,人们根据白杨树的这一特性,不断研究,逐渐解开了植物抗旱的面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研究者在白杨树细胞内分离出能保证它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特殊蛋白质,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白杨树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这样,可因地制宜地哺育出抗逆性更强的沙漠绿化树种。转基因沙漠绿化树种的哺育,无疑将为沙漠地带生态环境的综合改造找到一条新的途径。诸如此类,生命科学可以解决的事情尚有诸多,只要是生活中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能见到生命科学的踪影。也许会有人问,生命科学目前的作用已经真么大了,那将来呢?将来又会如何?我们可以尽情展开我们的想象。也许所有此前神话里的事情,将来都会发生,也许我们会生出一双翅膀,能像鸟儿同样在天空飞翔;也许我们能像鱼同样在水里自由呼吸;也许我们都能长生不老,永远保持年轻;也许总之,这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