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场地越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2857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场地越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机器人场地越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机器人场地越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机器人场地越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机器人场地越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器人场地越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场地越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器人场地越野竞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创新手段,以机器人为载体模拟汽车场地越野行为。考核参赛 选手对机器人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参赛选手对编程语言、物理及力学 等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二. 参赛范围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三, 竞赛环境1、软件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Windows XP中任何一种。(2 )编程系统:俊原robo-edu2。2、硬件环境:(1 )电脑配置:CPU1.8G以上,内存512M以上(CPU推荐2G以上,内存 1G以上,拥有256M以上显存的显卡)。(2) 电脑数量:决赛现场,组委会提供竞赛现场编程用电脑(每人一台), 参赛选手不允许携带任

2、何可以复制文件的工具进入竞赛现场(如U盘、电脑等(3) 带入竞赛现场的机器人,其控制器必须清零,即控制器内不能有任 何咨(1 )场地纸尺寸:长300cm x宽200cm。(2 )轨迹曰、黑线宽度:2cme(3 )起、终点尺寸:边长30cm正方形。(4 ) A类障碍:浅水坑、直线双边桥、双驼峰、沙漠、跷跷板。(5 ) B美障碍:森林、V形谷、阶梯路、直线单边桥、土丘。(6 )障碍模型沿轨迹线对称或居中摆放。(7 )障碍模型说明:所有障碍模型外尺寸均为长50cm x宽50cm。Bl、森林两边断线长度为30cm,机器人必须正确识别轨迹线和森林绿 色。灰色。圆点表示树木摆放位置,距离黑线中心距离15c

3、m。B2、V形谷两边断线长度为30cm ,机器人必须正确识别轨迹线和山谷褐 色。V形谷夹角45度。B3、阶梯路每个阶梯的宽度为10cm ,高度为0.5cm。B4、直线单边桥桥总长30cm、桥高度lcm、桥宽度3cm、引桥角度15度。桥 内侧距离轨迹线中线6cm。B5、土丘土丘最高点距离地面垂直高度为3 c m。A1、浅水坑障碍总高度2cm ,倾斜面与地平面角度15度;水坑尺寸长 40cmx宽25cm ,深度lcm。比赛时水深不超过0.5cm。桥总长30cm、桥高度lcm、桥宽度3cm、引桥角度15度。桥内侧距离轨迹线中线6cm。A3、双驼峰弧形过度面,最高点距离水平面4cm。A4、沙漠障碍总高

4、度2cm ,倾斜面与地平面角度15度。沙坑尺寸长40cmx宽25cm,深度lcm。A5、跷跷板跷跷板支撑点高度约3cm ,宽度45cm。1、机器人尺寸:30cm (长)x25cm (宽)x20cm (高)以内,以其最突出部 位即最长点为准。2、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须由2名队员、1台四轮机器人组成。3、竞赛时长:竞赛环节小学组初中组局中组现场编程70分钟80分钟90分钟任务完成90秒120秒150秒现场编程时长:每个组别所有参赛选手统一进行现场编程所限定的起止时间, 在此时间内参赛选手可进行场地调试与程序调整。任务完成时长:每支参赛队伍完成任务所限定的起止时间。4、竞赛任务:(1 )小学组:机

5、器人由起点启动并自主运行,途径两个A类障碍、两个B类障 碍(障碍名称及摆放位置现场公布)后静止于终点区内,任务结束。(2 )初中组:机器人由起点启动并自主运行,途径两个A类障碍、三个B类障 碍(障碍名称及摆放位置现场公布)后静止于终点区内,任务结束。(3 )高中组:机器人由起点启动并自主运行,途径三个A类障碍、三个B类障 碍(障碍名称及摆放位置现场公布)后静止于终点区内,任务结束。5、机器人启动之前必须静止,允许采用按下按钮”或给传感器信号的方 式进行启动,成功启动后机器人必须自动运行。6、暂停: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长内无暂停。7、机器人损坏: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间内,参赛机器人如发生结构件脱

6、落, 在不影响机器人正常行走的情况下,参赛选手可请求裁判帮助取回。8、每台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与传感器的数量不限,其它用于 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机器人使用的电池种类不限,输入电压不超过12V ;机器 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9、比赛结束:(1 )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突然静止且30秒内没有动作的可能性。(2 )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整体投影完全脱离黑线5秒钟以上。(3) 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发生侧翻或仰翻。(4) 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长终止(无论机器人处于何种状态)。10、比赛失败:(1 )机器人在起点启动后30秒内无法正常运行。(2 )机器人通过第f 障碍前发生9

7、(1)、9(2)、9(3)情况。11、比赛弃权:(1 )参赛队伍两名选手均不签到或有一名选手不签到。(2 )参赛队伍迟到5分钟(含)以上。12、每支参赛队伍任务完成“限一次。13、参赛机器人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五,竞赛流程选手检录=禁带工具检查= 选手抽签= 程序清零= 现淞布任务 = 现场编程按抽签顺序进行= 任务完成六,评分标准评分指标计分说明成功通过A类障碍+20分/个成功通过B类障碍+ 15分/次任务完成实际时长每提前一秒+ 1分比赛失败0分比赛弃权(无获奖资格)不计分注:参赛队伍该阶段得分占其成绩的60%。七,机器人现场主题创作参赛队伍依据组委会统一提供的机器人构件(全国决赛采

8、用俊原机器人先 行者1代器材)按模拟轿车路考的主题进行现场机器人搭建、编程及动作展示, 参赛队伍该阶段得分占其成绩的40%。1、用时80分钟/组别,在规定用时内进行机器人搭建、编程、程序导入、场地调 试及程序调整。2、整个竞赛过程须2名队员协作进行。3、每支参赛队伍动作展示限一次,按检录后的抽签顺序进行。4、竞赛场地:(1 )场地纸尺寸:长300cm x宽200cm。(2 )轨迹线宽度:2cm。(3 )起始区尺寸:直径40cm。(4 )终点区尺寸:边长40cm。(5 )路考项目:绕桩、S弯、斑马线、学校路口、限宽门、靠边停车。(6 )绕桩模型:直径3cm圆柱、高20cm ,沿轨迹红线摆放、桩距

9、40cm。(7 )限宽门模型:长30cm x高15cm x深20cm ,沿轨迹蓝线摆放。(8 )靠边停车区:长35cm x宽30cm。(9 )斑马线标志:长35cmx宽30cm。(10 )学校路口标志:长35cmx宽30cm。5、动作展示要求:(1 )机器人由起始区出发且自主运行,完成指定路考项目后静止于终点区内。(2 )小学组绕桩数量2个、限宽门1个、靠边停车1次;初中组绕桩数量3个、 限宽门2个、靠边停车1次;高中组绕桩数量3个、限宽门2个、靠边停车2次。注:绕桩摆放位置现场公布(全部成功绕行视为该项目完成1限宽门摆放 位置现场公布、停车区现场公布。6、动作展示时长:2分钟/组别。7、评分标准:分数=完成路考项目数量x 20分/路考项目违规累计扣分+提前完成加分违规:触碰绕桩、限宽门、未停在指定靠边停车区2分/次违规2 :部分或全部机身垂直投影位于指定靠边停车区外2分/次违规3 :斑马线、学校路口未减速慢行3分/次(无违规且完成全部路考项目)任务完成实际时长每提前一秒+ 1分迟至!J5分钟以上。分放弃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