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80370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周三多第三版课本笔记修订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管理的定义;本书对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企业家角色2冲突管理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角色)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古典管理理论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组织管理理论:1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

2、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6)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3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明确组织的目标正式组织存在及发展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良好的沟通人际关系学说(梅奥的霍桑试验)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行为科学: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麦克利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

3、鲁姆的期望理论等数量管理理论:1运筹学2系统分析3决策科学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是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包括关注顾客注重持续改善关注流程精确测量授权于员工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1学习型组织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若不变革就不管用了)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接它)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创新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主要担心不学习不适应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2精益思想3业务流程再造4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不是单一技术或技能,而是一簇相关的技术和技能的整合不是物理性资产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

4、的关键价值与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第四章1 管理科学中通常认为: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2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3 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4 不值得管理者获取的信息:a信息的收益较高,但其获取成本更高;b信息的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5 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对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评估,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6 管理者有用的信息特征:1高质量2及时3完全7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信息的采集: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索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8

5、 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9 管理者为采集有成效的信息应:a明确采集目的;b界定采集范围;c选择信息源。10 信息源分:a文献信息源;b口头信息源;c电子信息源;d实物信息源。11 信息的加工:指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过程。12 信息的加工有:a鉴别;b筛选;c排序;d初步激活;e编写。13 鉴别的方法:查证法;比较法;佐证法;逻辑法。14 筛选的步骤呢:a真实性筛选;b实用性筛选;c精约性筛选;d先进性筛选。15 信息的储存: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16 信息存

6、储的含义:a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b对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c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时信息及时得到更新。17 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陆、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18 信息存储环节中应注意:a准确性问题;b安全性问题;c费用问题;d方便性问题(第一层含义是指使用方便,信息的存储要便于人们检索;第二层含义是指更新方便)。19 信息传播的特点:a目的更加具体;b控制更加严密;c时效更加显著。20 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a传播主体的干扰;b传播渠道的干扰;c传播的客观障碍的存在。21 资料编码传播接收译码反馈。信息的利用过程步骤的a管理者在

7、认清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b对组织目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判断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c如果组织中存在所需的信息,则可直接利用。如果不存在,则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对现有信息进行开发、整合来满足管理者对信息的需要。如果不能,则要考虑重新采集信息,回到信息管理的源头。管理者为更好利用信息应努力做到:a善于开发信息;b为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组织上的保证;c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的价值。管理者为更好的利用信息应尽量避免:a信息孤岛;b信息过载。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一、决策的定义本书采用路易

8、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二、决策的原则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

9、执行结果。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作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三、决策的依据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2、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第二节

10、决策过程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二、明确目标三、拟定方四、筛选方案五、执行方案六、评估效果第三节决策的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具体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3、环境的稳定性:环境较稳定的情况下,决策由组织的中低层管理者进行而在环境剧烈变化额情况下,决策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进行,4、市场结构: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易使组织形成以生产为导向的经营思想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易使组织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5、买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卖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卖方在市场居于主动、主导地位,以生产条件与能力为出发点买方市场条件下,组织作为卖方在市场居于被动、被支配地位,以市场需

11、求为出发点二、组织自身的因素1、组织文化:保守型、进取型、具有伦理精神、不具有伦理精神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高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3、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这种模式指导着组织今后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如何思考问题,如何选择行动等三、决策问题的性质1、问题的紧迫性:时间敏感型决策、知识敏感型决策2、问题的重要性:对决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重要的问题可能会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从而保证决策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越重要的问题越有可能由群体决策因此更全面,决策质量更高越重要的问题越需要决策者慎重四、决策主体的因素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爱好型2、个人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能力越强,

12、越有可能提出切中要害的决策获取信息的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加快决策速度并提高决策质量沟通能力越强,提出的方案越容易获得通过组织能力越强,方案越容易获实施,越容易取得预期的效果3、个人价值观:通过影响决策中的价值成分来影响决策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影响较好行动方案被通过的可能性影响决策的成本第四节 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一)集体决策法1、头脑风暴法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月住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其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了四项实施原则:1)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将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

13、什么就应该说出来;3)鼓励每个人独立低靠,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有说服力。时间为12小时,参与者以56人为宜。2、名义小组技术:小组成员各自先不通气,独立的思考,提出决策建议并尽可能详细的将自己提出的备选方案写成文字资料,然后召开会议,让小组成员一一陈述自己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全部被选方案投票产生大家最赞同的方案,并形成对其他方案的意见,提交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3、德尔菲技术:用于听取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关键:1)选择好专家;2)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1050人);3)拟订好意见征询表。(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织分析法(BCG法)1

14、)标准(指标):A、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额(量)上期销售额(量)上期销售额(量),以10%为界。B、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产品在某市场的销售额(量)该产品在该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的销售额(量),以1为界2)基本思想:A、2个以上经营单位B、相互区分的产品市场片C、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方向3)矩阵图4)应用解释:2、政策指导矩阵:1)标准(指标):A、市场前景,取决于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分为吸引力强、中、弱三种。B、相对竞争能力,取决于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应素,分为强、中、弱三种。2)矩阵图3)应用解释:二、定量决策方法(二)风险型决策方

15、法1、风险:可以预知一种行为会出现多种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已知,但具体出现哪种结果未知的现象。2、决策树法:是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做出决策的方法。3、期望收益E=每个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相应概率,取E最大者。4、基本符号:,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点;,概率枝。(四)风险型决策方法:1、最大收益期望准则2、最大期望效用准则3、面对小概率事件需要注意的问题4.、多阶段决策问题与决策树三、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一、计划的概念:计划既是决策所确定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在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展开,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名词: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动词:计划是确定未来目标,及其实现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实现方式,进度规定,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3、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