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798159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讲学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的点滴做法及体会一、幽默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想让孩子喜欢学习,首先就得让孩子喜欢教师。而具有幽默感的老师不光孩子喜欢你,我想任何人都会喜欢你的。就像我们在听将军晶老师的课时,他的幽默风趣很另人着迷的。语文教师作为语言文字的教育者和实践者,更应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位幽默的教师。善用教学幽默能激发学生兴趣,消除教学疲劳,活跃课堂气氛,深化知识理解,和谐师生关系,发展学生能力,优化学生个性。为此,从语言的幽默表达上下功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不可放弃的教育手段。1、形象比喻在学生接触到分段时,这是个难点。在具体分析时,我是这样比喻的:一篇文章就像爷爷,而分成的内几部分就像儿子,

2、最后剩下的自然段就像是孙子了。这样学生便于理解且印象深刻。2、婉言曲语在教学中,对一些不宜直接说或不必明说的事例,运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或含而不露,或绕个弯子,即为婉言曲语。记得在学习“花的勇气”一课时,随着失望情绪的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看到花将冒出来的惊讶神情之时,我让于悦朗读这一部分,结果于悦没有找到这部分,看来开小差了。于是我打趣地说道:“看来于悦确实被惊呆了,看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了”。话音刚落,学生们笑了,于悦连忙认真地朗读,再也不好开小差了。当然,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它具有巧妙的教育作用,既胜于简单粗暴的斥责,不伤人的自尊心,又能使其明辨是非,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

3、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会大大提高教育效果。二、课堂中别样的称呼,为教学活动带来意外的收获。我在孩子回答问题特别精彩时,常常称他为:宝贝你真棒!这一声亲切的称呼,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赞赏,能够增加师生间的亲密感。就因这一称呼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动脑积极回答问题了。另外,我有时还会换另一种称呼。在组织一些“比一比”的活动中,如看谁读文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境,看谁写字工整认真,看谁回答问题有条有理等,我会说:“宝贝姑娘们做得不错。”或“宝贝儿子们也非常棒,那你们谁更优秀呢。接下来再努力比一比吧。”这一称呼一出口,结果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为了响应老师妈妈的号召,则更加努力了。其次,适当的时候还

4、可以称呼一下学生的妮称,如爱读书的同学我就叫他“小书虫”;爱积累的同学称为“勤劳的小蜜蜂”;爱写日记的同学称他为“小作家”;朗读好的,主持好的同学我还称他们为“百灵鸟、金嗓子,金话筒”,爱动脑筋思考的同学称为“小问号”等。偶尔称呼一下学生的妮称他们则非常高兴,从而更为这一称呼的目标而努力了。还有,就是把孩子的姓去掉,直呼其名,孩子们也很高兴。我想,我们如果注意这一细节,称呼好学生的名字,这不但能大大拉近师生的距离,给学生带来温暖,亲切的感觉,也能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意外的收获。针对细节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做人不贪大,做事不计小。使你疲惫的不是远方的大山,而是鞋子里

5、的沙子,我们共勉吧。三、培养自学能力,促进自主学习有这样一句话是说,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而我们原来每个班级前面都有“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标语。我是这样理解的:自主-是熟读深思子自知。合作-是青山正补墙头绿。探究创新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要让学生有了捕“鱼”之“网”给他撒“网”之“渔”何愁无“鱼”?而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作为总目标之一,也是我校“有效探究四环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装的兴趣呢?课前五分

6、钟演讲,为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拉开了序幕。课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演讲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特别是主持的能力,很多孩子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组织现场互动等很另我欣慰。正是这序幕的拉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永生的眼睛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永生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是爱的传递。我让学生搜集有关生命的资料,如玉树地震等,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奉献爱。当学生讲完后,全班学生动笔摘记“精美、感人、或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浅谈感想。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学习。(2)设计恰当、新颖的导语,抓住学生的心理

7、,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必要环节。因为精心设计的导语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向趣味无穷的知识海洋中寻珍觅宝。(3)课堂精心设疑,开拓知识面,激发求知欲,是培养学生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是活跃思维的触发点。因为“兴趣和需要有密切联系。”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如:教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让学生想:当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人们的态度会有什么变化?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看图补白。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很感兴趣的。课堂多些这样的设疑,既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或写作能力,更能促进他们自主学习。2、教给方法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鱼和

8、网对决的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即可终身受益,从而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需要教给方法。(1)三读法就一篇文章而言,要理解它,最起码要经过“初读,研读,品读”即:读思,读品,读悟三个阶段。且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其方法我在二年级时就开始让学生尝试,并把方法都写在了语文书的第一页。如:课外书批注,畅义全班同学批注。从二年级到现在或毕业我一直都让学生运用此法的。我想,这样下去自然会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的。(2)积累法古人云:“积学以储宝”不积小流无以汇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

9、。这一点我是最喜欢,也是最坚持做的一件事。学生们从一年级到现在积累本最少的也有10本了。而最多的也有差不多20本了。如黄婧从开学到现在仅两个多月,第三个积累本快结束了。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习惯,我也为学生们做了真正的榜样,从课改以来,我厚厚的积累笔记也有几十本了,孩子们也时常看一看我的积累本。 那我们让孩子们积累什么呢?要积累语言,积累诗文,积累思想。也正像窦桂梅老师所言,要积累有智慧的语词,有情感的语词,有生命力的语词。要多读好书,从而让读书成为学科的需要,成为生命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玩味分析、理解记忆。还要积累报刊奇闻趣事,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准确生动的口头语言都可纳入积累的范畴。同时,想到的

10、点点滴滴也可记入笔记里。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就能获得众多的写作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堂学习也要时时处处运用积累法。所以学生们利用率最高的本子也就是积累本了,如对老师点拨的知识、方法、课堂上有价值的内容都可以记录下来。比如单元整体感知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实树立起整体阅读的观念。于是每个单元围绕什么专题教学,其内容是什么,我都让学生详实地记录。只有让学生整体感知,整体认识,形成了完整的第一印象。学课文时再细细体悟理解。这样持之以恒,不断积淀,学生的仓库逐渐充实,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即,简单的事坚持做就不简单,平凡的事坚持做就不平凡,只要有恒心为伴,你就是一个不

11、简单,不平凡的人。3、培养习惯(1)培养查字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学生始终与不会说话的老师为伴。(2)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能明确预习的内容。今年我为了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所提问题并有一定的价值,在预习内容中换了个问题要求称呼,即:“金思问”让学生写要求时,就已经提醒自己要问得有价值了。(3)养成诵读和背诵的习惯“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种能力。 “读”是其中的轴心。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熟读成诵,就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一堂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是不可想象的。不读就不是语文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导读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情有境

12、的去读,引导学生读时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力量。拨人心弦,撼动灵魂。所以我要高度重视朗读训练,认真对待朗读努力提高朗读的水平。背诵是对诵读的更高一层的要求。所以,读背我们要常抓不懈。让学生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生,养成良好的读背习惯。4、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生写日记作文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有话可写,就必须把写的范围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深入生活、主动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积累素材。(1)让学生走进生活,用我眼看我心,用我心抒我情。去年我班便进行了“专题训练”。首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即写

13、人训练。题目为“同学座客我日记”,副标题自己定,如:爱读书的 金嗓子 小问号 陶气鬼 幽默大师 爱唱歌、跳舞的 等等。为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我们努力为他们创建展示平台。日记宣读则是最好的展示。从而大部分学生都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他们的日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孩子率真的灵气。全班近60个学生,孩子们大约请了40名左右的同学到自己的日记座客。他们的日记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做真人。我每天在读孩子们的日记时,其内容虽然谈不上高雅芬芳,却有“和露摘黄花”的鲜活灵动。让我觉得亲切真实,百读不厌。有时忍不住被日记的内容逗得笑出声来。批这样的作业何累之有,就是快乐、享受。但班中也有10个左右的

14、学生不是很热情,有应付的味道。于是我便推出“写真集”“瞧这一家人”让同桌互写,装订成集,并且大家又照了一张全家福,放在集子的前言部分。其作用是推动部分同学必须认真写。因想看这一家人的写真,同桌必须把自己的日记写好才能大饱眼福。这样大家的热情高了。这个“集子”也如数家珍般的被大家传阅着。可见,引导孩子用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那么写作的素材俯拾即是。这也充分地证明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接着我班又以写事为主推出写真集,“看,家中这些事”。为此我又设立了一个交心本,及循环日记,如果想了解孩子就得提供展示平台。现在孩子们又尝试着写微型小说,我则不限题材,学生可“天马行空”任意挥毫泼墨,尽显风彩

15、。我想,作文应是因学生生活而写,因生活需要而写。如果让学生把写日记当成表达生活的需要,成为内心情感畅快淋漓的宣泄,那么教师就要坚持指导。要教会学生学会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好习惯。指导他们写在生活中观察过的,经历过的,思考过的事情。这样长此下去,养成习惯,学生便会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让日记作文成为折射生活的多棱镜。另外,我班在指导学生作文时,首先把习作要求写在作文前面,并一定有旁批伴读。这样能锻炼学生的自评能力。(5)培养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巩固学习内容,检查教学效果,诊断学习问题,指导学习方法的重要手

16、段。因此,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作业着并快乐着。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会提高教学效率的。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种感观得到体验。如画一画(绘本日记)、演一演、编课本剧、查一查、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等许多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语文、体味快乐。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次作业我都要求孩子们,先写好寄语,让他们明白写作业的目的,他们都把认真写字,作为自己的首项要求,写好字也是他们恳切的愿望。有一次在读到于悦和王忠宇同学的寄语时,我很感动,他们说:“我要向赵妈妈学习,学习你做事坚持,不怕苦累的精神”。一句话,一辈子,我必须履行孩子们对我的希望,也愿意做好榜样。另外,孩子们还会据课文内容写寄语,有了寄语的激励之后,在作业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我给指定的2至3道题外,本学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金思问,则是雷打不动的作业内容。最后一项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