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786808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六单元和古诗词诵读。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系。庄子的养生主不仅牵涉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还寄寓了庄子对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天人观念的生成是宇宙论乃至人生论的基础,天人关系理论

2、构成了道家学派哲学思辨中的重要部分。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已经体现出相当清晰的天人逻辑关系。郭象注庄子时提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这就是说,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使用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表明天与客观物质世界紧密相关,是自然事物的总称。在养生主中,庄子充分肯定了天人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应当给予区别:“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可见,庄子在此对天与人做出了明确划分,天人相分于是构成了庄子养生学说的逻辑起点。在庄子看来,天人之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不仅如此,天是人的存在根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人的因素。此处,天与人之别集中体现为自然天成与人事造作之别。

3、“天与”“人与”一句的关键逻辑在于,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将天与人并列而谈,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因素。回答者则进一步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认为人事与天道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反映于人身的结果其实仍然是天之作用,展现出庄子天人相分的基本观点。概言之,庄子对天人之间差异性的强调,既是想以此确立起天人相分的基本逻辑,也是为论证天相对于人的优先性做理论上的说明与奠基。 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在养生思想中进一步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在养生主中,这套实践准则集中体现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庖丁解牛”表面上是庄子对解牛技艺的阐述,实则意在触及身处复杂万象中的

4、人调适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经由“解牛”意象的隐喻,可以清晰看到庄子将作为实践活动的“技”与“道”联系起来,寻求二者的相通之处,“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无为,在运行中表现出合规律而又合目的,因此,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也必须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唯此实践活动才能成为自由的创造性活动,这就是庄子的理论落脚点所在。这便是寓言结尾处文惠君由此所悟之道的实质: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才悟得“养生”之“道”,“依乎天理”是其中的线索和关键。故此可以认为,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反之,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就无法进入自由的境地。人的自由的获得在于主观精神

5、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就养生问题而言所带来的启示是,唯有明确天人之别,并顺着自然的理路,将其作为常法,才是养生的可能路径。庄子对“保身全生”的重视在养生主首章中便有体现。其提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体现出庄子在生命实践领域的核心追求。在庄子看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养生的四个重要层次,四者的达成必须以“缘督以为经”作为必要前提。“督”,即人体之“中”;“尽年”,指尽天命之年,即生命实现自然意义上的完成状态。人就与自然规律发生联系,天人关系在此构成了个人生命成立的必要基础。人在宇宙间生存则必然与外部世界产生交互,无法仅仅困囿于一身,而是要适应天地宇宙的

6、法则。人就算达到自身的极限,也仍然无法超越天地之无穷。庄子站在道家天人和谐的立场,提倡人须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用更为广大的、无限的观点去理解宇宙,远离因走极端而危及生命的存在。而人性的存在和超越,首先必须落实在“全生”“安命”的层面。在此基础上的“全生”“安命”不仅是求得生命的保全,还强调精神的齐全和完好,即天人之间的和谐。庄子认为,如果能忘记世俗荣辱观念,就不会有心为善以求名利,也不会有心为恶遭受刑法,自然也就能实现保全身躯、护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等目的。人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时时刻刻、无法避免地参与着与天地万物的沟通,因此,天人和谐必然是成就完满生命的基础,是经由养生而达到自由之境的

7、必然条件。 养生主篇以“秦失吊老聃”之喻作结,从“安时”“处顺”两个角度说明天人之道的相通性。寓言的主要内容为,老聃死后,其好友秦失来吊,却只哭了三声,有人因此责怪他对朋友没有感情。庄子借秦失之口对其养生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就是说,老聃是应时而生,应时而死,此乃顺天之理。若不能够洞明这一点,反而执着、局限于其中,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的行为,亦即“遁天之刑”,古时称为逃避自然的刑法。推而扩之,视生死如一的态度,是能够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具体表现。在此,庄子引入其养生思想中的重要结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

8、能入也。”这就是说,安心适时地顺应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庄子人天合一的境界追求更明确地体现在“薪尽火传”的比喻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就是说,烛薪一定有烧完之时,火种却可以传递下去;虽然形体逝去,精神却可长存,实现价值的延续和超越。“薪火之传”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养生之道重在精神而不在形体,这也正是上达天道、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契机。(摘编自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思想认为,天人关系的生成论是宇宙论、人生论的基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郭象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地阐释。B庄子延续、发展了老子的天人

9、关系的生成论,并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这体现了庄子对天人关系的深入思考。C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喻示养生之法,即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D庄子重视“保身全生”,在生命实践领域追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重要层次和终极目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认为,天与人属于不同的范畴,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B庄子认为,人要进入自由之境,就要使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尊重客观规律。C庄子认为,反映在人身的结果其实是天的作用,人的极限是无法超越天地

10、的无穷的。D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的故事阐释了视生死如一、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思想。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天人关系”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C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D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4下列选项,对“养生之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养生主就养生问题给人们带来启示,明确天人之别、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好方法。B庄子认为,通过养生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养生指生命的保全和精神的完好,要天人和谐。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形体会逝去,但精神可长存,价值可延续、超越。D养生主借寓言

11、故事的形式讨论了养生之道,寄寓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思考。5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派使者带着重金去聘请庄子,庄子以神龟做比喻,问使者:神龟是愿意死后被放在庙堂上祭祀呢,还是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使者说: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卡什坦卡的故事(节选) 契诃夫有个身穿黑礼服、白坎肩的人探进头来说:“现在阿拉贝雷小姐上场了,她之后该您出场了。”主人什么话也没说。他从桌子底下拖出一只不大的箱子,又坐下,等着。从他的嘴唇和手看得出来

12、,他很激动,姑姑能听出他的呼吸都在颤抖。 “乔治先生,请吧!”有人在门外喊道。主人站起来,在胸前一连画了三次十字,然后从凳子下抓出猫,把它塞进箱子里。“过来,姑姑!”他小声说。姑姑什么也不明白,径直走到主人手边,主人亲了一下它的头,把它和猫放在了一起。随后便是黑暗姑姑踩着了猫,用爪子抓挠箱子四壁,害怕得出不了声。箱子摇摇晃晃,像在波浪上颠簸,不住地抖动“瞧,我来了!”主人大声喊道,“瞧,我来了!”姑姑感觉到,主人喊完之后,箱子撞在硬东西上,不再晃动。它听得见打雷般沉闷的吼叫声:好像有许多人在拍打一样东西,而那东西大概就是肥头大脸上不长鼻子却长尾巴的怪物,于是那怪物就大声吼叫,哈哈大笑,震得箱子

13、上的锁都晃动起来。主人发出一阵尖利刺耳的笑声来回答这片吼叫,他在家里可从来没有这样笑过。“哈哈!”他喊道,竭力想压住这片吼叫,“最可敬的观众们!我刚从火车站来!我的祖母死了,给我留下一笔遗产!箱子里的东西真重一定是金子喽哈哈!我马上要成百万富翁啦!现在让我们打开箱子,瞧一瞧”箱子上的锁咔嚓一响。明亮的灯光直刺姑姑的眼睛,它立即从箱子里跳出来,又被吼叫声震聋了耳朵,便飞快地绕着主人拼命奔跑起来,发出一连串清脆的吠叫声。“哈哈!”主人喊道,“亲爱的费奥多尔季莫费伊奇!亲爱的姑姑!我可爱的亲戚们,你们怎么来了,真见鬼!”主人趴到地上,抓住猫和姑姑,要拥抱它们。姑姑趁主人紧紧搂抱它的时候,顺便扫了一眼

14、命运把它送来的这个天地,它没有料到这地方那么宏大漂亮,一时间惊喜地愣住了。后来它挣脱主人的怀抱,由于印象强烈,它像个陀螺似的团团转起来。新的天地太大了,充满了亮晃晃的光,不论往哪儿瞧,从地面到天花板,到处都是人的脸,脸,脸,再没有别的什么了。 “姑姑,请您坐下!”主人喊道。姑姑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跳到椅子上蹲下。它望着主人。主人的眼睛像平时一样,看上去严肃而温和,但他的脸,特别是嘴和牙齿,因为要做出呆板的大笑而变得十分难看。他还哈哈大笑,蹦蹦跳跳,扭动肩膀,做出一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十分快活的样子。姑姑相信他真的很快活,突然间,它全身都感觉到,成千上万的脸都在看它,它便昂起自己狐狸样的嘴脸,高

15、兴地汪汪叫起来。“您呢,姑姑,请坐一会儿,”主人对它说,“我先跟大叔跳一曲喀马林舞。”费奥多尔季莫费伊奇等着主人逼它做蠢事,蹲在那里,冷淡地东张西望。它跳舞的时候无精打采,马马虎虎,阴沉着脸,看它的动作、尾巴和触须就可以知道,它深深地瞧不起这些观众,瞧不起明亮的灯光,瞧不起主人和它自己它跳完了舞,打个哈欠,卧下了。“好,姑姑,”主人说,“我先跟您唱支歌,然后再跳舞,好吗?”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根小木笛,吹奏起来。姑姑因为受不了音乐,开始不安地在椅子上扭动起来,汪汪地叫。四面八方响起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主人一鞠躬,等大家静下来,又继续吹奏在他吹到一个高音时,楼座上的观众中有人大声惊叫:“什么姑姑!”有个孩子的声音喊道,“这不是卡什坦卡吗!”“是卡什坦卡!”有个带着醉意、声音发颤的男高音证实说,“真是卡什坦卡!费久什卡,没错,我说假话叫上天惩罚我!喂,卡什坦卡!快过来!”最高楼座上有人打一声呼哨,一个童音和一个男高音同时大声呼喊;“卡什坦卡!卡什坦卡!”姑姑猛地一惊,朝发出喊声的地方望去。那里有两张脸:一张毛发浓重,醉醺醺,得意地笑着;另一张胖乎乎,红通通,一副吃惊的样子。两张脸直扑它的眼帘,就像刚才明晃晃的灯光直刺它的眼睛一样它想起了原先的主人,从椅子上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