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7028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工程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XXXXXXXX公司 X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方案1。前言1。1为保证X射线操作人员及周围公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只适用于萨南至南压输气管道更新X射线探伤检测过程中的防护、人员资质、环境保护等要求。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3。人员要求3。1从事X射线操作的人员应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3。2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放射性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基本知识。3。3 X射线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

2、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制度.3.4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取得省级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3。5 X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取得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资质证。3.6一般情况下不得雇佣临时人员从事放射工作.确需使用临时人员从事方射工作的,也应经过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3。7 检测单位为杭州三维无损检测有限公司。4。设备要求4.1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不得将带病设备用于现场检测。4。2设备使用前应经过检定或校准,确定设备各项参数处于要求状态下方可投入使用。4.3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各项性能,能够熟练操作设备。4.4 X射线

3、探伤机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5现场操作应保证环境条件符合设备要求,当现场潮湿、及雨雪天气时,应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能在安全条件下工作。严禁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中开机工作,以免发生危险。4。6 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将各个开关归于零位。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清理干净,并将设备收回库房保存。4。7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设备震动、碰撞及受潮,以免设备损坏。4.8设备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应采取防盗措施,避免设备丢失.5.人员防护5.1 X射线操作人员应配备防护服、报警器及个人剂量仪。报警器及个人剂量仪应按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准确有效。5.2 X射线操作人员应

4、按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应在具备资质的专业卫生部门进行。5.3从事X射线操作人员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检查记录、个人剂量记录等。5.4对于经检查不适合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调离放射性工作岗位。6。现场防护6.1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通知甲方及相关单位及时撤离放射区,并根据工件及所用射线强度计算出安全距离,在照射时应在安全距离2米以外拉警戒绳、挂警戒灯,行人路口应设置警示牌,标明:“射线检测,请不要靠近”,并派人进行巡视,每个路口至少设置1人进行巡视.6.2每台探伤机应配备2台警报器进行监测,每次检测前应首先将X射线机开机,打倒工作状态后,用两台报警器分别监测,如果两台报警器都能

5、正常报警,说明报警器工作正常,可以用于监测.如果报警器不能正常报警时,不能用于现场监测,应修理并检定后方可使用。6。3现场检测时,操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个人剂量计应按期检定,保证剂量计处于正常状态。6。4探伤过程中,应为站队人员留出巡检时间,该时间段不允许探伤检测。7.职责7。1经理7。1.1负责批准安全防护机构的设置,安全防护人员的指派。7.1.2批准年度安全措施费用的安排及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与发放。7.1.3 批准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及人员体检计划。7.2副经理7.2.1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监督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与实施。7.2。2 根据各施工点的情况,落实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7。2.3

6、组织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7。3安全主管7。3。1制定年度安全计划,监督检查各工地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7.3。2负责报警器、个人剂量仪的检定与校验。7。3.3负责无损探伤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7.4探伤队长7.4.1负责制定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监督报警器、个人剂量仪的正确使用与维护。7。4。2 制定现场检测时各项防护措施计划,与甲方及相关单位沟通,确定探伤检测时间。7。4。3负责现场探伤机的维护与保管。7。5现场安全员7。5.1负责现场安全巡视,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提出批评。7。5.2对现场各项安全措施情况进行记录,并将记录报生产技术科。8、作业地点:XXX(见附图)。9、联系电话:见附表1。10、在检测完毕后,通知甲方调度及相关人员。3附表:姓 名职务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