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469799321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班级:_学号:_(时间:90分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抖擞(su) 谎言(hun)灰烬(jn)B珊瑚(shn)偎依(wi) 鱼鳞(ln)C酿酒(lin)勤俭(jin) 恳请(kn)D搅拌(jio)矛盾(dn) 执拗(yu)2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顾影自怜 惊天动地 气状山河 满腔怒火B孤芳自赏 昂道挺胸 舍身取义 悬崖峭壁C作鸟兽散 斩钉截铁 全神贯注 排山倒海D居高监下 迎风招展 千钧一发 震天动地3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他正想坐下来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这是马克思先生的座位。”管

2、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儿来读书。”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话刚说完,马克思就跨进门来。一天清早,伦敦博物馆里,有位读者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去。ABCD4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B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C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5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

3、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D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B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七律长征是由王愿坚创作的洋溢着革命乐观

4、主义精神的豪迈诗作。B草原一文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文中依次写了草原风光、主客欢聚、远迎客人、依依话别四个部分。C狼牙山五壮士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既关注了人物群体,又分别描写了五位壮士。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毛主席向全世界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法官当庭_了判决书。(3)这人大肆_封建迷信,破坏社会安定。(4)统计完选票,老师当场_选举结果。A宣告 宣读 宣扬 宣布 B宣布 宣读 宣扬 宣告C宣扬 宣布 宣告 宣读 D宣读 宣告

5、 宣布 宣扬9按原文填空或联系语境填空。(1)默写一则你积累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_(2)在古代诗人笔下,祖国的山川湖海是那么迷人,有“卷地风来忽吹散,_”的西湖水,有“_,清风半夜鸣蝉”的明月清风,还有“绿树村边合,_”的绿树青山。我还知道“_,_”的美丽春景。(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诗人),诗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_,_。10请你用“幽”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1)那儿的白丁香有淡淡的_的甜香。(2)每到傍晚,我总爱到文化公园_的小路上散步。(3)他是个_的人,常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4)光线很_,我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楚。11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一填。高( )一(

6、 )一( )千( ) ( )立四望( )色欲( )襟( )带( ) ( )古长青上述词语中,_是描写绿的状态的,_是描写绿的生命的,_是描写绿的范围的。12看拼音,写词语。bn zhu( )dn b( )zho yo( )f n( )chu yun( )hung rn( )m hu( )hn zhu( )13依据课文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看到:璀璨灯光( 现 实 )引起回忆广场灯光听到:( ) 战斗前:看书憧憬( )往事重现插图灯光、战场火光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战斗中:( ) ( )怀念英烈:致敬先驱者广场华灯14七律长征共八句,两两成联,从前到后依次为分为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请把颌联和

7、颈联补充完整。五岭逶迤腾细浪,_磅礴_。金沙水拍云崖暖,_。三、阅读与理解(一)阅读丁香结片段,回答问题。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分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

8、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

9、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15细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_16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第段引用古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_17“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_18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描写一种你喜欢的鲜花。_(二)读短文,回答问题。挖笋子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孩子们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们,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等春天

10、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头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要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

11、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19对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恰当的一项是( )A“我”带孩子挖笋子。B“我”带孩子挖笋子,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C“我”给孩子讲述竹子和竹笋的特点。20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很多。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能够食用。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下列诗句“(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样的。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D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22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中“胖”用得非常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