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6060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扫描高考本章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本章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复习本学时,一定要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牢固掌握本幸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研习考纲重难点考点1体液、内环境及其各

2、组分之间的关系积累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两者关系如下图: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1/5)细胞外液(1/3)(组织液(4/5)卜内环境I淋巴(少珏)J(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各组分之间的关系a.各组分之间的形成关系如图: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

3、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b.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关系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深化1.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

4、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属于体液的一部分。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中的溶液是不同的,凡是能够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都认为是外界溶液。2.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液体成分血液1有形成分血浆:水,无机盐、葡萄松、氧星酸、 血浆蛋白等I红细胞 血细胞白包胞 血小板吞噬细胞淋巴佃胞4.造成组织水肿的可

5、能原因有:(1) ,花粉等导致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减少,组织间隙蛋白质增多,组织间隙水滞留。(2) .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白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组织内液体增加。(3) .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性水肿。(4) .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等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考点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积累1.渗透压(1

6、)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溶质微粒数依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1-2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2)维持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03/NaHC03、NaH2P04/Na2HP04等,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C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温度的维持靠机体对产热量(有机物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即细胞的呼吸作用)和散热

7、量(皮肤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呼吸散热等)深化1.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比较(以血浆为例)影响因素含量()作用原因无机盐(Na+xC1-)0.74主要含量多,相对分子质量小,微粒数多蛋白质6.9次要含量多,相对分子质量大,微粒数少葡萄糖0.08次要含量少,微粒数少知识拓展1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比较高,对血浆的渗透压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这是糖尿病患者常常感觉口渴的原因。长期饥饿的人,由于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由于自身蛋白质分解供能,肝脏合成尿素增多,尿液量增加。2 .人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是乳酸对人体pH影响不大,其调节过程如下:擦出体外3 .维持酸

8、碱平衡的体系:Na+、K+和HC03-、HP042-等构成体液中的缓冲体系,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考点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积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血浆=组织灌妈内襁呼吸系统黑L循环系统系统Ico.废物废物。泌尿系统(1)细胞通过内环境不断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特别提醒1 .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细胞角度看

9、就是细胞外液;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联系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桥梁。2 .由上图示和分析可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研习考纲重难点考点1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积累1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的发生变化。(2)事实: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内血浆pH为7.357.45,体内温度接近37,血糖浓度正常范围为0.801.209/L等,可见

10、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而不是恒定的状态。2 .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白、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3 .稳态的调节机制(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2)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内环境与四大系统在气体交换中的作用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二氧化碳的排出过程与氧气的进入过程刚好

11、相反。内环境与四大系统在营养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然后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先进入组织液,才能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后,借助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3)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最初推测: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IY和体液调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的调门是一种反馈调行,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 .内环境稳态

12、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过程发生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1)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2)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3)正常的血糖浓度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只有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变化较大的外环境。深化1 .稳态的实质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2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是有一定限度

13、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廿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3 .内环境稳态重要性的理解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总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内环境的稳态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和某些生理活动出现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1)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的平衡遭到破坏。由于肠胃炎导致消化道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减弱,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无机盐,维持无机盐的平衡。(2)当我们较长时间没有进食而饥饿时,或当我们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低血糖引起的。较长时间没有进食,血糖来源缺乏,血糖浓度降低。由蹲

14、位突然站立大脑供血量减少,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引起头晕。(3)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进而引起四肢无力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活动的紊乱。考点2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原理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深化实验结论:生物体pH稳定的机制为生物材料中含有H2c03/NaHC03,NaH2P04/Na2HP01等缓冲对,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到缓冲作用。特别提醒盐酸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

15、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酸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氢氧化钠也有腐蚀性,注意事项同盐酸。启发引申血液对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1)机体细胞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但由于组织液的流动范围有限,因此必须依靠血液在组织液与各内脏器官之间运输各种物质,然后才能通过各内脏器官的活动来维持稳态。(2)血液对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如缓冲对可减轻代谢引起的pH的变化;血液比热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热而不使温度升得过高。(3)血液可以反映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中的有关感受器(如颈动脉化学感受器),或者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感受器(如下丘脑中感受温度、渗透压改变的细胞器),为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针对练习:L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一组织液一淋巴一血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