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743898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的真.善 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的真、善、美记2008“园丁这秋”新理念、新课堂教学大圩镇东篁小学 温海梅 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戴建荣、盛新风等老师的讲课,我只能用受益非浅来形容。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共性:真、善、美。我想这也是反映我们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面。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如何去理解这真、善、美。 一、语文教学中的真通过几位名师的讲课让我体会出真的含义:语言纯真,动作逼真,情感投真。在“教育学”中教师基本素养就提到一点: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逻辑性强而简练。语言表达时隔不久既要注意科学准确又要富于艺术性感染力,又要讲究语音、语调、节奏的抑扬顿挫,还有手势

2、和表情的渲染,干净利索,能强烈吸引学生。这些正是我们所说的语文教学中的真。就拿全国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所上的小学二年级教材春晓一课来说,这个“真”在戴老师身上就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戴老师采用了非常动听的儿童语言去和小学生们聊天,然后把春晓编成小学生喜欢的儿童歌曲播放给他们听,用儿歌把他们带入古诗,然后再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音调、节奏的抑扬顿挫、逼真的动作、真实的表情去朗诵古诗,让学生像听儿歌一样投入。戴老师在分析古诗中提出思考题:诗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时,如:春天随着我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戴老师采用了逼真的动作和真实的情感投入去表演燕子飞翔的动作。并带动学生一起来表演。整堂

3、课戴老师都在用纯真的语言、逼真的动作、真实的情感在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刻谨记把这份“真”毫不吝啬的献给学生。二、语文教学中的善字面上的善可以理解为善良。但在这里,通过名师讲课中体现的理解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扬鼓励。小学生是表现欲特别强、敏感性特快,心理特脆弱的年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态、小学生的感受及小学生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这些在教育学中提到的就我们大多数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善做得就较欠差。很多老师的课堂,当然也包括本人,都是一个观点:抱紧时间授课,只要能把内容讲完就

4、行了,根本不去观察学生的反映,更不去发现学生的潜能,甚至还把学生想表达的观点当作是扰乱课堂纪律来批评,这就让我们的小学生们童心早逝了。而在戴建荣、于永正等名师身上就不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在课堂上都很注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关键点及时地表扬鼓励,让学生整堂课充满了激情和信心。如:我还是拿戴建荣老师的春晓一课来说,戴老师出示了填空题:春天随着。戴老师就请几位填有小鱼、大蛇、小青蛙、蝴蝶、蜻蜓、燕子、大雁的同学上来读演自己写好的内容时,有一位小男孩拿着自己写着的小蛇的条子上来,戴老师发现他写的内容与写大蛇那位同学的内容一样就让他回去。谁知那位小男孩回去不到一分钟又拿着自己写的纸条跑上来,这

5、时戴老师不是严厉批评他,而是温和地拉他到写着大蛇内容的同学身边叫他站好,并说有大蛇也要有小蛇才行并鼓励说:“这条小蛇表现也不错。”通过戴老师这小小的观察、发现、表扬让我们领略了语文教学中这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扬鼓励的妙处。三、语文教学中的美。前面我提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征有别于成年人,小学语文教学 必须高度关注童心,不让童心早消逝。语言更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两点做好了,美也就更好地体现出来。就如同文学一样,胡适在一篇什么是文学的文章里曾经谈道: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得性,就是要明白。二是通人性,要动人,三是美,上面的两性联合起来就是美。孔子在论语中举

6、出事物对立两端而体现中庸思想者,按其思维形式可分成六类,其中一类是甲乙两相互补充、相互调剂、甲应同时有乙之相辅相成,即甲中有乙,乙中有甲,简称“甲而乙”式。如“学”与“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此孔子将“学”与“思”构成一种对待关系,使二者相互为用而适得其“中”。也正如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做到真、善两点,那么美也就能从中体现出来,语文之美,美在情感上陶冶、精神的滋养、思想智慧的启迪,语言的渲染。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说来如下:(一)语言文雅。教师的课堂用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既不能太书卷,又不能太白话。应该是介于书卷和白话之间的种既有很强的鉴赏性又对儿童有很强的适切性的语言。鲁迅

7、先生主张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一种“四不象”的白话语言,“采说书而去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名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听懂的字句”。语文老师的课堂导语也应该是“四不象”而又极具课堂效果的“美言雅语”。教师的导语分为提示语、过渡语、引导语、总结语等。提示语应该做到凝练、简洁;过渡应承上启下,巧妙衔接;引导语要金针巧渡,不露痕迹;总结语则应言简意赅,巧妙提升。教师的导语努力使语言与老师个性、文章特性、课堂课境巧妙融合在一起,努力追求语言的文雅之美。就盛新风老师教学四年级番茹太阳一课时,有这么一段导语设计:“尽管生活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有太多的磕磕碰碰,尽管生活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没有一点色彩,尽管生活

8、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有着太多痛苦的理由,可是天真可爱的明明。却向生活张开了天使般的笑脸,笑得那么灿烂,笑得那么满足。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心痛的笑啊!谁愿意再来读读这些描写明明笑的语句,相信你的感受会不一样。”(过渡语)这过渡语,用诗化的语言,巧妙承接了上文的文意,又自然引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语言抒情、通俗、稍带些文学味。教师的课堂导语是学生语言的示范。教师必须注重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成为“美言美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面貌。老师的“雅语”转化为学生的“美言”过程,便是课堂由“文雅”到“通俗”的转换过程,故小学生语文教学的美在于文雅通俗之中。(二)情意古雅语文是情感性很

9、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老师也应该是“性情中人”,善于抒情,煽情的语文老师,会使课堂魅力无穷。然而语文老师的情感的原点应该在文本之中。是裹肋着语言文字一起呈现的。故而教师不能脱离文本进行凭空的情感渲染,更不能靠媒体刻意地渲染、催生情感。否则,情感就失去了可依托的根基,变得飘忽不实。课堂的情感催生还应是个逐步升温的过程,不可指望一蹴而就。情感的渲染应有所节制,我们提倡一种古典式含蓄内蕴的情感表述,那应是一种淡淡的、美美的、真实的、自然的、容易为儿童所接受的方式。自然、真实的情感是最完美的。是直指儿童心灵的。故小学语文的教学的情感美应有“度”有节、有根有序的一种古雅的情感模式。然而如果这种情感的升华超越

10、了学生的“度”那么这一切就都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虚化了。时下的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老师们为了追求“舞台效应”着力挖掘文本文意,并把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不加转换地强塞给学生,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于奔命”“曲高和寡”,结果师生在课堂上形成了“水油难融”的尴尬局面。要使文本的思想、情感、精神契合儿童的认知,教师必须把自己钻研文本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转换,调整,要适当地“降”、“减”。“降”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合适的方法,把自己解读文本后获得的文意进行深入浅出的传递。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先生指出,文意和传递途径有四种方式: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这四种方式其实按顺

11、序呈现了四种教学境界。“深入浅出”无疑是最高境界。“减”是对教师钻研文本所获做一个选择传递。教师钻研文本过程中收获的情感,思想、精神、信息、择其精华加以传递,其余则作为“库存”准备随时调用。“适合”是最好的。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去感受,那么你就能掌握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意古雅之美。(三)方式淡雅这是指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易于被儿童接受,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心智、启迪儿童的智慧、教师应屏弃一切庸俗、低级趣味的方式。特级教师盛新风老师在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体会并表现军阵的威武雄壮:文学家研究作者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军事家画军阵示意图;导游说解说词;播音员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这样的

12、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又渗透了人生理想的教育。故这种简洁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方式淡雅的美。(四)品字优雅汉语言的一大魅力是语言造境,而这个“境”之美是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李清照词中“绿肥红瘦”一词所蕴涵的情味与意象之美是任何语言无法诠释的,诠释得越清楚,美感便消失得越多,所谓的留一份朦胧留一份美。然而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应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才能品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品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咀嚼”语言文字,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如人教育版实验教

13、材燕子专列盛新风老师在教学瑞士居民寻找燕子一节时,她是这样引导学生去体会“纷纷”一词的。师问:“都有哪些人去寻找燕子了?学生想到可能有老人,有孩子,有政府官员,甚至还有残疾人。师再问:”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性别的人都加入了寻找燕子的队伍,你能想象到他们走出家门时的心情吗?学生说“迫不及待、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等等。老师最后总结:这么多人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家门,这就是“纷纷”啊!这个对“纷纷”一词的品味过程,是个“细嚼慢咽”的过程,是个极力铺陈渲染的过程,是把“薄”书读成“厚”书的过程,所以,对这样的语言现象,不着力“品”,不细细“嚼”是无法品出其中之“味”的。品味词语方法很多,如“分层品味、挖掘深意、以词串文、归类辩析,辩论解词、表演解词、动作加联系文境解词、读演结全解词等。只要抓住重点词句沉潜品味,就能使沉睡在纸面上的静止的语言符号“活”起来,“立”起来。品字优雅也就是自然、得体、大方、恰到好处的品读体会语言。只有做到语言文雅、情意古雅、方式淡雅、品字优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就更能充会体现出来了。四、结论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做到真、善、美就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一堂能做到真、善、美的语文教学课相当于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展现在孩子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