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76607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2016(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建筑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 目:中通集团科研楼综合布线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课 程: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 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班 级:建电学生_学 号:201308120指导完成日期:2016年12月8日.目录摘要1二、工程概况22.1综合布线系统22.2有线电视系统2三、综合布线系统概念33.1综合布线系统定义33.2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33.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及设计规范33.4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4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44.1系统结构与配置44.2 设计前的准备54.3设计原则6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75.1水平子系统设计75.2垂直干线

2、子系统的设计10六、材料清单13七、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与设计157.1. 前端系统的组成151卫星接收天线152 前端信号处理157.2前端系统的设计151当地信号的处理152卫星电视信号的处理167.3分配系统的组成与设计171分配系统的组成172分配系统中电平的计算18七、总结与致谢20八、参考文献20综合布线20有线电视21.摘 要当时光进入21世纪,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信息量膨胀迅速,信息形式多样,高速宽带的信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受到全球关注。智能建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要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信息,信息网络本身必须具备高速宽带特性,需要一种能够支持语音、数据、图像

3、及多媒体等多种信号传输业务并满足用户长期使用的高品质网络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特别设计的布线系统。本课程设计根据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和建设方对布线系统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况,然后针对图书馆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功能、系统设计依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各子系统设计方案。有线电视系统CATV是将通过电缆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或由大厦通过卫星天线和一组优质共用天线接收的开路电视系统信号,经前端处理后,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电视系统的各终端用户。其优点是频道容量大,摒弃了无线电视接收质量无法保证的难点,以其图像质量高、节目内容

4、丰富、服务范围广泛而深受电视用户欢迎。在智能建筑中,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不仅具有接收公共广播电视信号和播放调频广播信号功能,而且还能播放录像机或/和自行制作的各种节目,如:教育节目、文娱节目等功能。本系统由三个较为独立的部分组成: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分配系统。由于本次设计是针对一栋建筑物而言,故传输系统可以不用设计。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办公楼.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通集团科研楼,地下一层,层高为3.9米,地上十二层一层层高为4.5米,二至十二层层高均为3.9米,建筑高度48.3米,总建筑面积15435.12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为变配电室、制冷机房、生活泵房、消防泵房、风机房等,

5、地上为办公室、会议室等用房。本工程楼面均为现浇板,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2.1综合布线系统1.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用于通信网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传输网络。引入电缆。数据信号引入光缆线路。2.每个系统基本包含工作区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该布线系统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为星型方式,以放射性方式布线,通信系统网络由固定通讯中心分别引大对数电缆至弱电间,再通过配电小间桥架至五层机房;计算机网络由数据网络中心分别引室内多模光缆通过弱电进线间至五层计算机机房。3.由五层计算机及机房内综合布线设备机柜配出竖向干线,沿电气管井内

6、竖向槽式金属桥架敷设至每层的楼层配线设备及附房配线设备,出楼层配线架后沿弱电水平槽式金属桥架敷设,出桥架后穿钢管在吊顶及墙内暗敷设至信息插座。2.2有线电视系统1.电视电缆进线处预留1*SC40,电视电缆进线由电视部门负责。 2.电视前端总箱DSZ设于地下一层库房内,距地0.5米明装;电视电缆进线经电视前端箱配出电视干线至各层电视分箱DSX及附房电视箱,再配出线路至各电视插座;由电视总箱至层电视箱DSX之竖向电视干线采用SYKV-75-9,在电气小间内弱电桥架敷设,出DSX之线路采用SYKV-75-5,穿PVC管沿墙及楼板暗敷设。 3.电视插座底边距地0.3米暗装。4.有线系统带宽按860MH

7、z双向传输系统设计,完成目前以模拟电视信号为主,今后可逐步升级成为交互式综合业务信息网,实现多功能、宽带、高性能的图像、语言、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实时传输。放大器等带宽达到860MHz;分配器、分支器、终端出口等设备带宽应达到1000MHz。5.系统由信号源,前端,分配网络三部分组成,电视信号接入点位于地下一层,信号源为市政有线电视公共信号,传输至各个终端。终端点位分布在接待室、休息厅、会议室等。根据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和建设方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对该设计对象提出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三、综合布线系统概念3.1综合布线系统定义综合布线系统又称为结构化布线系统。它采用模块

8、化设计,将整个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有有机结合的六个模块。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和优势是非常突出的。在国家标准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是: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3.2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l 工作区子系统 l 水平子系统 l 垂直子系统 l 管理子系统 l 设备子系统 l 建筑群子系统 3.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及设计规范l EIA/TIA-568A/B01/C: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l EIA/TIA-569: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l EIA/TI

9、A-570: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l EIA/TIA-606: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 l EIA/TIA-607: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与连接标准 94 l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l GB 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4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为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提供了物理介质,综合布线系统对于智能建筑如体内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四、综合布线系统结构设计4.1系统结构与配置1系统结构:星形拓扑和

10、三级结构2系统配置:建筑物标准FD-BD结构4.2 设计前的准备用户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基本要求n1确定工作区数量和性质n2以近期需求为主,兼顾长远发展需要n3对各种信息终端统筹兼顾、全面调查预测n4初步得到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所需的用户信息2需求分析对象n智能建筑、智能小区住宅、商住、校园智能小区3用户信息需求分析的范围n工程区域的大小,信息业务种类的多少4用户信息需求量估算 现场勘查:各楼层、走廊和房间、电梯厅、大厅等吊顶的情况l1计算机网络线路可与哪些线路共用槽道l2没有可用的电缆竖井,则要和甲方技术负责人商定垂直槽道的位置,并选择垂直槽道的种类l3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要确定机柜的安

11、放位置,确定到机柜的主干线槽的铺设方式l4楼层配线箱挂装方式l5确定到卫星配线箱的槽道的铺设方式和槽道种类l6讨论大楼结构方面尚不清楚的问题4.3设计原则1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2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容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 3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4标准化的设计 5系统的可扩展性 6方便维护和管理 7经济合理 五、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5.1水平子系统设计水平线缆路由原则:路由最短,造价最低,施工方便,布线规范。 几种布线方法:(1) 吊顶内桥架布线法(2) 地板下线槽布线(3) 吊顶内直接布线法(4) 高架地板布线法 多用户信息插座设计方案:多用户信息插座规范

12、:l 最多12个信息插座l 安装位置:可接近的永久性位置l 如:立柱、承重墙等,天花板等l 家具:区别对待l 工作区电缆直接与终端设备相连集合点转接点设计方案:集合点规范:l 连接不使用跳线,利用配线架本身的结构构成电缆的回路l 在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中,仅能有一个集合点或转接点 l 从CP引出的水平电缆应终接于工作区信息插座或多用户插座l 从CP到FD之间的电缆布放距离应不小于15mCP一般考虑支持12个工作区,并适当冗余l CP配线箱的安装为永久性位置立柱、承重墙等,一般不能安装在家具上 5.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l 根据每层楼数据和话音点表推算l 话音主干、数据主干

13、和光缆分别考虑l 25对线为一束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各种干线路由:封闭型通道,选择干线段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电缆孔方法 某些建筑的垂直子系统要求干缆经过一段横向水平走线进入垂直竖井,可以采用管道方法和托架方法。管道方法确定配线间与子配线间之间的结合方法:点对点端接,分支结合采用绞接盒,端接与连接。根据选定的结合方法确定干线电缆的长度:l 对于端接和连接方式,确定各配线间和子配线间到设备间的走线长度。l 对于采用分支结合方式,确定设备间到绞接盒及绞接盒到各配线间的走线长度。5.3管理/设备子系统的设计 线路标记色标:l 蓝色连接工作区信息出孔的电缆l 白色干线和建筑群连接电缆l 绿色来自局的电缆l 紫色来自或网络交换机的电缆l 黄色连接控制台或调制解调器的电缆l 橙色连接多路复用器的电缆l 灰色连接楼层的分配线间 管理方式:单点管理单交接,单点管理双交接,双点管理双交接1单点管理单交接2单点管理双交接管理子系统在配线间和子配线间中的应用:n 选择配线架类型n 确定各场规模管理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 选择和确定主架的位置与规模,选择和确定中继线等辅架的位置与规模确认线路的模块化系数是2对还是3对,每个模块当作一条线路处理。 确定110配线架:n 线对总数超过6000对110A配线架n 线对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