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77311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34(含答案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模拟押密卷(含答案解析)1. 填空题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_,和心肌细胞膜上的_受体结合,可使心率_,心缩力_。【答案】【答案】去甲肾上腺素,1,加快,增强【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点拨】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去甲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1受体结合后,使心肌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增高,对K的通透性降低,导致心率增快、房室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増强、心输出量增多。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以被1受体阻断剂普纳洛尔阻断。2. 问答题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案】

2、答: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有: (1)毛细血管血压:是促进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有效滤过压增大,使组织液生成增多,形成水肿。 (2)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限制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力量。如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引起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在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可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组织液生成增多,引起水肿。 (4)淋巴回流:如丝虫病患者,淋巴管堵塞,使淋巴回流受阻,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形成淋巴水肿。【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3. 名词解释潮气量【答案】答:潮气量是指每次呼

3、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功能的评价【点拨】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约为0.40.6L。用力呼吸时,潮气量增大。潮气量的大小取决于呼吸肌收缩的强度、胸和肺的机械特性以及机体的代谢水平。4. 单选题呼气末肺内压( )问题1选项A.大于大气压B.小于大气压C.等于大气压D.等于胸内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解析】肺泡内气体的压力称为肺内压。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故本题选C。【点拨】肺内压的周期性变化:(1)平静吸气初,肺内压低于大气压12mmHg,气体入肺(吸气)。(2)平静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4、,吸气停止。(3)平静呼气初,肺内压高于大气压12mHg,气体出肺(呼气)。(4)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停止。5. 单选题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介导兴奋传递的神经递质是( )问题1选项A.肾上腺素B.多巴胺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过程【解析】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是通过化学性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介导完成的,概括为“电-化学-电”过程:即由运动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的动作电位(电信号)触发接头前膜Ca2+依赖性突触囊泡出胞,释放ACh至接头间隙(化学信号)

5、,再由ACh激活终板膜中N2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而产生膜电位变化(电信号)。故本题选C。【点拨】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的传递是通过化学性的神经递质完成的,概括为“电-化学-电”过程。其中,神经递质ACh从接头前膜的释放属于出胞过程,是由Ca2+内流触发的。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重要因子。6. 名词解释最适初长度【答案】答:最适初长度是指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肌肉初长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骨骼肌的收缩功能-骨骼肌收缩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点拨】前负荷是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收缩前的长度,即肌肉初长度,进而影响肌肉收缩力。能产生最大肌张力的前负荷称为最适前负荷。最

6、适前负荷时,肌初长最佳,肌肉收缩产生最大肌张力;在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前负荷,肌初长过长,肌肉收缩力反而减弱。7. 问答题下列情况下尿量如何变化?为什么?(1)大量饮水。(2)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ml。【答案】答:(1)短时间内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大量饮水后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甚至停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这种一次性饮用大 量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25葡萄糖为高渗溶液,可以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ml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

7、近端小管不能完全重吸收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小管液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多。【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8. 单选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幅值取决于( )问题1选项A.刺激强度B.膜内外的Na、K浓度C.阈电位水平D.刺激作用的时间【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过程【解析】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给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到达

8、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动作电位之所以有“全或无”特征,其原因是刺激强度只决定膜电位是否能达到阈电位水平,一旦达到阈电位,动作电位的爆发程度如去极化的幅度和速度等则是由钠通道性状本身和离子所受电-化学驱动力大小所决定,而不再与刺激强度变化相关。故本题选B。【点拨】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传播;(3)连续刺激不融合-脉冲式发放。9. 单选题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问题1选项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概述【解析】受体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

9、。故本题选C。【点拨】分布于细胞膜中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胞质内和核内的受体则分别称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则称为配体。10. 多选题刺激近球细胞释放肾素的因素有( )问题1选项A.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B.血Na升高C.血K升高D.血Na降低E.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答案】A;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的结构特点【解析】肾素主要由近球细胞分泌,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人体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管壁上的牵张感受器兴奋:肾血流量减少,流经致密斑的Na量也减少,使致密斑感受器激活。

10、以上两者均可促进肾素的释放。故本题选AD。【点拨】肾素的分泌和释放还收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肾素释放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可刺激近球细胞分泌肾素。11. 填空题迷走神经可通过释放_直接刺激胃液分泌,也可以通过引起_的释放间接刺激胃液分泌。【答案】【答案】乙酰胆碱,促胃液素【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消化-胃内消化【点拨】胃液分泌的神经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传出神经均为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末梢主要支配胃腺和胃窦的G细胞,即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此方式最重要),也可通过促胃液素间接促进胃液分泌。12. 单选题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问题1选项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

11、压B.血浆晶体渗透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肾小囊内压【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与排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效滤过压【解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指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透压是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动力。故本题选A。【点拨】有效滤过压有下列因素决定:(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2)肾小囊内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3)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对抗超滤液生成的力量。(4)肾小囊内液胶体渗透压:促使超滤液生成的力量。

12、但在正常条件下,肾小球滤过液蛋白质度极低,可以忽略不计。13. 单选题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问题1选项A.频率加快,幅度减小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C.频率减慢,幅度增大D.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解析】迷走神经中含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中断肺牵张反射的传入通路,肺牵张反射的作用被消除,呼吸呈慢而深的变化,表现为频率减慢、幅度增大。故本题选C。【点拨】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脑桥的上、中部之间横断,呼吸将变深变慢;如再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吸气时间大大延长;如在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

13、则不论迷走神经是否完整,都出现一种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即喘息样呼吸。14. 单选题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问题1选项A.大脑皮层B.中脑C.下丘脑D.小脑【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解析】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故本题选B。【点拨】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视强光时,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视弱光时,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互感性对光反射),即强光照射一侧眼球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均缩小。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反应灵敏,便于检查,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判断中枢神经

14、系统病变的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15. 论述题试述心脏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心室内压力、心室容积、瓣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答案】答: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期变化如下:(1)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迅速升高,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2)快速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达最高值,血液由心室射入动脉,占总射血量的2/3,导致心室容积减小。(3)减慢射血期:半月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室内压和主动脉压都由峰值逐渐下降。在其末期,心室内压已低于主动脉压,但血液由于惯性可继续由心室射入动脉,心室容积继续减小。(4)等容舒张期: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心室内压力迅速下降,血液存于心室,心室容积不变。(5)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抽吸”心房及静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