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731710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影发展史英文名称 : The History of Films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6 (三周课程)学 分:2适用又寸象:新闻学专业本13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 无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皿影发展史是新闻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向同学介绍评析中国和外国 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 品,梳理出中外电影历史的发展线索和优秀的艺术传统。(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同学了解中外 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 展状况,生长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 经典

2、作品有初步理解 和评析。观摩任课教师指定的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电影文本,并结合历史 语境进行鉴赏分析,把握中外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特点和文化 传统。以专题形式 开展教学,总共两个专题世界t影发展概况、修好莱坞系统的建立。(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跨三个周次,分为世界E影发展概况、碗子莱坞系统的建 立两个专题。(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皿影发展史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将讨论法、经典片段评 析观摩法相结合。(五)教学时数分配表电影发展史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绪论2PPT视频2世界电影发展概况2PP

3、T视频3美国好莱坞系统的2PPT视频合计66(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与做艺术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关 系,旨在了解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脉络,对各个历史阶段电影的发展状况,生长 的时代背景、具备的艺术特征以及重要人物和 经典作品有初步理解和 评析。(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曹毅梅,饰己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世界电影史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参考书: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跚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4年(八)说明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考核形式:开卷考查。评分办法:平时成绩占10%,平时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70%。三、教学内容纲要电影发展史教学内容

4、纲要绪论世界电影自189外诞生起,迄今已有11够年。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 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 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 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19301943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 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 色彩”,美国浮华世家。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1950年代197

5、3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包括:以瑞典、法、意、 日等国为主的 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3代的新好莱 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 就。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 第一专题世界电影发展概况一、教学基本要求1 . 了解电影诞生前的理论准备和技术准备,梅里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2 .梳理世界电影发展史的基本概况。二、教学内容(一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二为896-191理,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三为913-192研,无言电影走向成熟(四川927-194升,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六为96/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第二专题美国好莱坞系统的建立一、教学基本要求1 .综合分析早期美国好莱坞制片厂制度与明星制度对美国电影工业发展的 影响。2 .识记好莱坞系统的特点,并运用其分析相关影片。、教学内容(一好莱坞的制片厂体制”其特点主要有:(二好莱坞成为世界影坛 常青树”的关键因素大纲制订人:李建萍大纲审定人(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制订日期:2016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