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786312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行动方案一、 培育信息化数字经济产业链通过以点带链、以链建圈,推动数字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积极培育和引进数字产业优质企业、骨干企业,提升企业上下游资源配置、融通发展能力,支持企业建设生态型开源开放平台,加强企业生态主导力,着力打造一批数字产业链链主企业。依托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推动数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形成设计、制造、测试、配套等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构建覆盖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等功能要素的产业生态圈。优化以数字新基建为保障、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业务高效协作为重点、以广泛应用需求为拉动的产业链驱动模式,提升数字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

2、争力。发挥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优势,创新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各国的国际化数字服务业,构建数据存储、技术服务、数据传输和数据贸易等产业链和生态圈。发挥昆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和腾骏国际陆港保税物流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优势,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打造一批服务于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的跨境电商平台,推动昆明跨境特色电子商务产业联动协同发展。二、 信息化发展的作用(一)信息产业的支柱作用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对国

3、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提高。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到2005年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将超过30%,其在国家外贸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位居前列,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二)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通信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信息技术和装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经济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4、三)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四)信息产业的核心作用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资基础和主要动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

5、转型。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量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三、 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果十三五以来,昆明市紧紧抓住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智慧城市、数字昆明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出台系列法规政策,为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一)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建设,以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累计建设通信基站超过七万个,共有移动互联网用户超1100万户,全市各区县共计166

6、3个建制村(社区)均已实现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主城区和各县城主要区域信号的全覆盖。省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8T,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8T,国际通信出口局完成升级改造,国际语音疏通国家增加至8个,具备开展国际数据专线业务和国际互联网转接业务能力,昆明成为继全国北上广之外的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建成一批数据中心,涉及林业、公安、绿色能源等行业和领域,总机架数15万架,算力总量为35P,综合使用率50%。(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40亿元,相比2016年,年均

7、复合增速超1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超200亿元,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超130亿元,产业发展持续向好。(三)两化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制定实施昆明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启动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行动、企业三化改造行动、融合发展创新行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产业技术支撑建设行动五大行动,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有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数字信息化昆明发展成效显著完成昆明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数字昆明建设行动计划等

8、一批顶层设计规划。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民生应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建设监管等领域数字化不断深入,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数字惠民水平显著提升。积极谋划推进区块链、大数据、电子等领域建设和招商引资,成功举办首届中泰数字经济合作论坛、数字云南区块链国际论坛昆明市招商恳谈会、昆明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峰会,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落地昆明。建成了物理集中、统一运维、多级应用的昆明市云中心,为全市各级部门信息系统提供云服务,市级信息系统100%上云,100%共享。(五)信息化发展保障机制持续完善建立健全信息化产业发展组织机构、招商引资、项目管理、要素保障等制度机制,优化职责职能配置,设立市数字经

9、济局并与市大数据管理局合署办公,统筹协调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对示范信息产业投资项目给予适当补助。四、 信息化发展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信息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我国信息化已走过两个阶段正向第三阶段迈进。第三阶段定位为新兴社会生产力,主要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这两项技术掀起了计算机、通信、信息内容的监测与控制的4C革命,网络功能开始为社会各行业和社会生活提供全面应用。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已经连续5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市场5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截至20

10、10年,我国医疗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达到120多亿元。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8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2010年,我国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1812亿元。未来几年是物流信息化大发展的几年,物流信息化市场需求增长幅度将超过20%,后几年增长速度更快,2015年增长速度将达到30%以上,保守估计2011-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44%,2011年国内市场整体规模将突破2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5112亿元。此外,电力信息化、金融信息化、酒店信息化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信息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1、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在社会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建设领域仍有不同程度的不足。相信随着我国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问题的解决,我国信息化将进一步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五、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已经进人信息时代,信息生产力属于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信息社会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二)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投人不断增加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信息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投人巨量资金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增加更为迅速,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投资也处在不断姗

12、长之中。(三)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不断增长利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销售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方式发生的交易倾在其全部交易倾中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在未来的时期,电子商务交易额必将持续地增长。(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差距在不断拉大发达国家企业的初级信息化过程基本上已经完成目前已进人高级信息化建设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很多仍然处于初级信息化建设阶段。(五)企业信息化艰涩可以提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经营经济增长和杜会发展虽快,但为此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据有关统计1953一1985年,我国国民收人增长96倍而能源消耗却增长了14倍。进人20

13、世纪90年代时,我国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总水平与日本相当但GNP却只有日本的/6;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比较稀少的闰家,我国不能再继续靠能洲和原材料的过度消耗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六、 信息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化中心城市,数字昆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信息化能力跻身国内前列。具有安全可控的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融合发展,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应用示范卓有成效,开放型信息化体系基本确立。(一)信息基础设施达到西南领先水平建成联通全省、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光缆骨干网络,国际网络布局能力显著

14、增强。完成昆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使用专用通道的企业国际访问丢包率降低到1%以下。建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本省用户之间的跨网平均时延降低至2-3毫秒。打造云南最好、国内领先的无线城市,主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实现连续覆盖,积极开展无线局域网(WLAN)建设,实现公共区域的全覆盖。到2025年,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基本建成,昆明互联网数据流量疏导能力显著提升,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5万个,主城区全域和县(市)区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5万个。(二)信息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发挥高起点、高水平的引擎作用,支撑全省信息产业同步发展

15、,把昆明打造成为云南省信息产业的新高地、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信息枢纽。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产业生态建设基本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等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到2025年,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超过730亿元,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超过230亿元。(三)数字信息化应用全面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逐步打破信息壁垒和孤岛,基本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

16、基本建成面向企业和公民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2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加快形成,数字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核心引擎。七、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的数字化过去,很多管理活动没有数字化。现在,通过ERP系统、PLM系统、CRM系统、MES系统和SCM供应链系统的许多管理行为从研发、订单接收和成品交付可以数字化,以及ERP中的数据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了解采购、销售和库存。接收订单并快速跑出生产计划。这是信息化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二)可以形成组织记忆,不依赖个人经验当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