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2694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试行)沥青面层是整个高速公路起功能性作用的部分,是整个工程的精华部分,是真正体现管理、技术设备等综合能力、水平的部分,是我们应特别关注,非下力做好不可的部分。本工程沥青面层采用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各层的矿料组成符合表1所列级配范围。上面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采用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为AC-20型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粗集料采用石灰岩)为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各层矿料级配表(方孔筛)(1)表面层矿料级配 表1级配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围1009510068824

2、25629431931122281771348中值100(2)中面层矿料级配级配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围10095100809268805870385025351625102071551148中值100(3)下面层矿料级配级配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围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中值100一、材料要求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进行场地硬化,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格

3、挡要牢固,不同料源的材料要分开堆放。1、粗集料路面面层所用石料,加工是要采用三级破碎,第一级采用顎式破碎,第二级采用锤(锥)破或反击破,第三极采用整形破。中、下面层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并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路面表面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等中性岩石,依据表面层的级配要求,各施工单位要根据石料厂所产碎石筛分通过率分析(试样通过随机选点方法取得)计算各规格碎石提运比例。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见表62所示。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面层中下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325T0316洛杉机磨耗损失不大于%2025T0317视密度 不小于T/m2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

4、0.32.0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级44T0616坚固性不大于%55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 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 不大于%121015151218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0.50.5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12T0320石料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2、细集料沥青面层细集料用砂全部为机制砂;机制砂应采用优质无风化1020mm、1030石灰岩碎石加工而成,不得用石屑等尾料加工。机制砂要求现场加工不得外购。细集料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见表63所示。沥青混凝土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3指标标准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

5、3)2.5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5小于0.075mm粉料的塑性指数不大于4砂当量不小于(%)65亚甲蓝值不大于(g/kg)10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 )30注:坚固性试验根据需要进行;3、填料填料采用1020mm、1030石灰岩碎石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应不含有泥土等杂质。矿粉应由施工单位自行加工不得外购。所用填料严禁使用回收矿粉,为改善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参加1-2的水泥或消石灰粉。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4。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矿粉技术要求表4项目说明指标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7含水量不大于(%)1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

6、0901007095外观无团粒粘结现象亲水系数0.8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4、沥青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要保证试验频率满足要求。表面层沥青采用符合“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的IC型SBS改性沥青,采用厂家改性,改性沥青的具体指标采用新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指标。中、下面层采用“重交通通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AH70号沥青,沥青的具体技术指标要满足招标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沥青材料由业主提供。沥青性能整套检验,每-T至少试验一次。各施工单位和监理每车对沥青延度(1015)、软化点、针入度进行日常的检查。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表5所示。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表5指 标

7、单位SBS类(I类)SBR类(II类)EVA、PE类(III类)试验方法1 I-AI-BI-CI-DII-AII-BII-CIII-AIII-BIII-CIII-D针入度 25,100g,5s dmm10080-10060-8040-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T 0604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1.2-0.8-0.40-1.0-0.8-0.6-1.0-0.8-0.6-0.4T 0604延度 5,5cm/min不小于cm50403020605040T 0605软化点 TR&B 不小于 4550556045485048525660T 0606运动粘度1135

8、,不大于Pas3T 0625T 0619闪点 不小于230230230T 0611溶解度 不小于 9999T 0607弹性恢复25 不小于55606575T 0662粘韧性 不小于Nm5T 0624韧性 不小于Nm 2.5T 0624贮存稳定性2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 0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不大于1.0T 0610或T 0609 针入度比25不小于5055606550556050555860T 0604 延度 5 不小于cm30252015302010T 0605注: 1 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9、(JTG E20-2011)中的“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 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二、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应采用GTM方法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首先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所示的矿料级配范围。然后,根据表6所示的GTM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技术要求,确

10、定最佳沥青用量。最后采用马歇尔的试验方法对此配比进行验证,并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确定各冷料仓向拌和机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GTM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技术要求表6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普通沥青改性沥青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2200动稳定度不小于(次/mm)(60、0.9MPa)15003600抗剪切强度不小于(MPa)0.300.30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7580渗水系数(ml/min)不大于120602、生产配比设计阶段根据目标配比初步确定拌和机各冷料仓的进料比例,拌和机热料仓的筛子要选择合适的筛孔和安装角度,然后根据对各热料仓集料的筛分结果重新对混合

11、料的级配进行验算,且要求该级配最大限度接近目标级配。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确保热料仓达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GTM及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及标准密度,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比相差不大与0.2%。3、生产配比验证阶段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GTM)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标准偏差尽可能

12、的小。三、准备下承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水泥碎石上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特别是要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须用洗刨机刨除);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要彻底挖除,用沥青混凝土补充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彻底返工处理);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段应进行处理。其中桥头搭板与基层的结合处是否平顺、桥头搭板横坡是否正确作为检查重点,如果存在问题必须进行铣刨。2、做透层。四、施工要求1、试验路段和标准段路面每个结构层正式开工前都要先做一段不少于300米的试验段,试验段完成后要及时总结,查找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做一段不少于500米的标准段,在标准段施工时要确保施工工艺能够全面提高和完善;在标准段得到监理及业主认可后形成规范化施工。施工前要根据已完成试验段和标准段来确定以下内容:(1)确定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