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

上传人:数落 文档编号:469794474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指南一、依据(一)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条例;(二)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三)关于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5号)。二、提交资料(一)查明登记:1、勘查许可证复印件;2、矿产资源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3、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及主要图件;4、地质资料汇交单复印件;5、查明登记书4份和导出数据光盘;6、矿区范围、资源储量计算范围、中心点坐标(均采用54坐标系);7、经吉林省储量评审中心审查签章后报政务大厅窗口。(二)占用登记1、查明登记证书复印件;2、矿产资源评审意见及备案证明;3、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及主要图件;4、地质资料汇交单复印

2、件;5、占用登记书4份和导出数据光盘;6、新办矿山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7、新办矿山依法设立矿山企业的批准文件(对原有采矿权的附采矿许可证复印件);8、矿区范围、资源储量计算范围、中心点坐标(均采用54坐标系);9、经市(州)国土资源局审查签章后报政务大厅窗口。(三)压覆矿产资源登记1、矿业权许可证复印件、查明登记书复印件;2、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3、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及主要图件;4、地质资料汇交单复印件;5、压覆登记书4份和导出数据光盘;6、矿区范围、资源储量计算范围、中心点坐标(均采用54坐标系);9、经市(州)国土资源局审查签章后

3、报政务大厅窗口。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系统从国土资源部网站调取,具体步骤为:国土资源部信息化软件下载矿产资源登记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系统下载并利用下载的系统填写相应登记书并导出数据刻光盘。三、填表指南(一)查明登记登记号:1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探矿权人:矿区(井田)名称:矿区(井田)编号:填写人:负责人:(签名或盖章)(签名或盖章)日期:年月日(单位公章)国土资源部监制矿区基本情况探矿权人:矿区外部条件位于:县城(市)方位,直距:km勘查许可证号:通讯地址:距矿区最近交通线名称:邮政编码:最近车站名称:电话号码:运距km,直距kmEmail:交通类别:矿区中心点坐标:经度(或Y)纬度(或X)水源地

4、名称:距水源地距离:km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年月日止供水满足程度: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勘查投资:万元距电网距离:km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情况报告名称:供电满足程度: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野外工作完成时间:年月矿床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名称:报告提交时间:年月日矿床类型:提交评审原因:地质资料汇交证书号:含矿层位:勘查单位:矿体(层)总数:总厚度:m勘查阶段:有益有害组分含量:可利用情况:矿体最小埋深:m矿体最大埋深:m评审机构:评审时间:年月日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评审文号:评审结论:煤层稳定程度: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评估师:备案机关:沼气等级:低沼气高沼气煤尘和瓦斯突出备案时间:备案文

5、号:煤尘:有爆炸性无爆炸性可行性评价报告名称:矿区远景评价:有扩大远景无扩大远景远景不明完成单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复杂最大涌水量立方米/日正常涌水量立方米/日完成时间:年月日评价阶段:工程地质及其它有利不利条件:结论:开采方式:露天地下露天-地下矿产资源规划状况:剥离系数(剥采比):主要矿体(层)特征名称:选矿性能选矿方法:选矿试验程度:可选性实验室流程实验室扩大半工业工业其它形态:选矿难易程度:可选易选难选极难选长度:m入选矿石名称:宽(延深)m精矿1精矿2精矿3厚度:m入选品位倾向:精矿品位倾角:尾矿品位最小埋深:m选矿成本元/吨元/吨元/吨最大埋深:m精矿成本元/吨元/吨元/吨占全

6、矿区资源储量比例:%选矿回收率%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矿产名称矿产组合统计对象及单位矿石类型、品级(牌号)及主要组份含量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编码数量编码数量编码数量与原勘查区重迭范围内查明资源储量相比,增减情况:原资源储量登记号:查明资源储量总量:资源储量规模:勘查区块范围、资源储量计算范围的拐点坐标、标高、面积及示意图勘查区块范围拐点坐标:资源储量计算范围拐点坐标:序号纬度()经度()序号纬度()经度()1.1.2.2.3.3.4.4.5.5.6.6.勘查区块面积:km2最低标高:m最高标高:m资源储量计算面积:km2最低标高:m最高标高:m主要勘查工作量钻孔:个,总进尺:m,坑道掘进:m备注:矿产

7、资源储量评审机构核实意见核实意见负责人:(公章)(签章)年月日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意见下级管理机关初审意见:负责人:(公章)(签章)年月日登记管理机关审定意见:负责人:(公章)(签章)年月日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填写说明本登记书适用于登记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热、矿泉水、地下水及其他气体矿产以外的矿产查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本登记书阴影部分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填写。封面登记号: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编号、填写。采用13位阿拉伯数字。第1位表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类型,本登记书为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给定数字1;第27位表示勘查区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第8-9位表示年份;第

8、10位表示办理登记手续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级别,国务院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为1,省(区、市)人民政府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为2;第11至13位表示本年度内在本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进行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顺序号。该登记号为唯一、永久编号,给定后不再变动。即使第27位对应的行政区名称和代码有变化,登记号中的该6位数字仍然不变,其变化前后的对应关系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书、统计表及数据库中设定。探矿权人:按勘查许可证上注明的探矿权人的名称填写。矿区(井田)名称:填写最近一次提交并已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所使用的矿区(井田)【以下统称矿区】名称。名称前一般要冠以县(市、区)名,如五

9、台县天河铝土矿区。如果矿区跨行政区,可不冠以县(市、区)名,但要冠煤田或矿产地名称,如河东煤田北部普查区。【矿区是指地质勘查区,以勘查许可证划定范围为界。若前后两次勘查许可证划定范围不一致时,以本次登记所持勘查许可证划定范围为准,确定为一个矿区,而前一勘查许可证与后一勘查许可证划定的范围未重叠的部分,作为调整后的原矿区范围(其资源储量为调整前原矿区的资源储量减去重叠部分中原计算的资源储量)。】矿区(井田)编号: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机关统一编号、填写。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1、2位为省(市、区)编号,第3、4位为市(地、州)编号,第5、6位为县(市、区)编号,第7至9位为县(市、区)行政区内

10、矿区顺序号。一个矿区有多种矿产,均采用同一个矿区编号。矿区编号为永久编号,给定后不得修改变更。填写人:填写探矿权人指定或委托的,承担填写工作的人员的姓名(或盖章)。负责人:填写探矿权人法人代表的姓名(或盖章)。日期:填写负责人签字的日期,并加盖公章。一、矿区基本情况探矿权人:同封面,按勘查许可证上注明的探矿权人的名称填写。勘查许可证号:按勘查许可证上注明的勘查许可证号填写。通讯地址:填写探矿权人所在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填写探矿权人所在地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填写探矿权人用以联系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电话区号和电话号码。E-mail:填写探矿权人可用以联系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电子邮件信箱。矿区

11、中心点坐标:填写矿区中心点的经纬度坐标或大地直角坐标。经纬度按度、分、秒填写,经度7位,纬度6位;大地直角坐标统一按高斯3度带坐标填写,X填7位,Y填8位(前两位为带号),精确到m。勘查许可证有效期:依照勘查许可证填写其有效期限的截止日期。勘查投资:填写直接用于地质勘查的各类费用之和,单位万元。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情况报告名称:填写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全称。野外工作完成时间:填写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完成的时间。报告提交时间:填写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提交评审的时间,应写明年、月、日。提交评审原因:登记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时,选择以下1种原因填写:(普查、详查、勘探)阶段结束申请采矿许可证转让探矿权筹资、融

12、资(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等)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调整占用矿产资源储量其他(要注明具体原因)。地质资料汇交证书号:填写本次登记前探矿权人按规定汇交有关地质资料后,所取得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地质资料汇交证书的编号。勘查单位:填写勘查单位的全称。勘查阶段:填写经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表述的勘查工作阶段(普查、详查或勘探)。 可利用情况:指上述勘查阶段工作后,矿区可怎样利用,填写以下六类中的一类:第一类:可供矿山建设设计,并已列入国家或地方建设计划的矿区填写“计划近期利用”;第二类:可供矿山建设设计,而未列入国家或地方建设计划的矿区,但内外部利用条件较好,建议近期利用的矿区,填写“推荐近

13、期利用”;第三类:未达到矿山建设设计要求,但内外部建设条件较好的矿区,只因矿床复杂或矿床规模太小,可供边探边采,填写“可供边探边采”; 第四类:尚未达到矿山建设设计要求,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区,填写“可供进一步工作”;第五类:已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要求,但由于内外部条件差等原因,近期难以利用的矿区,填写“近期难以利用”;第六类:未达到矿山建设设计要求,但由于内外部条件差等原因,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填写“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属于第五类“近期难以利用”和第六类“近期不宜进一步工作”的矿区,须填写原因,具体分类如下:、交通困难;、缺水;、缺电;、矿石品位低或有害组份高;、矿石选冶难;、矿体(矿层)埋藏深;、矿石综合利用未解决;、污染环境;、建设项目压矿;、自然保护区、旅游区或后来成为军事禁区;、矿体规模小而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