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72973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六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WTT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段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

2、宝,结果找到了匪徒藏匿的金币。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悲哀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轻松、幽默而略有挖苦夸大,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的叙事性作品阅读,能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绘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课六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

3、课文,编排在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六年所学的阅读方法进展自学,老师重在引导即可。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应用余映潮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将教学设计成三大板块:阅读梗概,理解主要内容-粗浅讨论小说-阅读精彩片断。学习目的1.阅读作品梗概,阅读作品精彩片段,理解大意。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难点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才能。课前准备简单理解马克吐温及其相关作品。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3分钟)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

4、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2、简单交流对马克吐温及其作品的理解。3、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二、授课板块一:阅读梗概,理解主要内容(6分钟)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2、小组内简单交流。3、全班交流。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

5、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最惊险的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板块二:粗浅讨论小说(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老师所给的两个问题自主交流: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兴趣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展交流。)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表达了智慧、计策、正义、英勇乃至指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

6、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板块三:阅读精彩片段(16分钟)结合“阅读提示”,学生自学。阅读提示:1、快速阅读精彩片段,明白详细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局部内容,画出文_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2、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结合详细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3、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交流:问题2的交流,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如:是个乐观英勇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险过程,还不忘夸大

7、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问题3的交流,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大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衬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英勇机智的精神;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假设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

8、地”等。三、结课(5分钟)1、通过读梗概,你对什么内容还产生了要细读原著的兴趣?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2、看课后的泡泡3(“我读了整本书,觉得汤姆刷墙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3、拓展阅读汤姆刷墙的精彩片段。4、鼓励学生读整本书,为读书交流作准备。板书设计17_汤姆索亚历险记理解梗概 动作、语言、外貌品味精彩细节、夸大、比照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以学生合作交流为主,老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是适时地点拨。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及表达的特点,从教学中看,板块式的设计让学生的自学交流更有抓手,学习也更有

9、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 运用“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在读中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2、 感受到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引入阅读1、(板书:汤姆索亚)有谁读过关于他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吗?谈谈你汤姆的理解。2、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外国文学作品,看看本书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这么多读者去拜读它。二、 初知大意,阅读“梗概”:1、阅读“梗概”,理解主要内容(作品写了汤姆几次历险?重点写了哪次?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说说主要内容三、运用方法,阅读片断:1、同学们,课文精选了这部书里

10、的一个精彩片断,让我们好好去读读,领略一番名著的魅力;2、这个片断很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步阅读速度? (板书:阅读);3、回忆“阅读”的阅读方法;4、快速阅读“精彩片断”四、赏读品味,畅所欲言: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2、你认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片断”很“精彩”?(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可以从事件起伏跌宕,也可以从语言幽默夸大,还可以用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等方面交流。)五、提出建议,课后延伸:1、再读梗概,你发现精彩片断写得是梗概中的哪个局部?2对照梗概,你对梗概中的哪个地方还特别感兴趣?3、鼓励学生读整本书,为读书交流作准备↓下页更多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