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87318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知识点归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说明事物状态、性质、构造、类别、特征、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说明文的特点是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说明文的结构:(1)总体来看:总-分;分-总;总-分-总 (2)部分来看:并列式;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等等。) (一)说明文的分类1、知识清单 说明文一般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种。事物说明文是针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说明。事物说明文经常针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来考察。事

2、理说明文是针对事理、定理、公理等来说明,目的是使人们明白要说明的道理。事理说明文经常针对说明内容来考察。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对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进行说明。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2、常考题型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也有的考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为文章拟标题。3、答题方法 判断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1)看题目。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名大会堂(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3)根据文章内容总结。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

3、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如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图画美”。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需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4、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子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给文章拟标题: (1)直接用说明对象做标题 (2)主要特征+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二)说明顺序1、常见题型 文章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文章中段与段之间能否互换?为什么?2、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

5、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应以时间为序。比如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一-点蓝烧蓝一打磨镀金”的时间来的。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如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一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一乾清.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

6、序。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3、答题技巧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题型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表达效果)”或给说明

7、对象下定义,如“什么是统筹方法?”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例如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即说明此事物特点+本质作用: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中对克隆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即下定义为“不仅仅指无性繁殖,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个群体,都叫克隆” 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

8、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子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作用:例举了,具体有力的说明了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为了说明“纬度位置对物候的影响”,作者便例举了南京和北京的桃花、刺槐花开花的时间加以说明。 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事物说明的效果。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在说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时,就进行了比较。作用:将与比较,突出说明如苏州园林一文中作者就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北京的园林作比较,突出说明了它极少使用彩绘的特征。 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运用了数

9、字来说明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体积等。作用:准确地说明了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介绍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如说明石拱桥形式美,就用了“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比喻不但贴切而且很美,既说明了桥洞的特征,又能吸引读者。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理解说明。与下定义相比,作诠释比较详尽具体,下定义比较简洁。因此有人说,作诠释是部分定义,即对定义的某个义项加以解释说明。作用: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10、。这叫逆温层”一句,就是作诠释。 列图表:运用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二者可单独运用,也可以一起运用。它是“种辅助手段,常与文字解说配合使用。作用:通过图表清晰直观地说明了 摹状貌: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例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引用: 作用:增添文采、准确说明事物的特点、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说服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四)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

11、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稍有差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又可有生动和平实两种风格。因为平实性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考试的命题点,所以下面分析一下准确性和生动性。准确性命题者一般情况下从下面三个角度来考查语言的准确性,命题者一般选择下面三类词语来命题:(1)表示推测估计的词语。如据说、大约、差不多、可能、左右、上下、估计等。(2)表示范围。如只、只有、之一、仅仅、全、都、目前、唯一等。(3)表示程度。如最、更、很、非常、十分等。生动性(1)使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如使用引用的修辞(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

12、、谜语、轶事趣闻等),可以增强说明的趣味性、生动性。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会使得语言生动。(2)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使用举例子、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会使得语言生动。2、常见题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赏析文中画线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找出体现词语准确性(生动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3、答题技巧 以上题目都是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的特点来回答的。某词不能删掉的答题格式不能去掉,因为XX词的意思是表示说明去掉以后的后果是(结合客观实际具体回答),因此不能去掉,用

13、上它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的答题格式加点词语的含义+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替换词的含义(替换词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十结论(因此不能调换,因为加点词语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赏析文中画线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答题格式加点词:加点词语的意思+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结论(加点词语的使用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画线句:说明方法+表达效果(五)筛选信息1、筛选信息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的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筛选信息既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也是舍弃无用信息、干扰信息的过程。2、常见题型本考点的题型比较稳定,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定义说明对象型。如根据文章内容,给某某事物下定义。归纳说明内容型。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还如文中某段从几个方面说明了事物的特点,根据文意,我们可以选择那几个词概括?筛选词语填表型。如通读全文,搜集文中信息,完成下面表格。干扰信息选择型。如根据全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个选项?(六)开放性试题常见题型:列举类;献策类;拟宣传语;谈感受认识;想象设计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