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管道布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728787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管道布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7章管道布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7章管道布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章管道布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管道布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管道布置厂内管线综合7.1.1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宜地上敷设;沿地面或低支架敷设的管道不应环绕工艺装 置或罐组布置,并不应妨碍消防车的通行。7.1.2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内铁路线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跨越厂内道路的净空 高度不应小于5m。在跨越铁路或道路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 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7.1.3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管道横穿铁路线或道路时应敷设在管涵或套管内。7.1.4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或储罐 组;在跨越罐区泵房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 管道附件。7.1.

2、5距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设备30m以内的管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窜入和积 聚的措施。7.1.6各种工艺管道及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不应沿道路敷设在路面下或路肩上下。工艺及公用物料管道7.2.1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金属管道除需要采用法兰连接外,均应采用焊接 连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25mm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金属管道和阀门采用锥 管螺纹连接时,除能产生缝隙腐蚀的介质管道外,应在螺纹处采用密封焊。7.2.2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7.2.3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采样管道不应引入化验室。7.2.4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应架空或沿地敷设

3、。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 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在管沟内积聚的措施,并在进、出装置及厂房处密 封隔断;管沟内的污水应经水封井排入生产污水管道。7.2.5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共架多层敷设时宜将介质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250C的管道 布置在上层,液化烃及腐蚀性介质管道布置在下层;必须布置在下层的介质操作温度等于或 高于250C的管道可布置在外侧,但不应与液化烃管道相邻。7.2.6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共架敷设时应布置在一侧,且平 行布置时净距不应小于500mm,交叉布置时净距不应小于250mm。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液 化烃和可燃液体管道之间宜用公用工程管道隔开。7.2.

4、7公用工程管道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或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1. 连续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并在其根部设切断阀;2. 在间歇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上应设止回阀和一道切断阀或设两道切断阀,并在两切 断阀间设检查阀;3. 仅在设备停用时使用的公用工程管道应设盲板或断开。7.2.8连续操作的可燃气体管道的低点应设两道排液阀,排出的液体应排放至密闭系 统;仅在开停工时使用的排液阀,可设一道阀门并加丝堵、管帽、盲板或法兰盖。7.2.9甲、乙a类设备和管道应有惰性气体置换设施。7.2.10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吸入管道应有防止产生负压的措施。7.2.11离心式可燃气体压缩机和可燃液体泵应

5、在其出口管道上安装止回阀。7.2.12加热炉燃料气调节阀前的管道压力等于或小于(表),且无低压自动保护仪表时, 应在每个燃料气调节阀与加热炉之间设置阻火器。7.2.13加热炉燃料气管道上的分液罐的凝液不应敞开排放。7.2.14当可燃液体容器内可能存在空气时,其入口管应从容器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 部接入,宜延伸至距容器底200mm处。7.2.15液化烃设备抽出管道应在靠近设备根部设置切断阀。容积超过50m3的液化烃设 备与其抽出泵的间距小于15m时,该切断阀应为带手动功能的遥控阀,遥控阀就地操作按钮 距抽出泵的间距不应小于15m。7.2.16进、出装置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在装置的

6、边界处应设隔断 阀和8字盲板,在隔断阀处应设平台,长度等于或大于8m的平台应在两个方向设梯子。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管道7.3.1含可燃液体的污水及被严重污染的雨水应排入生产污水管道,但可燃气体的凝结 液和下列水不得直接排入生产污水管道:1. 与排水点管道中的污水混合后,温度超过40C的水;2. 混合时产生化学反应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污水。7.3.2生产污水排放应采用暗管或覆土厚度不小于200mm的暗沟。设施内部若必须采用 明沟排水时,应分段设置,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m,相邻两段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m。7.3.3生产污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水封,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mm:1. 工艺装置内的塔、加热

7、炉、泵、冷换设备等区围堰的排水出口;2. 工艺装置、罐组或其他设施及建筑物、构筑物、管沟等的排水出口;3. 全厂性的支干管与干管交汇处的支干管上;4. 全厂性支干管、干管的管段长度超过300m时,应用水封井隔开。7.3.4重力流循环回水管道在工艺装置总出口处应设水封。7.3.5当建筑物用防火墙分隔成多个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 立的排出口并设水封。7.3.6罐组内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且应在防火堤外设置水封,并应在防 火堤与水封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易开关的隔断阀。7.3.7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管道的支干管、干管的最高处检查井宜设排气管。 排气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径不宜小于100mm;2. 排气管的出口应高出地面2.5m以上,并应高出距排气管3m范围内的操作平台、空 气冷却器2.5m以上;3. 距明火、散发火花地点15m半径范围内不应设排气管。7.3.8甲、乙类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管道的下水井井盖与盖座接缝处应密封,且井盖 不得有孔洞。7.3.9工艺装置内生产污水系统的隔油池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7.3.10接纳消防废水的排水系统应按最大消防水量校核排水系统能力,并应设有防止 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