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备课笔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2956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备课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孟》备课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孟》备课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孟》备课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孟》备课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孟》备课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备课笔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备课笔记一、课文悟读在中国思想史上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 ,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 ,他们独具如炬慧眼 ,神思澄明如水 ,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 ,相信道德的力量 ,相信教育的力量 ,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 ,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 ,但仔细比较 ,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读?论语?孟子? ,观孔孟言行 ,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

2、焉在后。“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这里 ,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 ,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 ,其颊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 ,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假设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 ,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 ,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幽默 ,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 ,其中点缀着

3、几处隽永的警语 ,经常的沟通和切磋 ,使得他们关系融洽 ,亲如父子。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 ,轮到曾皙时 ,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 ,喟然叹服。一袭布衫 ,大袖飘飘 ,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 ,几个大人 ,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 ,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 ,游戏而不功利。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 ,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 ,以“兼济天

4、下为己任 ,倡导自省精神 ,以身作那么 ,言行中也处处表达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 ,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 ,且锋芒毕露 ,好辩而且善辩 ,动辄与人交锋 ,欲争必胜 ,揪住君王就讲道理 ,并且直言不讳 ,咄咄逼人 ,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 ,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 ,“率兽而食人 ,把政治搞得一团糟 ,主张“君有大过那么谏 ,反复之而不听那么易位。言语坦率 ,嬉笑怒骂 ,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二、亮点探究1“今人冯友兰 ,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 ,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探究

5、学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 ,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 ,都强调以德治国 ,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2“老羸转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探究学习:“老羸转乎沟壑 ,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原文大意是: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 ,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 ,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 ,人太多;不杀罢

6、 ,又太可恨 ,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 ,您的百姓 ,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 ,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 ,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 ,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 ,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 ,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时机了!这段话 ,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认为为政需以身作那么 ,要保护人民 ,民贵君轻;另一方面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 ,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锋芒毕露 ,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3孔子说 ,他一生学习 ,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探究学习:?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7、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 ,30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于礼 ,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 ,50岁懂得了天命 ,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 ,便能了解其主旨 ,70岁便随心所欲 ,所想的一切都不会超过规矩。由孔子的这番话 ,可以看出学习的重要性。4文章第4段比照了孔孟对“礼的态度、行为 ,表达了他们的思想 ,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的不同个性。有什么不同?探究学习:孔子的行为 ,表达了他对“礼的重视 ,他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为了礼 ,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礼的束缚

8、 ,率性而为。5“针对这些条件 ,孔子对当时情形 ,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 ,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 ,还相当宁静。从文中的分析来看 ,当时社会“闲雅“宁静的原因有哪些?探究学习:(1)当时 ,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那么虽已不再适用 ,但诸侯间交往还贯以“道德的名义。(2)当时的作战形式车战 ,布阵有一定的程序 ,交战有公认的原那么 ,仍离不开礼的约束。(3)当时的作战形式决定了交战时间短 ,参战人数少的现实 ,战事没有涉及全民 ,缺乏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乱。三、选题设计1孔盂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的影响。研究方法:(1)系统了解中国文化思想的开展

9、史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思想。(2)查阅?孔学杂著?先秦儒学?孟子译注?等相关资料。(3)摘取有关信息 ,对信息进行梳理。(4)综合概括 ,得出认识。参读书目:(1)中国哲学网之中国哲学研究之孔子研究。(2)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3)郭沂?老庄孔孟哲学的底蕴及其贯穿?。(4)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5)俞荣根?儒言治世?。(6)姜国柱?儒家人生论?。2借鉴本文比较人物的方法 ,比较田园诗鼻祖陶渊明与山水田园诗重要代表人物王维的创作内容与风格的异同及原因。研究方法:(1)了解比较文学的根本理论及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了解人物生平及生活的时代 ,知人论世。(3)查阅资料 ,熟悉其代表作兄及风格。(4)分析比较二人创作内容与风格的异同及原因。参读书目:(1)魏正申?陶渊明评传?。(2)孙静?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3)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华中师大出版社2019年版。(4)田军?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5)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6)王从仁?王维和孟浩然?。(7)杨海明?孟浩然·王维?。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