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82651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名师优秀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 3 4 6 8 8

2、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

3、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

4、P1101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

5、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2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

6、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 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

7、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 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3 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教学后记:

8、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师: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生活中的折线

9、统计图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制作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学生讨论 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

10、资料。 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定义:在RtABC中,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 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6)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降水量 1900 1850 1630 1400 1720 1200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3)若条件交代了某点是切点时,连结圆心和切点是最常用的辅助线.(切点圆心要相连)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3 70 260 240 200 定义:在RtABC中,锐

11、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4 90 45 300 320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全班展示、评价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第二季度5.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OB、OC的方位角分别为45、135、225。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预测身高 在书上完成例2,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