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3092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至二章综合测试人教新课标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制 B钢铁的冶炼与加工 C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矿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3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有人说是二氧化碳,有人说不是,大家争论不休。你认为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查阅资料 4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是 ( ) A用木材做桌椅 B冰融化成水 C蜡烛燃烧 D把苹果榨

2、成苹果汁5、图中没有的仪器是A集气瓶 B锥形瓶C量筒 D烧杯6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则取用的最小量是( )A05 mL B12 mLC34 mL D56 mL7下列实验操作与所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 )A盛装固体药品细口瓶B取用碳酸钠粉末镊子C吸取少量液体胶头滴管D少量液体问反应量筒8图l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9图2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 10下列事实能说明硫和氧气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8固态硫受热熔化 C液态硫受热汽化 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1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3、 ( ) A烧杯 B试管 C蒸发皿 D燃烧匙 12某同学对一种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放入水中试验其溶解性 C用嘴尝其味道 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D人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空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4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 A用手扇气体闻气味 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直接用手拿固体药品 1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

4、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B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亲口品尝其味道 C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但可倒入垃圾桶中 D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试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 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小于6 mL B大于6 mL C等于6 mL D无法确定范围17在实验室有图3所示的一些仪器,加热约150 mL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是( ) 二、填空题(2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18请阅读并分析下列有

5、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潺潺的流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自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上;铁矿石冶炼成钢铁;钢铁可能变成铁锈;煤着火燃烧,留下一堆灰烬。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9根据A颜色、8状态、C气味、D味道、E硬度等直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酒和醋 。 (2)酱油和陈醋 。 (3)铁片和铜片 。 (4)厨房中的盐和糖 。 20称量固体药品时要用 。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 上,砝码要用 夹取并放在 上;加砝码时要先加 的砝码,后加 的砝码;称量完毕,把 移

6、到零刻度处。腐蚀性和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 中称量。 21请根据图4所示的操作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用图4 A所示的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其原因是 ;不用图4B所示的方法加热,其原因是 。 (2)用图4 C或图4 D所示的方法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要将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的底部,其原因是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其原因是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8分) 22化学探究活动体现的化学学习特点的3个“关注”是: ; ; 。 23为测定某专用实验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检验。请设计一个简单方法,取出实验室内

7、的空气样品(可选用的实验用品有烧杯、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橡皮管、玻璃片、水等)。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4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假设猜想吸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少,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多。 搜集证据(1)用图5 A所示的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即为空气。(2)如图5-8所示,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人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 ; 结论: 。 (3)如图5 C所示,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现象:

8、 ; 结论: 。 (4)如图5 D所示,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 ; 结论: 。25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的实验如图6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边燃烧边 ;将一个白色瓷盘放在火焰上方,一段时问后发现瓷盘底下有 色的物质生成,该物质是 (2)取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烧杯内壁有 出现;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 。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3)吹灭蜡烛后可看到一缕白烟。请描述白烟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薯片等易碎食

9、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最不适宜充入包装袋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空气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42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该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山雪”纯牛奶 B“花岗岩”地板 C“无名”啤

10、酒 D“飘雪”蒸馏水 6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选用的最为合适的物质是( ) A铁丝 B木炭 C硫黄 D红磷 7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用途。下列用途不是稀有气体所拥有的是( ) A焊接金属时用作保护气 B用于炼钢 C用于制造霓虹灯 D充入灯泡中,使灯泡经久耐用 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这三个集气瓶中所盛的气体分别是 (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9氧气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质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21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10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