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2979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授课教师:赵文明单 位:西平县杨庄初级中学制作电子板报 综合实践教学案例设计思路:信息技术课程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程相比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规定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伙学习的手段。而协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生主体研究、开放性研究活动的一种新空间。因此,我在专家制作电子板报综合实践一学时,摸索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合伙学习为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合伙学习(ooprative lng)是

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实效的教学理论和方略,它能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明显,被觉得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从国内外合伙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合伙学习活动其重要取向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等。 制作电子板报综合实践这节课以合伙学习的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措施为指引,以学生所熟悉的家乡西平杨庄中学等景点的有关知识为背景,结合学生已掌握的E浏览器、网页表单和搜索引擎等收集信息的措施,来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培养学生综合解决信息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

3、生活保护环境、爱惜环境的思想感情和团队合伙精神。由于这是本节课教学核心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以“抛锚式教学”来开展学习。一、信息技术的特殊作业 在上本节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人们想想应当编一份如何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学生提出:“学校正在申请驻马店市绿色学校,并且举办了诸多的有关环保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编一份有关绿色环保的小报。”又有学生说:“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申请驻马店市绿色学校的一项内容,增长我们学校被评上的机会。”尚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挑选好的小报做成一份校园的环保小报纸。” 说到这里学生们都兴奋了,纷纷刊登自己的见解,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

4、见的基本上,把全班同窗提成了几种小组,布置了如下规定及作业: 每一小组合伙共同完毕一份小报。 为自己的小报取一种亮丽的名称及版面。 结合学校这几种星期所举办与环保有关的活动写几篇稿件,运用数码相机拍摄(数码相机部分学生家中有,学校里也有)某些活动的图片,收集和调查记录某些自己需要用到的数据。 二、作业完毕的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在这一种星期通过全体小构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在教师的协助下,积极的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材料的形式有文字,有图片,尚有某些记录图表。其中所波及到的内容:有学校举办的“保护环境,千人签名典礼”,有团委发起的征集“环保警示语”,有社会实践:“访千年古树”,有美术组举办的大地作画比赛,

5、劳技组组织的“运用废物做手工”的比赛,以及各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的情景等。内容丰富,可以说是前期收集素材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夯实。在收集材料的一周里,从每个小组到每一位同窗都非常热情地参与其中的工作,把自己当成是一种小记者、小作家、小照相师 人们都乐在其中,享有这些作业的美妙,没有人去逃避,没有人说累。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本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时,同窗们带着自己小组的“成果”来到电脑室,在小构成员的协调下,人们把这些素材输入电脑(图片是在课堂教师的协助下输入电脑的),然后整顿这些素材。 在小组中有一位同窗负责将设计在草图上的版面在wor中画出来,再将其她同窗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纷纷插入其中,忙完

6、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的同窗也到“版面设计师”旁边开始指手画脚起来,“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一点,这样醒目。”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这时也成为了一种配角,只能为电脑操作上尚有困难的小组帮上一点忙。 下课了,每个小组都完毕自己的小报。她们通过与其她小组完毕的作品比较,自行地评比出了几张最优秀的作品。四、案例分析: (一)、开放、综合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布满了生命 时下,合伙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是诸多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让学生以实际的任务明确学习的意义,进行故意义的学习,而许多任务只是技能的训练,或者是孤立的,零散的。例如,把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作为一种个任务,说“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为文献更

7、改名字”等,上述的措施非但让学生学习困难,长期必会厌倦,由于那些电脑的技能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 在这课前,我所谓的作业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并且也不是某些机械的抄写,每个小组中的每位同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完毕的一项或几项,对她们来说没有承当,有的只是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在课堂上,那些技能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她们只要把之前学习的知识再结合自己小组的素材灵活运用技能就可以了,没有教师的规矩、规定,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和发明。(二)、开放、综合的信息技术课带给学生的是更多的能力,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爱。 学生在收集素材的同步培养了诸多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版面设计能力、照相能力每位同窗都会选择自己能胜任而又

8、喜欢的一项或几项任务,这是多么有趣而快乐的事,因此她们获得了成功。 学生经历了各项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她们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自己平时如何的行为才是环保的,如何维护学校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爱的体现:爱自己、爱班级、爱学校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任务驱动式、合伙学习等教学措施为指引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对如何指引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如何引导学生对的进行过程评价中我得到了诸多的启示。 、老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往往是以单纯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作为教学内容,重在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而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最新理论觉得:信息技术课应当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环绕一种学生能激起学生浓厚爱好的主题展开教学过程,以学

9、生的探究过程作为学习载体,当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便自然而然地对尚未掌握的有关操作技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渴求。 2、老式的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往往是“射线式”的,即以教师为辐射点,知识、技能的获取是单通道的;当我采用协作学习方式来展开教学过程时,使我感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取渠道变成了多渠道的、立体的。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学生互相之间的只言片语,或者是学生在键盘上的轻轻一击,都远胜于教师长篇大论的解说和繁琐的演示操作。在这种学习方式之下,学生设计出了诸多我上课之前未曾想到的方案,并且具体地阐明了信息的来源、对信息的分析以及对信息的解决,有的甚至尚有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3、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也往往是以教师的一句话定型,而这节课采用了过程评价这开放式的课堂评价方式。每个小组都将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出来,任由同窗评说,自己随时修改、补充,而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不当裁判,仅仅作为一名组织者来发挥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便敢放胆直言,无所顾忌,学生边说边做,将多种操作技能技巧大胆地呈现出来,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查询、解决、加工、分析、整顿的过程一览无余,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多种有特色的方案不断呈现。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由此,我建议在上每节课前,我们都应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如何让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布满生命? 开放、合伙的信息技术课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