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786716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复习透镜及应用专题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考点1透镜的认识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位置。考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考向1静态成像规律2.小京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3.某同学探

2、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4.用F为焦点,焦距为f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撤去光屏,从凸透镜右侧向凸透镜看去,观察到发光物体的像,此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填“大于”“等于”或“

3、小于”)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考向2动态成像规律5.(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B.将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考向3焦距的判断6.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

4、),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B.20 cmC.30 cmD.40 cm7.(多选)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考向4凸透镜成像的实际应用8.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

5、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9.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 cm和10 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 f=5 cmh=10 cmB. f=10 cmh=12 cmC. f=5 cmh=12 cmD. f=10 cmh=6 cm考点3透镜作图考向1透镜的特殊光线10.如图,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1.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考向2利用像点作图12.如图1所示,从P点

6、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4眼睛与眼镜1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B.C.D.14.今年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 cm,叫作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与近视眼不同,远视眼需要佩戴透镜矫正。考点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7、中。(1)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6020倒立、缩小、实像23030倒立、等大、实像320410凸透镜焦距f=cm;当物距u=20 cm时,像距v=cm;当物距u=10 cm时,像的性质是。(3)如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变大/变小/不变)。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的

8、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2.光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期四川多次出现日晕现象(太阳周围的彩色光环)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小张面对平面镜靠近时,镜中的虚像大小不变D.小明用摔掉了约三分之一的老花镜片做成的投影仪镜头,不能显示物体完整的像二、填空题3.眼睛成像情况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9、成像情况相同。青少年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患上近视。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这是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作用。4.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 作图题5.如图甲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

10、中虚线)。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四、实验题6.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 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

11、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

12、正确D.只有正确2.(多选)某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的像变大B.甲图中蜡烛A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C.乙图中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D.乙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3.(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调至20 cm刻度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是10 cmB.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C.像的位置在60 cm70 cm刻度之间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

13、实验的成像规律二、填空题4.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5.小刚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25 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三、作图题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四、 实验题7.小

14、明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继续深入探究。选用表中某一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调整好器材后如图甲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凸透镜编号焦距/cm直径/cm53.554.5104.5154.5(1)光屏上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2)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将蜡烛向调节可以使烛焰的像移到光屏中央。(3)小明选的凸透镜焦距为cm。(4)小明将蜡烛换成F字光源,调整了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仍可观察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小明看到的像应是(选填字母)。(5) 小明认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能与凸透镜的直径有关。若要验证其猜想,则可在表中选取编号为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验证。参考答案1.答案凸透 焦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