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74766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七2.3常见天气系统07131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七常见天气系统(建议用时:20分钟)(2017岳阳模拟)下图是2016年11月3日某时刻,图示时刻呼和浩特和北京两地分别位于低压槽的两侧,其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受此天气系统影响,此时呼和浩特的天气特征可能是()A.降温、大风、雨雪B.炎热干燥C.温暖湿润D.狂风暴雨2.此后,该气压系统不断东移并离开北京。受其影响北京的风向变化是()A.东南风转西南风B.偏南风转西北风C.东北风转西北风D.偏南风转东北风【解析】1选A,2选B。第1题,此时该地区受低压槽控制,呼和浩特处于冷锋过境时的锋面后部,其天气特征为降温、大风、雨雪天气。第2

2、题,两城市之间为低压槽,图示时刻呼和浩特吹西北风,北京吹偏南风。气压系统东移离开北京后,北京由低压槽东部转为西部,风向由偏南风转为西北风。下图中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读图,完成3、4题。3.从出现的时间看,冬半年常出现的天气系统是()A.A、BB.B、CC.A、CD.A、B、C4.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解析】3选C,4选B。第3题,A为冷锋,多发生在冬半年;B为江淮准静止锋,多发生在6月份前后;C为

3、昆明准静止锋,多发生在冬半年。第4题,当B锋面出现时,多阴雨连绵天气,此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2017洛阳联考)下图分别是某区域2016年1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完成5、6题。5.比较甲图和乙图,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A.气压降低,气温升高,风力变小B.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变小C.气压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变大D.气压升高,气温升高,风力变大6.若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变,则F城降雨大约出现在()A.8日78时B.8日1213时C.9日12时D.9日1213时【解析】5选C,6选C。第5题,比较两图发现,a地等压线更加密集,

4、说明风力变大;甲图中a地气压在1 020和1 025百帕之间,乙图中在1 025和1 030百帕之间,气压升高;高压中心位于a地北部,受其影响,a地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气温降低。第6题,从两图对比可知,在大约18小时内,图中冷锋向南大约移动了10个纬度,若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不变,再过大约18小时,该冷锋可能移动到F城,受其影响,该城可能出现降雨。7.(2017濮阳模拟)读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1)指出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并说明甲地的气流运动特征。(2)判断A线附近的锋面类型,说明该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状况。(3)据图所示天气系统信息,比较甘肃、上海两地的昼夜温

5、差大小,并用大气保温作用原理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甲地天气系统气压值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原则,可知为局部低压中心;乙地天气系统气压值中高周低,为高压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气流运动包括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两部分。第(2)题,A线附近的锋面位于气旋偏西部,为冷锋。从阴(雨)晴、冷暖、气压和风等方面描述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第(3)题,甘肃、上海分别受高、低压天气系统控制,结合垂直气流差异和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对比。答案:(1)甲地是气旋(低压);乙地是反气旋(高压)。水平方向呈逆时针辐合运动,垂直方向呈上升运动。(2)冷锋;大风、降温、雨雪。(3)甘肃昼夜温差比上海大。甘肃

6、受高气压(或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云量少),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建议用时:25分钟)下图表示某地受某天气系统控制时的降水空间分布状况,甲区域和丙区域为雨区,乙区域风力弱。据此回答1、2题。1.若地雨过天晴,则()A.地吹东南风B.乙地气压最高C.地气温比地高D.地即将为阴雨连绵的天气2.若地即将经历大风暴雨天气,则()A.甲区域被暖锋控制B.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40S60S的西风带C.地吹东南风D.该地位于美国或西欧【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甲区域和丙区域为雨区,乙区域风力弱,说明图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地雨过天晴,是冷锋过境后的特征,说明锋面气旋呈逆时

7、针方向运动,可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由此判断处为暖气团控制,处为冷气团控制。第2题,地即将经历大风暴雨天气,说明甲雨区向移动,该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因此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由此判断处为冷气团控制,处为暖气团控制。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多出现在南纬4060的西风带。【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不能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判断锋面气旋位于哪个半球。(2)忽视了题干中提供的天气特征的描述。(3)没有掌握锋面类型和锋面气旋特征的判断方法。(2016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

8、海岸线的标志。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B.降水少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解析】3选B,4选C。第3题,结合图1可知,天津市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第4题,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2017阜阳模拟)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脊线或槽线。读图,回答57题。5.根据M、N两侧气流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A.虚线M为槽线,虚线N为脊线B.

9、虚线M、N均为槽线C.虚线M为脊线,虚线N为槽线D.虚线M、N均为脊线6.图中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两处B.两处C.两处D.两处7.处附近的大气运动状况是()【解析】5选B,6选D,7选D。第5题,从图中风向标可知,风大体吹向虚线。虚线M、N都应该为槽线,若是脊线,风向应背离虚线。第6题,由上题解析可知,虚线M、N为槽线,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风向可推知图示所在地区位于北半球,此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即两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7题,由上题解析可知,此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锋面气旋,处为低压中心,其近地面气流应是辐合上升的,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8.(能力挑战题

10、)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说明原因。(2)描述乙地的天气状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解析】第(1)题,据图看出,甲地位于高压中心处,等压线稀疏;乙地所在处等压线密集。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刚经历了冷锋过境,且位于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内,该气象灾害应是沙尘暴,因此乙地出现沙尘天气。第(3)题,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春季降水少,易出现春旱,且

11、常遭受寒潮天气影响,低温影响播种,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温、保湿作用。答案:(1)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的风力较大。原因:甲地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为主,且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乙地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较大,故风力较大。(2)乙地天气状况:大风、降温,沙尘漫天。原因:经历冷锋过境,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此时为该地的春季,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而冷锋锋前暖气团比较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沙尘天气。(3)丙地为我国的华北地区,此季节为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春季晴朗天气多,昼夜温差大,且华北平原易遭受寒潮侵袭,形成低温天气,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温作用,使农作物生长免受低温影响。-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