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795636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沪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实验3范围:物质燃烧的条件建议用时:25分钟、选择题-i/sfcrF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严 I * T気刁心加1. 2017 宜宾改编下歹A.用水火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倩弟撇旨号:全品初中ffiWcanpoint-yxjs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B.C. 煤气泄漏,应先打开排气扇换气D.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2.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3. 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燃烧条件的是()A. 如火如荼 B .煽风点火C.釜底抽薪

2、D .火上浇油4某物质的着火点为 t C,图3-J 1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图 3 J1#A. Q点B N点C. P点D . M点5. 2016年11月18日,搭载了已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了30天的2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作“烧蚀层”的特殊物质。返回舱返回时,与大气剧烈摩擦,会在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烧蚀层汽化燃 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B.烧蚀层在汽化燃C.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1弟宓継可-I A. 返回舱与大气摩擦生热属于物理变化JD.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

3、请矣注維号:全品初申师canpoint-yxjs6. 如图3 J 2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图 3J 2A.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必须是可燃物C. 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 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7. 过氧化钠(Na2Q)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碳酸钠反应产生 CO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

4、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 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棉花具有可燃性B. CQ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C. NqQ与CQ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D. 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二、填空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五块用同种棉布制作的相同手帕,分别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进行“烧不坏的手帕”的趣味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序号酒精的体积分数/%实验现象95酒精烧完,手帕烧坏65酒精烧完,手帕无损55酒精烧完,手帕无损15不燃烧5? 请 推 测 的 实 验 现 象综合所学知识,中“酒精烧完,手帕无损”的原因是你认为

5、可能的原因实验室里的酒精灯经常存在灯中有酒精且灯芯正常却点不着的现象,是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3 J 4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C,红磷的着火点为 240 C。(1)在图甲所示实验中,a处放有少量白磷,b处放有少量红磷,当看到 ?为避免图甲所示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的污染/并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1个条件,某严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操作:通入N2;通入Q;点燃酒精灯。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每步仅用一次)。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10.认识燃烧与灭火。为了研究燃烧的奥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铝片上分别放三根火柴,将其中一根去头,分别标记为A

6、、B C(如图3 J 5所示),酒精灯放在去头的火柴 A和未去头的火柴B中间,未去头的火柴 C放在离酒精灯较远 的位置,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B C依次燃烧,过很长时间 A才能燃烧,由B比A先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的 不同,由 B比C先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图 3-J5(2)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记录现象如下表所示,回答问题。不同气体中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在臭氧中实验现象红执八、剧烈燃烧非常剧烈地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根据上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3) 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和平时所学的知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

7、法正确的是a. 必须点燃物质才能燃烧b. 纸张比纸团燃烧快是因为纸团里面温度低c. 油田起火,可通过降低油的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e.用扇子扇风可以熄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温度至石蜡的着火点以下直击中考1. 2017 雅安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图 3-J 62. 2017 营口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3 J 7所示,在铜

8、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图 3 J7请关注微信号:全品初中优秀教师c日npoint-yxjs 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执八、详解详析基础实验 3 达标巩固 1D2C 解析 将灯芯拨得松散些, 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使酒精燃烧更旺。3A 解析 如火如荼,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没有涉及燃烧条件。4A 解析 Q 点的温度达到了该物质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最大,所以该物质 在 Q 点燃烧最旺。5 C 6.B7. B 解析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稀硫酸与杯底的NqCO反应产生CQ气体;沾有 NQ固体的棉花之所以燃烧起来,是因为 NatQ与生成的CO反应生成C2,同时

9、释放出热量, 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8. (1) 不燃烧(2) 酒精中的水蒸发时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过多难以点燃9. (1)a 处白磷燃烧, b 处红磷不燃烧(2) 覆盖有细沙的白磷 燃烧需要氧气 烧杯内的热水中点燃(3) C+ Q CQ10. (1) 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氧气比空气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多,与碳原子接触和碰撞的机会更多,反应 更剧烈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直击中考1. A2. (1)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3) 升高温度和隔绝空气(或氧气)请关汪微信号:全品初中fltJfcanpoint-yxj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