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73207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车的政策针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车市场又迎新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免征部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决定的公 布,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升温。直役昔蛔IF云 U?4I 230%SiGSta国家叫美事务n理屈.射就器,剧技苏,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求拢膜改翠堂丁月13日底舍公布了 ,哉府机关陨装共机由药买葛思2汽车实食方富.昭期了就府机关粕公共M梅会殆用车 -斯隆淳R/的酎间我相路域图501-2011中殳胃#皿无以厘*广斐用眦电岩Z;疗F,犯印拦部 I齿.用1 JtBRJfinXR2O14-2O1410%2O15n20%甫 tn. k=a sleji15%30%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政

2、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 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和 路线图。当日,国管局负责人接受本报专访,就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 回答记者的提问,做出相关解读。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购买规模逐年扩大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和燃 料电池汽车。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购买规模逐年扩大,是 13日公布的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之一。国管局负责人说,方案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购买的“时间表”, 对购买比例和规模有明确的要求: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各省 (区、市)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新购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应 当分别不低于10

3、%、20%和30%,以后逐年提高。其中,对于京津 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 机构,2014年购买比例不低于当年15%。中央国家机关和已经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 及公共机构更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2014年到2016年,其新购车辆 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都要保持在30%以上。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1 : 1实施方案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包括全部或部分 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购买机动车辆应当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其中,用于机要通信、相对固定路线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般以在城区内行驶为主,运行路线相对固定,应当使用

4、新能源汽车。同时,鼓励在环卫、邮政、旅游、公交等公共服务领 域更加广泛地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负责人说,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 的建设,充分调动企业、政府、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成满足新能源 汽车运行需要的充电设施及服务体系,要求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 量比例不低于1: 1。同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使用和报废回 收,要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运行保障制度 体系。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除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补 贴政策享受一定的财政补贴外,实施方案还鼓励地方政府在制定 和执行机动车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道路优先通 行等制度方面,对新

5、能源汽车适当给予政策优惠。这方面具体的政策 规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另行制定。表明政府决心,促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负责人指出,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党中 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加快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防治大气污染、加强生态 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以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依托示范城市或区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发挥了积极的政策导向 作用。在此基础上,国管局等五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及

6、公共机构带头购买新能源汽车,充分发挥政府机关 及公共机构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的表率示范作用。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带头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充分表明了政府 重视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 形象和公众认知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助于减少公务用车 的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促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扣除财政补贴后政府采购新能源轿车价格不超过18万元为规范新能源汽车采购管理,方案明确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 新能源汽车享受财政补贴,其中轿车采购价格扣除财政补贴后不得超 过18万元。我国对购买新能源车实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补贴政策。18 万元加上财政补贴,可以基本满足新能源汽

7、车生产的成本。此外,于 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 底,国家将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 税。这样,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公民个人,每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 将获得数量不等的财政补贴。“这样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在采购时心里 有数,另一方面也对新能源车生产厂家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在生产 研发以及市场策略方面选定方向。”国管局资产管理司负责人说。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3日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 施方案。方案对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作出全面部署, 记

8、者对其中的4组关键数据进行了分析解读。30%到2016年政府购新能源车占更新总量比例早在2009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 委就在北京等13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 广工作。2010年,试点扩大到25个城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节能减 排任务较重地区。在此基础上,方案提出,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机动车辆应当优 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同时明确: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 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 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方 案还规定了各省区市其他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这3年内购买新能源

9、 车的占比,尤其指出在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 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车占当年配 备更新总量的比例不低于15%。“方案强调公务用车先行推广,鼓励更广泛领域应用,这就改变了 以往号召为主、缺少具体监督落实的状况。”国管局资产管理司负责 人说。100%: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范围此次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的范围,即全部或部分使用财 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覆盖范围之广、层级之多 尚属首次。国管局资产管理司负责人指出,此次方案的实施必将充分发挥政府 机关和公共机构的带头示范作用,为破解新能源汽车“久推不广”困 局作出贡献,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

10、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提供机遇。据介绍,尽管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截至2013 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足2万辆,而美国当年的销量为 11万辆左右,日本为5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 比仍然有差距。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与欧美的差距不 像传统汽车的差距那么大,因此还有机会。1:1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一大顾虑是充电设备配备不足。为此,去年发布的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在北京、 上海、重庆等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配套建设充电桩、充(换) 电站、天然气加注站等服务网点,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电动

11、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在今年年初宣布,将在中心城区打造 服务半径平均为5公里的充电圈,逐步建成公用领域充电设施网络服 务体系。在此背景下,方案更是明确提出要实现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 比例不低于1:1,建成与适用规模相适应、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 的充电设施及服务体系。方案还指出,地方政府要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作为城市公共基础 设施,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同时要求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 新增或改造停车场,应当结合新能源汽车配备更新计划,设置新能源 汽车专用停车位并配备充电桩等。18万:政府购买新能源车辆价格上限为规范新能源汽车采购管理,方案明确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

12、购买新 能源汽车享受财政补贴,其中轿车采购价格扣除财政补贴后不得超过 18万元。为体现政策导向作用,我国对购买新能源车实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 政共同补贴政策。18万元加上财政补贴,可以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 生产的成本。此外,于7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 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国家将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新能 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样,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公民个人,每购 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将获得3.5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这样的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在采购时心里有 数,另一方面也对新能源车生产厂家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在生产研 发以及市场策略方面选定方向。”国管局资产管理司负责人说。此外,18万元的标准也符合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1.8升及以 下排量、价格18万元以内的“双18”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