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78965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施工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保证方山220KV串补变电站工程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和铠装接地的施工质量,促进 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接地安全,特制定此措施。1 .适用范围本作业措施适用于方山220千伏串补变电站工程,主控楼配电间内、220kV配电区、 110kV配电区、主变区端子箱、35kV高压开关室、串补区等所有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和铠装 接地施工。2 .编制依据: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3)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的通 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8号)4)关于应

2、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的通知基建质量2010100号5)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标准的通知(国家电 网科20111738 号)6)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规程规范。3.施工人员组织及岗位职责负责人刘宇技术负责人祁发安全员刘志军质检员王文科施工总人数9名专业接线人员5名3.1电缆接地技术负责人:3.1.1负责电缆接地的技术工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技术指导。监督施工中的 工艺水平达标。3.2电缆接地安全负责人:3.2.1负责电缆接地工作的安全措施落实,指导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工作,做好电缆接地的 安全监督监护。3.3专业接线人员:3.3.1负责电缆接地施

3、工工作,做好电缆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和铠装的接地工作,保证按规 范及设计图顺利进行,严把施工质量关。3.4非专业施工人员:3.4.1听从工作负责人的工作安排,负责热缩完的套管切割工作,保证切割时不划伤电缆。4. 施工准备工器具及材料配备(见下表)序号工具器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壁纸刀把8切割电缆头2手钳把103斜口钳把54塑料防水胶布黑色盘100包扎电缆头5黄绿软导线盘56里导线八、JJ盘107螺丝刀把若干8扳手套若干9剥线钳把510线手套双205. 工期计划及施工方案5.1计划开始施工日期计划3月31日开始施工,1人技术总负责,3人切割电缆热缩管,5人进行屏蔽层和铠装 接地施工5.2计划竣工日期

4、接地工程计划于4月7日完成。5.3施工方案5.3.1主控室内的控制电缆热缩管割开后进行铠装接地,用接地软导线引出,并接与盘柜 的接地排上。5.3.2全部室外的控制电缆热缩管割开后进行屏蔽层与铠装分部接地,用不同颜色的软导 线引出,屏蔽层接地接于盘柜的等电位铜排上,铠装接地接于盘柜的接地排上。5.2.3全部厂家的接线也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接地不对的,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5.3电缆头整理:(1)电缆整理应排列整齐、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 无章;(2)电缆接地做好后进行整理,排列整齐一致,弯好弯度,全部用绑线固定绑扎好。(3)根据二次工艺策划的要求及端子排图,将电缆分层

5、、逐根穿入二次设备。接线位置较低的电缆排在屏内侧,接线位置较高的电缆排在屏外侧;5.4电缆接地总体要求:(1)按图纸说明及规范整改,接线正确;(2)电气回路接触良好;(3)配线横平竖直,整齐美观;(4)螺丝紧固可靠无松动;(5)屏蔽线引接符合设计要求;6. 质量管理及主要控制措施6.1质量管理目标根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部分)的规定,制定本 工程的质量目标为:6.1. 1满足国家及行业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的发生,确保工程实现零缺陷移交。6.1.2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单位工程优良率100%。6.1.3确保工程达

6、标投产和国家电网工司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6.2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质量控制有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主动控制和被 动控制。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我们重要地抓好事前控制、主动控制,建立有效的 质量保证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强化验收手段,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将主动 控制和被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管理措施。7. 安全管理及主要控制措施7.1安全管理目标7.1.1工程安全管理总目标:一控制、二降低、三提高、四实现、五杜绝、六到位。(1)一控制:严格控制人身轻伤事故、重伤及以上事故,实现零目标。(2)二降低:降低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降低

7、机具、设备操作性违章现象。(3)三提高: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对事故预测预控能力;提高安全员安全意 识和素质。(4)四实现:实现千人负伤率低于3%。;实现工程安全管理到位率100%;实现重要作 业安全监察到位率100%。(5)五杜绝:杜绝人身死亡事故及七种恶性事故;杜绝群伤事故;杜绝恶性未遂事故; 杜绝交通死亡事故及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 及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6)六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 7.1.2电缆接地施工安全目标(1)不发生任何斗嘴打架等事件,不发生任何人身伤亡事故;(2)不发生任何机械故障及

8、设备损坏事故。(3)不发生任何无安全技术交底就盲目施工事件,不发生施工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施 工作业票及安全交底胡乱施工事件。(4)所有施工人员穿戴要整齐,言行举止要礼貌、规范,不影响国家电网公司和地方 电网公司的形象。7.2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投入,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人, 爱护人,尊重人,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建立以项目经理 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管理体系,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 原则,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坚持“凡是有人工作的地方,必须要有安全设施;凡是有工 作的地方,必须要有安全监督”,所有参建人员

9、(包括我方管理、施工人员,劳务分包人 员及临时工等)均应纳入安全管理网络,在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氛围。安全管理程序为:安全风险预测、安全风险评价、制订措施、实施措施和检查。分析 本工程存在的安全薄弱环节,针对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将重点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进行 控制和管理:序号作业活动/场所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无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不完善人身伤 害、设 备事故1. 必须按安全规定、规程制订安全技术措 施,并按权限报批。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 设施、宣传等方面。2安全交 底未经安全交底施工人身伤 害、设 备事故1. 认真做好交底,有针

10、对性地讲解危险点和 预防措施,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双方签字。2. 认真执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任务、 技术、安全、环境”要求的“四交”制度。3. 施工前无安全技术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 交底,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3安全培训教育1. 未经三级 安全教育和 考试2. 意识水平 低,安全意识 掌握不够人身伤 害、设 备事故1. 搞好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2. 刚进场人员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讲解工 作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宣讲安 全作业票和安全监护制度。序号作业活动/场所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4用电操 作安装维护不当。操作不按规定。人身伤害1. 施工用电安装维护由合格电工担任。

11、2. 在操作及使用中,必须遵守电力建设安 全工作规程中相关规定。5带电施工1. 盘柜带电。2. 柜顶小母 线带电。人身伤 害、触 电事故1. 施工前检查本盘柜是否带电。2. 带电的盘柜进行接地施工时要有专人监 护。8.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8.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8.1.1环境保护目标(1)保护生态环境,不超标排放,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落实环保措施;(2)废弃物处理符合规定,力争减少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3)站区绿化,现场施工环境满足环保要求,杜绝因施工造成影响环保目标的实现, 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8.1.2文明施工目标:设施标准、行为规范、环境整洁、创建安全文明

12、施工品牌形象(1)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真正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2)现场材料摆放整齐,按规格、类型存放,各类标识清晰。(3)各种警告标志齐全、醒目。(4)施工人员服装整齐。8.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具体措施8.2.1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文明施工教育和交底工作,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制 定文明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文明施工管理,保证现场文明施工。8.2.2进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穿戴整齐,着装统一、按规定配戴安全帽。安全帽颜色分为 红、蓝两色,管理层为红色;作业层为蓝色。8.2.3现场各种工器具及其它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分别清理和收捡,各施工班组结 束当天施工任务后,及时清扫施工现场,废料应堆放指定场所,保证场地干净、整洁,执 行“谁做随清、谁做随净”制度,达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净”要求。及时归还劳动工具, 且保证工具的完好,对不需要归还的工具设备,要保存好。存放在现场的设备要堆放整齐, 有各种防护措施。真正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8.2.4施工过程中对散落的废材、余料等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