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98893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辨析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摘自中国勘察设计作者:祝波善2015年第9期本文为笔者根据在2015年8月举办的2015思翔年中策略论坛上所做的主题引导发言整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汇集而成。2015年上半年以来,行业内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在新的环境下,行业发展面临着深刻的问题。为此,笔者梳理了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业内感触较深的10大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理性应对未来发展。2014年行业发展统计数据表明,全行业已经终结了过去普遍式增长的时期,尤其是煤炭、冶金、化工、建筑、市政等细分行业营业收入基本上都是处于低增长甚至下滑的状态。2015

2、年上半年以来,行业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部分企业遭遇到了业务增长的困境,甚至是生存的危机。新环境下,转型已经成为设计单位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定位自身未来的发展。在与业内单位不断沟通讨论过程中,笔者梳理了现阶段设计单位关于转型发展命题比较关注,乃至非常纠结的10大问题(见图1),希望与大家一起思考与探讨。图1 行业转型发展10大问题四个现状性困扰边界模糊、颠覆力量、产业视角、主体关系目前,行业企业普遍面临四方面的困扰:首先是行业边界在哪里?推进转型,会不会影响设计单位的行业属性?进一步的问题是,未来到底还有没有设计行业?这样的问题还是实实在在地困惑了业内很多单位。在产业革命与

3、技术革命双重力量的叠加下,设计行业的内在属性一定会改变,尤其是创造价值的方式会发生嬗变。过去十几年行业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的过程,本身也伴随着设计行业收入结构的改变。2014年的数据显示,纯设计收入在设计行业的总收入中仅占比20%。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投资模式的调整,原有的设计行业边界会逐步模糊,但是作为专业服务型机构的内在本质不会改变。发展大环境的变化也重构了行业发展的游戏规则,新生态就是我们现在面临新的游戏规则,设计单位传统的运行方式面临新挑战,传统的发展经验适应不了新的游戏规则。在新的商业生态下,行业边界模式越来越模糊,产业的融合在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模式进一步分化;条块式、割裂格局被打破;必

4、须在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前提下,探寻自身的独特竞争力。其次是颠覆的力量来自哪里?行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行业内单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孕育新的模式。对于传统模式的颠覆、立足于未来的创新力量到底在哪里?是外部还是内部?很多时候是外部力量迫使我们作出改变,但是理性的选择恰恰应该是从内部主动作出必要的调整与变化,而我们现在恰恰就处在从内部主动作出变化的关键时刻“鸡蛋从里面打破是生命,从外面打破是食物”。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推崇中庸的发展,在变化中,很多单位往往希望处于中间状态,既不落后、也不要领先,抱有这种想法的单位,结果往往会落后。再次是产业视角如何确立?过去沿袭前苏联建

5、设工程的分段模式,形成了行业很强的发展思维定势。在投资管理体制变化的当下,设计单位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近一年来,关于设计收费标准取消的问题,一直是业内广受关注的话题。取消政府确定设计费标准,应该说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向,但是目前由于行业内的现实情况,让很多单位难以适应。业内单位必须要确立“价值服务”意识服务是否有价值、价值是否能够被衡量。相应的,要进行业务模式的重新定位与调整,否则面对未来不断推进的市场化改革,设计行业将会无可适从。过去很多设计单位看不上的或者是辅助的业务领域,如检测、运营、维护等将来的地位和作用都可能是很大的,设计单位需要创新业务理念,实现从主辅业务视角转向产业视角,重新

6、审视业务结构。工业4.0时代带来了产业的闭环化发展,进而要调整竞争要素,未来要探讨的问题(TI+IT)IT技术创新加信息化技术乘上产业革新,其中,产业革新是最主要的力量,不仅是针对制造产业,同样适用于建筑服务业,因为将来制造和建造的界限会重新调整,现在我们能够看清楚的就是建筑工业化、产业化。面对未来,应该用产业视角立足产业链定位自身发展。最后是行业新生态下设计行业相关主体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新生态下将会出现一部分人不隶属于任何设计机构,过去条块分割的行业格局会被打破,地区行业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设计行业的业务逻辑、管理逻辑都会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希望政府出台一些关于行业的有力政策,但是从现

7、在来看,这已经不具有任何意义,未来的发展还得靠我们自身努力,需要重新审视设计单位与业主、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从业人员等行业主体之间的关系。三个重要选择资本化、变革动力、互联网+资本化、变革动力和互联网+是我们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选择的问题。第一,如何面对资本?面对上市、并购、PPP业务开展,如何与资本有效结合?做不做、怎么做?这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是近两年来出现的新问题。提升资本化能力,并不是简单地要设计单位去投资,而是需要具备资本化的意识和能力,在业务开展乃至公司的发展中能够与资本的力量有效结合、融合。近一年多来,PPP模式备受关注并在部分项目中实现实质性推进。PPP模式的有效推进将会改

8、变工程建设产业链条的原有分工模式,并促进工程建设产业链的价值创造模式的重新调整。此外,PPP模式还会改变过去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业“条块分割”的格局,原有细分行业之间的边界将会逐步模糊,进而构建起新的格局。第二,变革动力何在?有些单位转变考虑点上的事情,有些单位则考虑总体筹划推进。现在很多设计单位仅仅想从点上来突破都是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工作,仅仅解决的是短期的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整个系统上考虑问题,去解决企业如何长期发展的问题。第三,如何面对互联网+?设计单位的发展必须与互联网结合,但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不仅要关注客户,同时要关注用户。过去设计单位基本上是B2B

9、模式,机构对机构,并不能直接对接真正的用户,也没有掌握最终用户的诉求。未来,我们的设计单位应该在服务的过程中掌握用户的需求以及最终用途,从而把握与提升服务价值。努力实现两大突破平台化、业务创新目前,行业考虑的发展和转型有两个突破口平台化和业务创新。首先是平台化的构建问题。现在很多单位都在讲平台,但是讲的平台概念与层次往往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站在盈利模式的角度思考平台化发展。平台化的核心是构建双边或多边市场,过去在甲乙方之间的是单边市场,而平台就是你去整合资源满足或创造客户需求,自身是资源整合主体。阿里巴巴就是典型模式,它构建了一个平台、商业生态圈。从平台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在产业链上重新思考,

10、业内有些单位已经在开展这样的努力与探索。其次是资源整合式的业务创新。过去谈业务创新更多是讲产业的延伸、业务的延伸、区域的延伸,未来的业务延伸更多是设计与互联网、资本、产业等相互之间的融合,体现的是资源集成整合能力,将来对于每家设计单位而言,整合其他单位的资源是一种能力,而能够作为资源被整合意味着自身存在价值,这是一个相互交叉、叠加、互相融合的关系。面对一个焦点行业发展的下一个稳态在哪里。我们过去的投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大拆大建”,而我们的服务也顺应“大拆大建”的需要。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新的投资形态,将会牵涉到设计单位的能力和业务形态问题,如何适应市场、顺应市场乃至创造市场,是设计单位必须

11、面对的问题。目前,行业内从业人员都可以感受到,过去的好日子突然变了,现在已经不能简单用寒冬来描述行业的发展现状,行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动荡、复杂的时代,这对于行业也是一个重整分化的时期,就是在新的规则下重新洗牌。行业由原先的普遍增长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了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这种不稳定的时期大概要持续多长时期?下一个稳定状态会是什么状况?构建新的稳定状态的力量是什么?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这个不稳定、寻求再平衡的时期应该会持续3年5年;行业内单位必须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可以预见,在下一个稳定状态,行业内单位之间的竞争应该是不同业务层次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处在变化中的设计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状态是“小院在熬,中院在挺,大院在盯”,小院是不知道能熬到哪一天,中院是面对生存发展压力加剧努力挺住,大院试图在寻找新的突围与发展机会。在新生态下,过去的快速发展积累的很多成功经验都无法被复制,甚至都不能再被称之为经验。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努力去更清晰、全面、客观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拥有理性应对未来的底气,更希望拥有迎接挑战、变革转型的豪气。“预见,方能遇见!”2014年以来,勘察设计企业正在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与压力。世界那么大,变化那么快,需要好好看看。因此,预见未来、理性应对,对于业内企业而言变得愈加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