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85818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相同点: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都是以教育生活为主题的写作。1两者都是第一线教师及 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 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的东西。2两 者都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一 个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 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对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3两者都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 力的有效手段。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

2、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 5、两者都是撰 写科研论文的基石。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和故事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 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和故事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 科研论文。不同点: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一、短小精悍。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 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 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 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

3、“历”与“厉” 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二、迅速及时。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 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 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 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 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三、取材广泛。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 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 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

4、个字词、 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 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教育随笔的分类一、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 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 议论型。二 、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 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 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三、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 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

5、,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 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一、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 方式,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 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 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 写、值得反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 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二、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 的良好形式。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

6、念、教学方法能否适应现代教学,一个勇于 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 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用随笔的形式反映出来,对推动教育事 业的进步,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三、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写作能力的提 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 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 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 过程

7、,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 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 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 程。叙事意义让我们把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 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 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 叙事特点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一、教学活动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2、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3、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

8、境之感;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归纳;6、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二、叙事要素(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 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 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 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 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 有

9、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三、研究作用1,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 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 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 10 年、20年甚至 30 年的 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 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叙事研究 2,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 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 杜威指出:“反思是对

10、经 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 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 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 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 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 能力,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四、研究方法教学设计f执教f倾听评论和建议f教学反思f修订教学策略f再施教f 撰写叙事报告f (形成教学案例,提高专业能力)基本类型一、

11、从叙事的内容来区分,主要包括:片段叙事 即对个人教育教学实际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节,借 以阐明教师对导致良好或者不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生活叙事 即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 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 关,教师成长不光在课堂,同样在日常生活之中;传记体叙事,即对教师成长过 程、乃至教师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是对平凡教师人 生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二、从叙事的主题来区分,包括单主题叙事 即就某一个主题展开个人教育生活的叙事,整体性研究是研究教师的整体生活, 包

12、括个人家庭生活、日常交往、教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研究以及其他可能对教 师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从中梳理出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各方面对教师的 影响,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多主题整体性叙事 即就多个主题综合起来,展开个人教育生活的叙事,整体性研究是研究教师的整 体生活,包括个人家庭生活、日常交往、教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研究以及其他 可能对教师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从中梳理出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各方面 对教师的影响,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从叙事的层次来区分,包括教育教学日志或日记,直接记录日常真实教育生活情 景;在记录日常教育生活片段之上的反思性叙事,即不局限于记录,而且能把自 己的心得体会加以提升;研究性叙事,即建立在对叙事主题加以提炼。对多种原 始教育生活材料的搜集整理,从而对日常教育生活加以反复梳理而进行的教育叙 事。三、从叙事的主体而言,包括 “他传体”叙事 即通过教师讲叙给他人,由教师与他人对话来完成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梳理、 提炼;自传体叙事即教师自身对自我教育生活故事的自我梳理与叙述,通过对个人成长或成长的某 一方面的梳理,然后去发现这一阶段对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性,或梳理某一时间 段教师对个人教育的观念性转折。自转体叙事的实质是“从个人生活史、从 个人生命经历中透视整个世界”,因此而“充满生命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动, 容易牵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