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读书笔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811363 上传时间:2022-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权法(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权法(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权法(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权法(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权法(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权法(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权法(读书笔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权法(读书笔记)物权法(the Law of Real Rights)物权和债权的区分一、民事权利体系:(1)人格权:(2)亲属权;(3)财产权:(4)知识产权;(5)社员权。 其中,财产权包括物权与债权两大类。(谢怀。颍骸堵勖冶氯。利体系,我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二、物权与债权的区分问题是民法学的基本问题,不仅关系到整个民法典体系的构建, 也关系到物权法体系的建构问题。德国民法典区分物权和债权,法国民法典则未区分。(注:法国民法典的体系参考法学阶梯的体例,但把诉讼法分离出去,开创了实体法和程序法分别立法的先河。该法典共2283条,分为三编:第一编人,第二编财 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变更

2、,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德国民法典的编纂深受 罗马法学说汇纂的影响,从学理上来看,德国民法典是潘德克顿法学的产物,该 法典共2385条,分为五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债务关系法,第三编物权法,第四编亲 属法,第五编继承法。)(一)(金可可:债权物权区分说的构成要素,载法学研究2021年第1期。) 财产权主要包括物权和债权,但债权与物权无法涵盖整个财产权利体系,应该将物权和债 权的区分形式还原为基本要素,并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多元化的组合,形成对财产权的周 延的分类。物权债权区分说之构成要素:1、支配权与请求权的区分;2、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分。 物权为支配权与绝对权之结合体,债权为请求权与相对权

3、之结合体。但支配权、请求权、 绝对权、相对权这四种要素之间,可以有四种组合方式:绝对的支配权(物权)、相对的请 求权(债权)、绝对的请求权、相对的支配权。所谓的债权物权化现象,无非是这些要素在 债权与物权之外的其他组合方式。(二)(郭栋:论物权与债权区分的机理个内部结构的发现,载甘肃理论学刊2021年第6期。)物权和债权的区分根源:物权的外部关系是显性的,债权的外部关系是隐性的,而显 性与隐性的划分在于是否因占有或登记给人带来“直观”感受。“中间现象”(即所谓的 “物权债权化”现象和“债权物权化”现象)的产生,根源就在于“直观”方式的有无。英美法系双重所有权双重所有权:法律所有权与衡平所有权,

4、即普通法上的法律所有权(legal title) 与衡平法上的衡平所有权(equitable title) o普通法上的法律所有权产生于西方封建制度下土地的层层分封制度,这种所有权是一 种具体的、相对的所有,而不具有大陆法上所有权的终极性和封闭性特点。衡平法所保护的衡平所有权是一种“表明了在财产上具有受益权益,并使其持有者有 权利取得正式的法律所有权的产权”。在英美人的观念中,衡平法(equity)并不是法,而仅 仅是一套道德格言的训诫,它号普通法不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对后者起着补充(实则是纠正) 作用的超越法律之外的一种力量。物权请求权一、物权四效力说物权的效力包括四种: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

5、及效力和物上请求权效力。物权请求权是一种独立的请求权,为什么还要作为物权效力的一种?(姚瑞光:民法物权 论,9页,台北,自版,1988。)二、物权保护的方法恢复原状请求权侵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损害赔偿物权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排除妨需请求权物权确 认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公示公信原则公信力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来源。所谓善意,就是指基于对动产占有和不动产登 记的信赖而从事交易行为。善意取得更有利于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利益,实现真正权利人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平衡, 这是因为:公信力不问第三人是否为善意,若第三人知道登记错误而仍为交易,不利于真 正权利人的利益保护。善意取得制度就在于

6、保护善意、否定恶意。善意的证明责任在哪一方?推定善意,第三人不承担举证责任。善意取得的性质:原始取得。r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分实益在于受让人不能取得大于原权利 人的所有权。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区分占有委托物和占有脱离物(为什么)。 民法 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9条明确规定了共同共有财产的善意取得,”共同共有人对共 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 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 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白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杨立新:共同共有 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载法学

7、研究1997年第4期。)物权变动模式1、意思主义(法国、日本):债权意思 (1)物权形式主义(德国):债权意思+ 物权变动意思+登记或交付2、形式主义 (2)债权形式主义(奥地利):债权意思+登 记或交付我国: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原则、以公示对抗主义为例外的二元物权变动模式。例外的具体情况如下:1、原则上动产交付,例外情况下未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即登记对抗主义。(1)所有权上,第24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 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2)抵押权上,第188条: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 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

8、押权白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 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189条第1款:“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 者以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的动产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 理登记。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189条第2款的特殊规定:”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抵押 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己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也就是说,此 种抵押即使登记也不能发生完全的抵押权效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物权法上极特殊的登记 规则。2、原则上不动产登记,例外情况有两种:(1)登记对抗主义。第129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第15

9、8条地役权的设立,第 169条已经登记的地役权的变更、转让或者消灭。(2)不经登记就能发生物权变动的完全效力。第9条第2款:”依法属于国家所有 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第127条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此外第153条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而依照 其它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无需登记,变更采登记对抗主义,未经登记不能对抗 第三人。3、权利质权的设立,采登记生效主义。权利质权的登记集中体现在物权法第224、226、227、228条的规定上。以基金 份额、股权、应收账款、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没有 权利

10、凭证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均在登记时成立。注:法国不动产登记对抗主义(于海涌:法国不动产登记对抗主义中的利益平衡一 兼论我国物权立法中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之选择,法学2021年第2期。)1、登记对抗主义中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1)不动产的留置权。如果买受人不支付或者不能支付标的物的价金,出卖人即可 享有留置权,不再承担交付标的物之义务。(2)不动产的特别优先权。法国民法典第2103条规定,出卖人关于不动产价金 的受偿,就其出卖的不动产享有不动产的特别优先权:如有连续数次买卖而其价金的全部 或部分尚未清偿时,第一出卖人优先于第二出卖人,第二出卖人优先于第三出卖

11、人,依次类 推。这种特别优先权实际上就是一种法定担保,它是建立在增值观念之上的制度设计。优 先权需要登记。(3)解除诉权。即如果买受人不支付价金,出卖人享有请求解除买卖的权利。解除诉 权的行使必须以优先权的存在为前提,目的在于保护已经对不动产取得权利并已经进行了 公告的第三人的利益。2、登记对抗主义中维护第三人利益的措施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主要制度保障就是不动产的公示对抗主义。法国针对不动产公 示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扩大不动产公示的范围(2)促使权利人进行连续公示 (3)加重登记员的责任(4)强化不动产公示的检索功能郭明瑞:物权登记应采对抗效力的几点理由,法学杂志2021年第4期。预告

12、登记德国民法典第883条第1款规定了 “预告登记的本质”。姚尼希民法评注据 此得出了预告登记的概念:“预告登记保障了一项针对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更确切地说,是针对不动产上或不动产权利上的可登记物权的设定、消灭、内容及范围变更。” 而预告登记的特征则在于“其授广某项针对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以显著的物权效力”。添附制度添附制度作为一种取得所有权的方法,为罗马法以来的各国物权法所公认。我国物 权法未作规定。制度功能:主要用来解决权利的归属问题。例如:在加工承揽场合,双方当事人往往通过合同对标的物的所有权归属作出了约 定。但是,在双方当事人对标的物的归属没有作出约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标的物的归属, 则是添附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工承揽不能代替添附。添附物所有权归属的确定规则(重点)国家所有权的客体范围1、专属客体: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2、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野生动植物资源;文物;铁路、公路、 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3、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 于国家所有。4、无人继承乂无人受遗赠的非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遗产以及逾期无人认领的 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或者隐藏物,也属于国家所有。(继承法第32条,物权 法第113、114条。)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