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72830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地质情况41、地层岩性42、地质构造43、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4三、施工组织方案41、施工组织42、施工方案5四、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111、进口端112、出口端12五、进度指标及工期计划131、进度指标132、工期计划13六、工期保证措施141、成立工期保障领导小组14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14七、施工质量保障措施171、成立质量管理机制172、质量保证措施18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1、隧道掌子面钻眼212、爆破作业213、支护224、装碴与运输225、二次衬砌226、通风与防尘237、供电与电气设备23陈家湾隧道剩余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陈家湾隧道位于娄底市双峰县

2、洪山殿镇,设计为双线隧道,全长617m,隧道进口里程DK22+168,出口里程DK22+785。现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出口端采用暗挖法施工,进口端采用盖挖法施工。目前剩余的主要工程量为:16米斜切式洞门,16米明洞,120米暗洞开挖及140米二衬。现隧道掌子面里程为DK22+320,二衬里程为DK22+340,施工工法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盖挖法施工里程段为DK22+200-DK22+250。该隧道设计围岩情况及支护参数见下表:陈家湾隧道正洞衬砌与施工辅助措施一览表隧道名称里程范围衬砌类型加宽长度钢架超前工法类型位置间距类型陈家湾隧道619mDK22+168DK22+184V级斜切洞门60cm1

3、6DK22+184DK22+200级偏压明洞16DK22+200DK22+230c30H175 型钢拱墙、 仰拱0.6108管棚三台临时仰拱DK22+230DK22+310c80H175 型钢拱墙、 仰拱0.6型三台临时仰拱DK22+310DK22+430b120I20a 型钢拱墙、 仰拱0.8型三台临时仰拱DK22+430DK22+640b210I18 型钢拱墙、 仰拱1型短台阶DK22+640DK22+680b40I20a 型钢拱墙、 仰拱0.8型三台临时仰拱DK22+680DK22+730b50I18 型钢拱墙、 仰拱0.8型短台阶DK22+730DK22+749b19I20a 型钢拱墙

4、、 仰拱0.6型三台临时仰拱DK22+749DK22+769b20I20a 型钢拱墙、 仰拱0.6108管棚三台临时仰拱DK22+769DK22+785V级斜切洞门16二、地质情况1、地层岩性1)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夹少量角砾,厚度为14.5m。2)下伏基岩为二叠系茅口组(P1M)炭质页岩夹灰岩,以炭质页岩为主,炭质页岩为黑色,薄层状,含少量炭质灰岩和钙质胶结构物,全强风化,风化不均,厚度变化较大,其中全风化岩层芯呈碎块状、土状,极软;强风化呈短柱状以及块状。灰岩,深褐色,薄层状,强风化,呈碎块状,断口处有许多溶痕,充填部分方解石岩脉,夹有炭质页岩。

5、 2、地质构造根据设计提供的勘测资料,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工点范围内无断裂构造。受地层接触带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进口产状为29045,洞身为7040,出口段为24041,本隧道岩层产状较乱。3、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进出口段地层倾向线路右侧,由于炭质页岩性质极差,以全风化为主,遇水极易发生泥化、软化等现象,隧道开挖后易形成滑坡、溜塌等,且存在较严重的偏压不良地质情况。设计资料显示,隧道进出口均存在倾向坡脚的软弱夹层等,施工时易发生较大规模的溜坍,同时该隧道属于为岩溶发育区。三、施工组织方案1、施工组织该隧道剩余工程采用进出口两端共同施工,进口端主要施工内容为:16米斜切式洞门,16米明洞,5

6、0米V级围岩盖挖段开挖及50米的二衬。出口端主要施工内容为:70米V级围岩开挖和90米二衬。2、施工方案1)进口端主要为明洞、洞门及盖挖段施工。现场增加一台9米长的二衬台车,计划在2014年元月底达到使用条件。由于受场地所限,两端洞口车程约为1小时,所以进口端不再建设小型拌合站和钢材加工场,所有喷锚料由出口端拌合后运送至现场,钢材由出口端提前加工好后转运至现场,现场根据需要仅设置成品堆放场、高压水池和空压机,施工用电从朱湖特大桥接入(详见后附图1:陈家湾隧道进口端施工平面布置图)。进口端设计有65米的路基过渡段,已基本完工。计划在2014年1月5日进行盖挖段洞内开挖施工。I、明洞及洞门施工:明

7、洞及洞门施工工艺及流程路堑开挖路堑土石方开挖采取横向分层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必要时采取弱爆破和人工配合机械刷坡,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出渣,按照设计施作边仰坡防护。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底处理,基底承载力达到要求后施作仰拱、填充混凝土,填充混凝土在仰拱混凝土终凝后进行浇筑。仰拱及边墙基础施工仰拱施工采用全幅施工,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钢筋安装前先根据测量放样的水平、中线点,设置定位钢筋,再安装钢筋,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堵头模板处及边墙基础面预留接头钢筋,并长短错开,保证满足钢筋焊接需要。钢筋焊接采用帮焊接头,纵环向施工缝处设止水条。仰拱及边墙基础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根

8、据混凝土浇注的进度将拼装式钢模或木模板固定在钢筋骨架上方,保证仰拱混凝土的拱形。拱墙混凝土浇注仰拱及边墙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毕48h后,将边墙与拱墙施工缝连接处及时凿毛,清除浮浆,并用高压风吹干净。拱墙钢筋施工时,搭设钢管脚手架以模板台车为工作平台进行拱墙钢筋的安装,定位钢筋与模板之间设同标号砂浆垫块。端墙处预留钢筋与洞门端墙钢筋相连。衬砌均采用模板台车作内模,外模采用组合钢模对拱墙衬砌混凝土一次性灌注,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拌合站生产,罐车运输,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防水层施工衬砌全部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水卷材施工,但要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施工,先用砂浆将混凝土基面整平,然后再施作防水卷材。回填回填施

9、工在洞门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先施工两侧回填浆砌片石,然后回填碎石土,从下至上,按设计对称分层进行。回填土分层夯实,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分层夯实,采用手扶压路机及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cm。施工过程中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当明洞回填完成后,及时进行洞口及洞顶的绿化及防护工作,避免雨水冲刷。施工注意事项洞口、明洞施工避开雨季,随时监测、检查边仰坡稳定情况。严格控制洞口段土石方超挖,以保持地表的原始状态,刷坡后及时以喷锚网对地表加固。边坡、仰坡上浮石、危石及时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处予以修整平顺。开挖弃方堆放在指定地点,边坡仰坡上不堆集弃土、石方。为保证洞门美观,测量放

10、线要精确,施工前做好大样板并挂线,棱角分明,墙体坡度顺直符合设计。端墙混凝土一次灌注,施工前严格检查、检修拌合站、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等施工主要设备,避免出现灌注中发生故障。灌注时从下向上、左右对称灌注混凝土。流程图路堑开挖净空检查及钢筋放样安装边墙基础钢筋仰拱及边墙基础钢筋安装钢筋检查浇筑仰拱及边墙基础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浇筑台车定位拱墙钢筋安装钢筋检查外模安装浇筑拱墙衬砌混凝土拆模养护防水层施做回填土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水沟立模基底承载力检查II、盖挖段施工:上台阶明挖立拱架施工,可减少由于山体压力造成洞内塌坍的风险系数,保证洞内施工人员及机械的安全,提高洞内开挖进度。施工工艺对DK

11、22+200-250段范围内土方进行开挖,隧道上台阶断面开挖成弧形,作为浇筑混凝土的内模,开挖深度至上台阶拱架拱脚,边坡按照路基1:1.75进行放坡。边、仰坡加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边、仰坡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设置6钢筋网,网格间距25*25cm,排水采用42钢花管,长度3m,梅花型布置,间距1.5m,边坡坡脚设置截水沟并与仰坡截水沟顺接。上台阶钢架及网片施工 上台阶钢架设立在预留的弧形土上,采用HW175型钢,间距0.6m,钢架间纵向采用22钢筋连接,呈八字形,环向间距1.0m,拱脚采用 20槽钢焊接成纵向底梁,钢架内外两侧6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钢架内侧采用混凝土垫块预留10cm

12、混凝土保护层。模板安装及浇筑C20混凝土浇筑C20混凝土厚度为50cm,外模采用5mm后钢模板拼装,I18工字钢弧形拱架加固,端头模板采用木模。 回填碎石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隧道中、下台阶进行开挖,开挖台阶要左右错开,并设置临时仰拱及保留前方核心土,开挖进尺每循环为一榀钢架间距。开挖仰拱,仰拱开挖每循环不得大于3m,待施工至有二衬浇筑条件时,浇筑二衬混凝土,二衬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对隧道顶部进行回填碎石土,并设置粘土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边坡刷坡高度每循环不能大于3m并进行挂网喷锚支护,盖板模板加工及安装一定要牢固。浇筑盖板混凝土时要严格浇注速度及振捣效果,防止模板爆裂。隧道围岩开

13、挖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无爆破施工,局部爆破施工时,要密打眼,少装药,采用预裂爆破,较少对地层的扰动,坚持短进尺、多循环的原则。监控量测点的布设要与开挖作业同步进行,布点按纵1.52.0m一个断面,环向每个断面在分别在拱顶、拱腰、拱脚及边墙共布设7个观测点。临时仰拱采用I18工字钢加喷射C25混凝土,厚度大于20cm。临时仰拱不得随意拆除,中、下台阶施工时保留上台阶临时仰拱,中下台阶施工时增设锁脚锚管,注浆要符合设计要求。 中下开挖时严格按照每循环不大于一榀钢架间距的要求,同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留足预留沉降量。2)出口端洞内围岩均为V级,衬砌类型为Vc,开挖施工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采用人工风

14、镐配合长臂挖掘机开挖,侧翻式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每循环进尺0.6m。由于该隧道围岩特别差,所以要求采用仰拱及二衬紧跟的施工方法,保持二衬距离掌子面不超过30米。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工序I、工序横断面图 施工工序:a、(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做隧道超前支护。(2)弱爆坡开挖部,(3)施做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锚管。(4)导坑底部铺设I18轻型工字钢,喷14cm厚混凝土,施做部临时仰拱,必要时封闭掌子面。(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必要时在部中间设置竖向支撑。b、(1)在滞后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部。(2)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并设锁脚锚管。(3)导坑底部铺设I18轻型工字钢,喷14cm厚混凝土,施做部临时仰拱(4)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c、(1)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开挖部。(2)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仰拱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3)边墙部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