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73788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 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 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 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 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 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 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 对节日的由来和 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 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

2、文化的热爱,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 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 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 事。(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 好情感。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 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

3、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 爱中华民族。(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三年级 6个班2、单元与课型设计第一单元: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通过观看庆祝节日的录像。让学生交流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再根据 已有的经验和课前调查来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以及说说喜欢哪节日。从而 引出活动主题,进行分组研究。方案设计课:首先让学生认识活动方案表。再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制定详细可行 的活动方案。通过制定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二单元:实践活

4、动用课堂两课时,课余两周实施。方法指导课:通过场景模拟,教学生学会在实践活动中应怎样去搜集资料,在调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中期反馈课:让学生分组汇报前段活动成果;互动交流各组活动成果与情感体验;总结反思,规划下阶段活动计划。课外实践:分小组进行校外资料收集实践,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了解传统节日 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用课堂两课时。交流评价课: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成果设计课:指导学生完善活动资料,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

5、法、经 验与成果形成文字材料。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用课堂1课时完成。成果展示课:利用各种形式展示各阶段的活动结果并交流。学生可以办手抄报的 形式,也可以写成心得,归纳整理资料,体验成功的喜悦,明确还需努力的方向。二、活动过程第一单元:开题活动一、开题课:(一)播放录像、激发兴趣1、(看录像)这段录像上的人们在欢天喜地庆祝什么?生:录像上的人们在庆祝各种节日呢!师:你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师:过节是我们最盼望的一件事了,不过有关节日还大有学问呢!有世界节日、传统节日、民族节日,你们想不想来研究研究?生:想。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

6、解生谈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师进行小结。(三)展开讨论引出课题师:你喜欢研究哪个节日的内容师: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研究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四)确立课题组建小组1、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2、组建小组:选择同一课题的同学自由合成一个小组。(教师要鼓励各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有号召力的口号,这样可以增加集体的凝聚力。)3、统计分组情况(五 )教师小结宣布活动开始二、方案设计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制定活动方案1、明确各组活动

7、课题2、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教师巡视指导(二)、展示完善活动方案1、各个小组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2、完善方案第二单元:实践活动(一)根据方案各小组分别进行实践活动(二)以班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三)实践过程的指导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2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1)快乐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收集电视、报刊信息;请教家长、专家;调查、访 问等方式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内容及来历。(活动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节日的热烈氛围并指导学生有 辨别能力,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教师提供搜索的相关网址)活动图片:

8、(3)团结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收集图片、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请教专家、其他学科教师作为指导教师等方式获得资料。(4)奋进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网上收集,请教老人、专家,上街调查等方式全面收集节日的传说 及习俗。(5)火焰小组实践过程: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可以是文字、音像、图片等。聘请家长及 其他学科教师指导、记录整理我国节日的现状、撰写研究报告。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2、展开交流活动。(1)引入交流,明确要求。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9、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2)自主交流,谈谈收获。(3)集体汇报,一起评价(教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 的活动兴趣,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纪录, 同时要善 于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指导下一阶段活动。(1)小结“交流评价”活动,评选出优胜小组。(2)下一阶段你打算怎样展示自己的成果?将本小组在活动中的活动过程、方法、经验与成果形成文字材料。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把自己收集到资料与班内同学一起交流一下:(一)教师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给出具

10、体的建议。快乐小组:我们把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一起浏 览一下,请提宝贵意见。通过请长辈、伙伴讲故事,网上查询等方式研究有关节 日的起源和故事;智慧小组:爱好诗歌的学生朗诵了节日的古诗名句;团结小组:用图片展示节日的风情人俗。也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奋进小组:通过讲解、演示图片等方式介绍传统习俗。还表演了他们创编的 短剧。火焰小组:爱好常识的学生,介绍了传统节日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 的传统节日过的更热闹、被更多的人关注呢?请听听我们小组的建议。 将加工整 理、编写小报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教师鼓励并尊重学生用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讲解、朗诵、手工、 表演、绘画小

11、品等,来展示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调查、访问、考察到的各地 过年习俗的研究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从中了解到中国传统节 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 爱之情)(此次汇报交流活动令人大开眼界:声情并茂的朗读,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精致出众的手工艺,让人不得不感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在交流汇报中,学生 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坚 定了他们继续探究的信心。)(二)汇报评价1、单组评价:在每个小组汇报结束时,其他组要对汇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全 面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组员参与情况、表现、声音、及完成程度

12、等)2、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活动小组,表现最佳的个人。三、收获与体会我看春节三(3)李宇茜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腾飞的巨龙,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中国。这个有 着五千年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许许多多有特色的节日,如果把它们比作一 朵朵盛开的鲜花,那么,春节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枝奇葩。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由来更是有很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多的便是为了驱赶每逢除夕出来的凶兽一“年”,因此春节又称为“过年”,也因此有 了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大多数是民间逐渐形成并流传 下来的。除了放爆竹以外,贴春联更是沿袭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是五代 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

13、节号长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 有些人家的大门上看到它的踪迹。 而春联流传至今,更是丰富多彩,有描绘祖国 大好河山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展现了伟大祖国欣欣向荣 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歌颂美好生活的:“勤劳门第春光 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有表达美好祝愿的:“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等。 春节贴“福”字,同样也是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代表了福气、福运,幸福,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还有很多人把“福”字倒过来贴,就是 取的“福”倒,福到了的意思。怎么样,我们的祖先很有才吧。除此之外,在祖 国的各地,还有拜年、守岁、包饺子、蒸年糕、贴年画

14、等很多习俗,都表达了人 们团团圆圆、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著名诗句元日。不仅生动地告诉我们宋代过春节喝屠 苏酒和贴桃符的习俗,还寄托了诗人对新年的祝福。除此之外,从古至今描写春 节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北宋苏轼的守岁、南宋文天祥的除夜等,大多表 达了人们过新年时的欢乐情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里,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在一句句祝福语中,又一年过 去了,而春节的种种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里。我想我们不仅要传承祖国的优 良传统,更要努力学习,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重阳佳节读唐诗三(4)全体学生收集重阳节是

15、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以重阳节为题材的唐诗很多,其中最有 名的莫过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的“佳节”即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贝規这一天的传统习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千金月令载:“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 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可见,重阳节的活动总是与登高密不可分的。登高, 不仅能赏心驱邪,还能寄景以抒情思。杜甫的登高、刘禹锡的九日登高 即为登高题材的佳品。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习俗。茱萸是一种具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有驱蚊 杀虫的功能,还可以入药,现在的中药铺里仍可以见到。在汉代,重阳节这一天 是将茱萸切碎装在香袋里佩带,晋以后便改为将茱萸插在头上了。 这在梁代吴均续齐谐记里就有记载。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