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79770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实习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工业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设计报告专 业:金 融 学 专业方向:证劵投资 班 级:100503 班 指导老师: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1月9号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借鉴意义(1)什么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 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换言之,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 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 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 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

2、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 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 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2)我国利率市场化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介绍1.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介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当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 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务院关 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提出“中央银 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 由浮动”。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

3、出 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 市场化改革”。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 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 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根据中央决策 和精神,中国人民银行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积极培育利率市场形成机制。2.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介绍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提高,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有时已经超过

4、 存款利率的上限。证券市场的不断,金融国际化、投资多样化,又导致银行存款大量 流向证券市场或转移至货币市场,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断和“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 且愈演愈烈,Q条例约束和分业经营的限制,使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各 存款类机构都出现经营困难,一些储蓄协会和贷款协会出现了经营危机,银行信贷供 给能力下降,全信贷供给量减少。此时,人们不得不考虑Q条例的存废。从7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年6月,根据美国经济发 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美联储首先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 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时,继续提高 存

5、款利率的上限,以此来缓和利率管制带来的矛盾。但是,这种放松利率管制的办法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条例限制带来的现实问题,短期资金仍然大量从银行和其他存 款机构流出,“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实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 须从上和制度上考虑利率的全面市场化。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自1980 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3年10月,“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 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 最小余额为2500美元以上的短期存款利率上限。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逐步的发展与完

6、善之中。我国商业银行盈利 能力已经大幅提升,资产质量屡创历史新高,抗风险能力也大幅增强。2010 年全球 千家银行排名中,中国共有84家银行入选,其总资本占到千家总和的9%,而税前利 润占比高达25%。全球“最赚钱的银行”前25 名中,中国银行 2.96,0.00,0.00%业独 占5 席。可以说,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利润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这一条 件下,收窄保护性利差,逐步解放资金价格的条件已经具备。2011 年货币紧缩状况下利率市场化已经通过理财产品、贷款利率大幅上浮等方 式实质性开始。数据显示,2011 年发行的 4043 款理财产品中,利率超过1 年定期存 款 3.5%的理财产

7、品达到 2734款,占比达 68%。所有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已经达到 3.89%,当前阶段开始发售的理财产品的利率(以 30 天产品为例,年化)则普遍在 4.4%以上。通过理财业务,存款利率市场化已经事实上逐渐开展。与此同时,2011 年以来贷款利率大幅上升。基准利率九折的贷款在2010 年底占 比达到 27.8%,而2011 年 6 月份大幅下降 18 个百分点,至 9.94%;基准利率上浮30% 以内的贷款占比快速上升,2010 年底占比达到 25.7%,而2011 年 6 月底大幅上升18 个百分点至 43.3%。2010 年6 月份,商业银行一年期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为 5.91%,2010

8、 年底达到 6.54%,至 2011 年 6 月份,进一步上升至 7.33%,上升 1.43 个百分点,上 升幅度达 24%。这表明在货币紧缩的情况下,贷款利率的自主浮动程度已然扩大。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特殊资源,资金只有在市场定价的条件下,才能根据价格信 号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实现自身及其所代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产生最 佳效益。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着资金周转 率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不足。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标准由国家统一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命令,而各金融机构只能遵照执行, 被动地听命于布置。游离市

9、场状态由于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利率体系,表现为利率的应变能 力差,未能充分发挥引导资金流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银行利差较小主要是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加上以前高利率和保值储蓄吸收 的 存款兑付,使应付利息大量赤字,形成不少银行实际亏损。市场利率缺少弹性只有国家统一的法定的利息率,而无市场利息率,商业银行不能从社会资金 的 供求关系与银行银根松紧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以宏观需要进行灵活调节。四、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及对策根据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知,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积极的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利率

10、市场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 具体国情加以总结,进而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获得不断完善与 发展。第一,我国应该稳健的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计划经济想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间,我国应该放开利率管制,转变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制度。根据美国的利率市场化 的放松-管制-放松的进程中可知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 心来应对未来的挑战。第二,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充要条件。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要废 除原先通过行政手段确定利率,而由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来确定,所有的金融机构都 是在同一种环境下开展业务竞争,没有任何国家保护。现行我国的金融制度中,不平 等的金融竞争仍然存在,

11、金融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机 构依法合规经营。金融机构是利率市场化的主体,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充分严格有效 的监管,使其真正依照巴塞尔协议依法合规经营时,市场化利率才能实现。第三,中小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承受能力是监管当局必须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 现实问题。美国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取消了行政性的保护,使得直面市场的一大批中 小金融机构因难以独立经营而倒闭,储蓄贷款协会陷入严重经营危机。所以,我国在 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利率市场化的承受能 力,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第四,、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利率市场

12、化 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管制,再从管制到自由化的阶段。因此,对于在利率市场化的过 程中培育利率的形成机制,根据市场利率来反应市场上来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不断 探索与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对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与完善很有必要。五、总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积极的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 模式。发达国家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很多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经验,但是,由 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环境、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改革的方 式并不一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发达国家的有 益经验为指导,通过创新,走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利率市场化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