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79506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68 大小:37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含解析(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可编辑】云南省普洱市新中考语文精编100文言文阅读题合集精先中考语文100题文言文阅读题有答案含解析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连处土,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 让而温仁,必以处土为法,日:“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僮之人皆日:“自连公亡,使 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鸣呼!处土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 不言而信者欤!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返葬应山,遂家焉。处土父以疾废于家,处土供养 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蜩乡里,而教其二

2、子以学,日:“此吾资也。”岁饥, 出谷万斛以祟,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 士为之愧谢日:“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处土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 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日:“当为连公行丧。”1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字的意思。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限以牛自归厚博以遣之(4)争负其柩以还2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一布衣终于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呵能使人如此人不知晅不愠C.处土父以疾废于家策之不以其道D.当为连公行丧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 .翻译下面句子。其所谓

3、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4 .文章第段记述了连处土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从中看出“连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孟子日:“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 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1 .下列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弈秋很听话,他是春秋著名的围棋高手。B.我见不到王,很难

4、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C.弈秋教学生,一个认真学一个心不在焉。D.王不够聪明,学习围棋态度又一曝十寒。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 .文末作者说“非然也,这里的然”是指;本段论述的学习态度:不该“”,应该 “” .4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地,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5、,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城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A.沿溯阻绝/哀转久维B.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C.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弃D.素湍绿潭/可以调零琴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写景既有移步换景,又有定点观察,写出了小石潭的通幽,游鱼的自得,潭水的澄澈,环境的 清冷,都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B.(乙)文写景既有整体概貌,又有四时特征,多做点染勾勒,写出了三峡夏天的动魄、春冬的沉美、秋 天的肃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甲)文三、四两段写潭上景物,突出此地的幽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贬谪后内心无法摆脱的落寞。D.(乙)文最后写渔人歌谣,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也同样传达出了作者被贬后的凄凉冷 落之情。3 .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玮知,镇戎 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久其下忧 之,言于玮日:“牛羊无用,徒魔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 之。虏军将至,玮使人谓之日:“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

8、,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 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 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日:“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臭,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 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注:知:主管。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 縻:束缚。少选:一会儿。1.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望其旗靡 (2)虏兵去数十里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一鼓作气 ()(2)故承之()玮又使人项之()(4)用其复来()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9、句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4 .阅读两段文字,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曹刿和曹玮用兵有什么不同之处。5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香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解释下列加点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10、)余孥一小舟()余强饮三大自而别(一)寄此(一)2 .翻译下列句子。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 .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 皆白的景象。B. “拉余同饮”表现出客人难掩的兴奋喜悦;“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则表现作者的豪爽和遇到知音的愉 悦之情。C.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 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D.本文开头记叙交代看雪时间地点;中间描写雪景,借景抒情;最后以舟

11、子话抒情结尾,似褒实贬,表 达了舟子作为普通人对于作者行为的不解。4 .湖心亭看雪和答谢中书书中都有精彩的写景句子,请你从写景方法的角度点评两者的不同之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湖心亭看雪6.文言文阅读李妒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日:“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 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日:“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 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

12、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 ”答日: “于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中,前之却之,不 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 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 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 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虚器:空的器皿。前之却之:前前后后的看。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地,日为一线为:成为B.不得借光得:能C.以

13、处以无光也是:这(此)D.尊夫水然犹:尤其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D.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3 .下列句子中,与“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C.吾既已言之王已(公输)D.必以分人(曹刿论战)4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亮本不发光,是借助太阳光才明亮的。B.李第认为月食时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见到的才是真月亮。C.李第用打鱼

14、人叉鱼来说理,化抽象为具体,说服力强。D.文章采用问答的方式,既可以增强趣味性,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又可以使说明事理的思路更清晰。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舟人刺篙,其半农水,视之若曲焉。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7.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日:“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日:“臣以 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日:“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 得十件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日:“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 矜色。”所自:由于什么原因。直道:品行端正。比:这里解释

15、为先前。遭遇: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 受到重用。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得十部通荐表()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我拿得出文章,品行也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B.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C.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D.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所以)受到重用,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3 .梁公所阅的是“”,其后的反应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4 .狄公最后一番话,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方山子传(节选)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 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 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日:“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日:“鸣呼!此吾故人陈情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