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75309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下学期角色游戏筹划状况分析:小班第一学期幼儿已玩过娃娃家、菜市场、汽车、加油站等主题游戏。幼儿能借助教师提供的玩具及启发性语言,提出游戏主题和按意愿选择角色游戏,但由于生活经验所限,游戏时反映的内容简朴,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虽然在游戏中,幼儿基本能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并能履行简朴的角色职责,但往往显示出不稳定性。根据以上特点,本学期将着重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鼓励她们积极用语言进行交往,逐渐可以以物代物进行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明力。同步,培养幼儿关怀她人,礼貌待人,爱惜玩具,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品德行为。第一阶段:2月份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菜市场一、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角

2、色意识,逐渐懂得角色职责。2、在教师的提示下,能与同伴合伙游戏,和谐相处。3、乐意与同伴交往,培养幼儿礼貌待人良好品德行为。二、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娃娃家玩具:炊具、餐具、家用电器、家具、角色标志等。菜市场玩具:柜台、菜类、鱼类、肉类、熟食等。百宝箱: 幼儿可用之替代其她物品。第一次指引:1、引导幼儿回忆此前玩过什么角色游戏?2、幼儿自由交谈,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游戏,当什么角色?激发幼儿的游戏欲望。、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并提出规定。(1)小朋友自己选出角色当,教师相信人们一定可以当好。()分派角色浮现问题时,可用“石头、剪刀、布”或轮流的措施来解决。(3)游戏中应爱惜玩具,轻拿轻放。、教

3、师重点观测幼儿履行简朴角色职责的状况,必要时予以提示或参与游戏及指引。、让幼儿评价本游戏主题中,哪个角色当得最佳。第二次指引:1、情境表演“我和妈妈去买菜”,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伙游戏。2、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启发幼儿说说:你想和谁一起玩?3、提出规定:在游戏中坚守岗位。、幼儿游戏,师重点指引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伙游戏。、评价:引导幼儿说说今天和谁一起玩?第三次指引:1、师以“客人”身份引入:“今天,我要到娃娃家做客”,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招待客人。2、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参与幼儿游戏,重点观测“娃娃家”幼儿如何礼貌待客。4、采用再现式评议,请玩“娃娃家”的幼儿说说是怎么样招待客人的。第

4、四次指引: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游戏爱好。2、启发幼儿说说:娃娃家的“哥哥”“姐姐”是如何做妈妈的小帮手?3、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协助协调角色。4、幼儿游戏,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启发幼儿发展情节。第五次指引:1、出示“玩具哭了”挂图,让幼儿说说:玩具为什么哭了?怎么办?2、提出规定:(1)不与同伴争抢玩具。(2)玩具玩完后要协助教师收拾整洁。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测幼儿使用玩具的状况,并协助幼儿及时解决争抢的玩具纠纷。4、采用再现式评议:组织幼儿参观玩具收拾较整洁的游戏。第二阶段:月份预定游戏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交通警察、加油站、公共汽车一、游戏目的:1、学习在游戏中进行的交

5、往,遵守游戏规则。2、培养幼儿爱惜玩具等良好品德。3、在游戏中养成“三轻”的游戏常规。二、游戏准备: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百宝箱一种新增设:银行玩具:柜台窗、钱箱、取钱卡、钱。三、游戏指引:第一次指引:1、以“妈妈买钱没有钱,怎么办?”,引出“银行”这一主题。 2、启发幼儿谈话,“玩银行需要什么材料?”、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测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的状况,协助幼儿解决角色纠纷。5、评价:表扬在游戏中懂得忍让的幼儿。第二次指引:、针对上次游戏声量大,规定幼儿在游戏中要小声地与同伴交往。、鼓励幼儿按意愿提出游戏主题,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游戏,扮演什么角色?、幼儿游戏,教师重

6、点观测幼儿遵守常规的状况,及时提示幼儿小声交谈。4、根据游戏状况进行小结。第三次指引:、情境表演,教师扮演“银行”的工作人员,幼儿扮演“顾客”领钱,学习使用礼貌用语。2、提出规定:在游戏中要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往。3、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教师重点观测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状况.、表扬游戏中礼貌待人的幼儿。第四次指引:1、以“玩具找不到家”引入,规定幼儿游戏后应把玩具放回指定地点。2、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师协助解决角色纠纷。3、幼儿游戏,师重点观测幼儿交往状况,并指引幼儿学习“领钱”的简朴程序。4、以“玩具找到家”形式表扬认真收拾玩具的幼儿。第五次指引:、启发幼儿说说:“今天喜欢玩什么游戏?

7、扮演什么角色?”2、提出规定:不争抢玩具。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测幼儿履行简朴职责状况,提示个别幼儿坚守岗位。4、以表扬形式讲评收拾玩具状况。第六次指引:1、结合上次游戏状况提出规定:游戏时要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开;做到“三轻”;2、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在教师的协助下学习解决纠纷。3、幼儿游戏,教师重点观测幼儿与否坚守岗位,并及时予以指引。4、表扬在游戏中能坚守岗位的幼儿。第三阶段: 月份预定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交通警察、加油站、公共汽车一、游戏目的:、乐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出快乐的情绪。、能按意愿参与游戏,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3、继续培养幼儿注意卫生,礼貌待人,

8、爱惜玩具的良好品德行为。二、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银行玩具、百宝箱一种1)交通警察玩具:岗台、警帽、红绿灯2)加油站玩具:电脑加油机、加油枪、收钱台3)公共汽车玩具:方向盘、车头、票夹、钱袋、椅子等2、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参观中班爸爸妈妈的角色游戏,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三、游戏指引:第一次指引:1、以“带娃娃到姥姥家,可是路很远怎么办?”引导幼儿提出“公共汽车”新主题。2、提问:你坐过公共汽车吗?你是怎么上车、下车的?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的思路,总结出游戏规则:4、教师以乘客的身份平行介入游戏,起示范性作用。5、评价幼儿与否遵守新的游戏规则。第二次指引:1、自编故事引

9、入“小刚乘车去参与篮球比赛,没等车停下来就跳下车来,成果摔断了腿”。教育幼儿乘车应等停下来后才有下去。、组织幼儿讨论:乘车还应注意哪些安全?(如:不能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手应扶住把手或前排的椅背等)3、为汽车售票员提供哨子或铃铛,到站后为乘客发出信号。、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主题和角色。5、表扬能干的售票员及注意乘车安全的幼儿。第三次指引:1、表扬上次游戏中认真扮演角色,履行简朴职责较好的幼儿,鼓励人们向她们学习。、理解幼儿本次游戏的意愿。、针对幼儿游戏中,许多人等着轮流当警察及说话提高嗓门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诸多人想当警察怎么办? 2)游戏中说话应注意什么?(如:轻声、有礼貌等)

10、4、教师参与交通警察游戏,以队长身份带领队员进行训练,增进游戏情节的发展。5、评价幼儿解决角色分派冲突的状况。第四次指引:、以情境表演搬新家引入,指引幼儿如何把玩具、用品排列整洁。2、提出游戏规定:玩具应轻拿轻放,掉在地上应立即拾起来;各游戏主题的玩具都应排列整洁后再开始游戏,玩后把玩具放回原处。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及时提出合理性建议,协助幼儿提高场景布置能力。4、游戏结束时,选出物品排列最佳的游戏主题,组织幼儿参观评价。第五次指引:1、增添“馄钝、铰子、肉丸”等熟食品,引导幼儿观测、结识。、组织幼儿讨论:卖熟食要注意哪几方面的卫生。3、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熟食卫生规定:(1)卖熟食不能

11、用手抓,应用夹子或勺子。(2)熟食不能和生菜装在一起。4、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教师重点观测菜市场,娃娃家与否注意熟食卫生。5、根据幼儿解决熟食品的行为组织评价。第六次指引:、针对幼儿游戏中,娃娃家买回来的熟食与生菜堆在一起,以及食品掉在地上拾起来没洗,直接放进锅里或盘里的现象,设计情境表演娃娃肚子疼。2、组织幼儿讨论:()娃娃为什么会肚子疼?()不卫生的食品你敢吃?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引导各游戏主题中的角色轮流回家吃饭,重点指引娃娃家的成员注意食品卫生。4、组织幼儿评价:今天“家”里给你吃的食品卫生吗?为什么?第四阶段: 6月份预定游戏主题:娃娃家、菜市场、银行、公共汽车、幼儿园一

12、、游戏目的:、喜欢参与角色游戏,在游戏中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进行交往。2、懂得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懂得所扮演角色的简朴职责。3、在巩固原有常规的基本上,学习遵守新的游戏常规。、可以环绕教师的启发,提出新的游戏主题。二、游戏准备:、物质准备:)、娃娃家玩具、菜市场玩具、银行玩具、公共汽车玩具、百宝箱一种2)、增设幼儿园玩具:铃鼓、琴、图书、笔、纸、杯子、糕点及“教师”“阿姨”“保健医生”的标志。2、知识经验准备:)、通过参观、谈话,协助幼儿理解幼儿园中有关人员的工作。)、事先故意识引导幼儿观测教师、阿姨、医生在幼儿园做些什么事?三、游戏指引:第一次指引:1、以娃娃家里的哥哥姐姐都长大了,呆在家里学

13、不到本领怎么办引入,引导幼儿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幼儿园。2、出示幼儿园玩具,激发幼儿游戏爱好,并组织幼儿谈谈:教师怎么用这些玩具教小朋友?阿姨及保健医生为小朋友做哪些事?3、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协助解决角色纠纷及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增添所需的玩具,以满足幼儿的愿望。4、教师以“园长”的身份参与幼儿园游戏,指引“教师”“阿姨”“医生”做好接待“幼儿”的工作。5、重点观测“幼儿园”的“教师”“阿姨”“医生”如何组织“幼儿”游戏,学习及生活保健等环节,并在游戏结束时评价。第二次指引:1、针对上次游戏时“幼儿园的小朋友”自己上幼儿园自己回家的状况,组织幼儿谈话“上午谁送你到幼儿园”“傍晚

14、谁接你回家?”协助幼儿明确入园前,小朋友应当在家里,然后由家长送到幼儿园,离园时又由家长接回。、规定“小朋友”路上应注意安全,不离开“家长”。3、教师以“家长”的身份参与娃娃家游戏,在接送“小朋友”的过程中,有时带“小朋友”乘公共汽车,有时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重点观测各个主题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状况。5、游戏结束时,请一对配合较好的“家长”与“小朋友”反复她们在接送路上的行为。第三次指引:1、针对幼儿游戏中,娃娃家洗菜时用洗脸及用手抓煮好的菜等不卫生现象,设计情境表演。2、组织幼儿辨别表演中的行为错在哪里?3、启发幼儿谈谈游戏中各主题存在的不卫生行为(如菜市场用手抓熟食;

15、银行工作人员拿钱后,回家吃饭没洗手等等),教育幼儿注意卫生。4、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参与游戏,通过领钱买菜,乘公共汽车,送“小朋友”入园等,全面观测各游戏主题角色的卫生意识及行为。重点注意娃娃家与否变化洗菜、煮菜等不卫生现象。5、评价:组织幼儿谈谈游戏中,你看见谁注意卫生?第四次指引:1、表扬游戏中,幼儿体现出的多种礼貌行为(如:银行、菜市场、公共汽车的礼貌服务行为;娃娃家里的尊老爱幼行为;幼儿园中师生间互相尊重的行为等),鼓励幼儿争当礼貌冠军。2、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教师引导幼儿协调角色纠纷。3、游戏中,教师以“园长”身份指引“教师”“阿姨”“医生”用语言、动作与“小朋友”“家长”进行交流。4、教师注意各主题交往中的礼貌行为,选择一组最佳的,游戏结束前,请其她组前去参观学习,并授予该组为礼貌冠军组,奖给该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