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74984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 “3+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建筑教研室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完成,中国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1.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中首先思考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是人才培养目标,后者是人才培养模式。1.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一个专业培养出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毕业生,需要社会来检验。通过对建筑领域相关单位的调查和走访,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对建筑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

2、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整合出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质量验收、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工作,核心岗位是施工员,相关岗位是工程现场的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检员等。因此,我们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建筑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定位是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定位准确,符合社会、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1.2“3+3+2”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当前,随着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规格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用人单位要求

3、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熟练现场操作技能,进入企业马上能正式上岗,不需要企业去过多的岗前培训。传统的“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用两年半时间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该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既缺乏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又乏工程施工能力,丧失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优势与特长。因此传统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2.课程体系构建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能够“零距离”上岗的

4、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这是“3+3+2”人才培养核心。与之相适应,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2.1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其对人才培养目标起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从而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建筑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整合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及开放性的要求。 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一起分析论证,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归纳整理出从事本专业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标准如下:1.知识结构及标准(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文化知识;(2)掌握

5、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力学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与技能;(4)熟悉建筑构造、结构设计基本知识;(5)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应用与检测的基本知识;(6)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知识;(7)掌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8)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本知识;(9)熟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专业知识;(10)了解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11)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专项知识。2.能力结构及标准(1)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外语应能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并能用计算机进行建筑辅助设计;(3)具有一定的工程预算与结算能力,并能够利

6、用计算机编制工程概预算;(4)能够完成建筑物的测量放线、高程控制、变形观测等工作;(5)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能够绘制建筑施工变更图纸;(6)能够完成常用建筑材料试验及检测工作;(7)能够从事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解决生产第一线的简单技术问题;(8)具有工程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能力。2.2课程体系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强调的是施工与管理,即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和谐统一,专业课程设置可按三个学习阶段进行,以“3+3+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最基本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目标一,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习阶段,通过

7、各课程的理论教学和部分课内试验、课程设计等教学活动实现,主要由专业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完成。目标二,在第一学习阶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培训。根据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有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图识读与翻样、工程预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以及工程资料实务模拟、安全教育等内容,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实务的综合训练。为学生能顺利进入第三阶段做好准备。目标三,毕业实践阶段,即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实际工程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项目部的工程实体让学生住施工现场进行毕业实践,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带队。实现高职学生“

8、毕业即能顶 岗”的预期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教育。因此,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合学生的素质教育。2.2.1构建理论、实践、素质教育三位一体、互交互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总体结构。我们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素质教育经常化”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体系互交互融的课程体系。2.2.2理论教学体系建筑相关专业主要是为工程施工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性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专业理论知识以“必需”、

9、“够用”为度,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放在首位。根据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规划上分为四大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1)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及人文综合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人生态度、自觉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开设。(2)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设置课程并精选内容。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删除不必要课程,对内容重合的课程进

10、行整合。譬如,将工程项目管理删除,将建筑CAD和建筑工程制图整合,将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整合,在工程资料管理中整合工程施工验收内容等。(3)根据目前建筑市场对不同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加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软件操作,开设监理概论、安全管理等拓展课程,有利于学生向工程预算和工程监理方向发展,使学生多方向选择就业。(4) 专业拓展课程设置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发展空间以及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2.2.3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成单项基本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和校企结合顶岗实习三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确定实训项目、内容,明确要求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专

11、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上。具体的包括:(1)单项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试验、课程设计、测量实训、CAD实训、结构识图实训、设备识图实训、钢筋工程实训、工种实训等,目的是使学生对课堂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2)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的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实践环节,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3)综合实训是对学生综合技术能力进行的训练,包括典型项目综合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是应用性实践教学活动。通过课程调整,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占总课时达到了60.7%。2.3.4素质教育体系素质

12、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为主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发挥个人特长。将素质教育贯通课内与课外,促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育人。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体现在文化基础课程及第二课堂、思想教育讲座中;专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把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文体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学科与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融入大学三年学习生活中,体现素质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3 完善“3+3+2”人才培养模式几个关键控制点3.1制定并完善各专项基本能力评价体系为了达到学生专项基本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各单项能力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课

13、程体系和各项能力训练大纲与训练方法。建立各专项基本技能考试试题库及考核标准,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内容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采用“互动式”教学,强化专项基本能力培养在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制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结构,构建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实现能力针对化;3.2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制定综合能力训练大纲及考核方法。以“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将学生已掌握的各项基本能力综合应用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中。首先设定综合能力培养项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项目能力综合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3加强顶

14、岗实习管理“3+3+2”人才培养模式中中最后一个“2”即顶岗实习(毕业实践)。重点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教学与生产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毕业实践时间为一学期(16-19个教学周)。通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联系实践单位、学生个人找单位实践和到学院的实践基地等多种渠 道。大部分学生安排在大型建筑公司承建的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工程的施工现场,参与工地 项目管理、概预算、质量检验、安全措施、文明施工等具体工作。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散性,顶岗实习的管理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难题,各个院校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建筑相关专业通过采用“3+3+2”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新构建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教学改革,重新构建了理论、实践、素质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 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和毕业生面向基层性等特点,实现了就业就能顶岗的要求。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