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972028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专业采矿设计说明书(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一般部分为寺河矿300万t/a新井设计。寺河煤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面,交通 便利。井田走向(东西)长约5.77km,倾向(南北)长约6.30km,井田总面积为36.24km2。 主采煤层为3号煤、9号煤,平均倾角为5,煤层平均总厚为5.30m。井田地质条 件较为简单。井田工业储量为38784万t,矿井可采储量27352万t。矿井服务年限为70.13a, 涌水量不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5m3/h,最大涌水量为120m3/h。矿井瓦斯涌出量较 高,为高瓦斯矿井。井田为双斜井单水平开拓。 大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 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设备。矿

2、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矿井年工作日为300d,工作制度为 四六”制。一般部分共包括 10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2.井田境界和储量; 3.矿井 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盘区巷道布置; 6.采 煤方法; 7.井下运输; 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 标。目录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61.1矿区概述 61.2井田地质特征 81.3煤层特征 142井田境界和储量202.1井田境界 202.2矿井工业储量 212.2矿井可采储量 23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273.1矿井工作制度 273.2矿井

3、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274井田开拓 30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304.2 矿井基本巷道 385准备方式-盘区巷道布置525.1煤层的地质特征 525.2盘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535.3盘区车场选型设计 596采煤方法 596.1采煤工艺方式 596.2回采巷道布置 697井下运输 717.1概述 717.2盘区运输设备选择 737.3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758矿井提升 798.1概述 798.2主副井提升 799矿井通风与安全849.1矿井概况 849.2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859.3矿井风量计算 909.4矿井阻力计算 949.4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1009.5安全技术措施 10310矿井

4、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05- # -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寺河井田位于晋城新区东南部, 跨晋城市和阳城、沁水两县。矿井工业场地位于 沁水县嘉峰车站附近,距晋城市 70km,距沁水县53km。晋城生产区和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成庄矿井煤炭由太焦铁路外运, 新区其他矿井 煤炭将由侯(马)月(山)铁路外运,侯月线由南同蒲线侯马站经沁水、 端氏、嘉峰、 阳城顺沁河南下至河南省沁阳县,与焦枝铁路月山站接轨。太焦、侯月线均可经新焦 线至新乡,与京广和京九线、新兖及兖石线相接。矿区煤炭主要流向是南、东方向。公路运输北至长治、太原,南至焦作,西至侯马;各县乡之间均有简易公路,交 通

5、方便。嘉峰至各大城市及车站距离见表1.1,矿区交通位置如图1.1。表1.1嘉峰至各大城市及车站距离嘉峰至各大城市及车站距离起止距离(km)起止距离(km)嘉峰侯马155嘉峰汉口782嘉峰太原489嘉峰广州1886嘉峰新乡188嘉峰石臼所8191.1.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南段西侧,沁水向斜之东南翼。井田地形复杂,地势陡缓不一、沟谷发育、切割剧烈,平地甚少,仅沁河、长河西岸有较狭窄的阶地。总观地貌形态 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低山丘陵区,地表标高介于6001130m之间。沁河及其支流长河流经井田西部和东部。西部与南部多以构造剥蚀的丘陵 一一低山地形为主,沁 河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构成河漫滩以上

6、的三级阶地。1.1.3河流及水体本区属于黄河水系。井田西部的沁河发源于沁源县北柿庄东家岭一带,流向东南,在河南省陟县入黄河,全长450km。据润城水文站历年观测资料,图陇州郑流河界黄阳沁路山月堆古县辉沃曲南河氏端川陵河平高河县林省西山汾临泽安治长子长一口二沁城潞城阳、卩县县温丹氏师厦顺平河住日各 $ 卩、丫 海路 马侯上 A -字新留屯涉武洞洪-津孟-# -最大流量3050m3/s(1982年),最小流量2.5m3/s(1971年)。嘉峰工业场地100a一遇设 计洪水位为534.5m、300a 一遇洪水位535.3m。长河是沁河的支流,发源于晋城市上 河章村一带,流经井田东缘,在神头注入沁河,

7、全长约20km,为间歇性河流。井田东部还有寺河水库和沙河水库,水库容量分别为206、160万m3,主要用于农田灌溉。1.1.4气象及地震本区地处山西高原之东南部, 由于太行山屏障影响, 气候干燥, 形成大陆性气候 特征。据晋城气象站资料:19641973年间年降水量为295.9704.8mm,年蒸发量 为148.092428.3mm,全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3倍。雨季集中在79月份。最 高气温为36.1 T,最低气温为-157C。最大冻土深度为0.5m。主导风向春、冬季为 西北风, 夏季为东南风和南风。 风力一般 3 4 级,最大 7 8 级,最大风速达 23m/s。据晋城、阳城、高平等县志记载

8、,从 1140年以来先后共发生地震 28次,其中破 坏性地震有 8 次,地震强度最大达 7 级。据山西地震局鉴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1.1.5矿区经济概况整个晋城矿区跨越晋城市和阳城、 沁水两县, 面积为 6795km2。 1985年底统计资 料人口为 1184000人。本区处于太行山西坡,土质比较肥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 子、小麦和高梁,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较快,亩产水平逐年提高。工业主要有 冶炼、化肥、水泥、发电、农机、副食品加工及手工业等。1.1.6水源及电源矿井生活用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浅层地表水;工业用水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矿井110kv主电源引自芹池220kv变电站

9、,备用电源引自成庄110kv变电站,由 110kv线路送至距矿井场地以北1.15km的110kv变电站。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质构造矿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带、 断裂带、 晋东南山字型构造的影响, 构造形态 以近似南北和北东向的褶曲为主, 断层次之,为一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 3 5,一般在 10以内。褶曲一般为幅度不大、 两翼平缓的开阔背、 向斜。井田位于阳城山字型构造体系脊柱部分南端, 马蹄形盾地的北侧。 主体构造为轴 向近南北方向的压扭构造。 一系列开阔的背斜及压扭性逆断层以南北向纵贯井田, 伴 生稀少的北东向张扭性断裂, 井田内地层总的走向北部北北东, 向西南

10、部逐渐转折为 北东向,倾向北西,地层平缓,倾角 2。10 一般5地层: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有: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02),中石炭统本溪群(C2),上 石炭统太原群(C3),下二叠统山西组(P11)和下石盒子(P21),上二叠统上石盒子 组(P12)和石千峰组(P2sh),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 各地层分述如下:1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02):本组地层出露在井田南部及东南部润城、北留、窑 头等地。其岩性为深灰色、青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下部裂隙溶深发育,并为方解石充 填,局部为砾石石灰岩。全组厚约 400 450m。2. 中石炭统本溪群(C2):本群平行不整合覆于中奥

11、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凹凸不 平之古侵蚀面上。 岩相、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 局部夹不稳定的薄煤层及薄层石灰岩, 局部缺失,长22孔见太原群底砂岩(K1)直接覆于中奥陶统石灰岩之上。 全群厚0 27.65m,平均厚9m左右。3. 上石炭统太原群(C3):太原群(C3)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井田南部及 东部北留、辛壁等地零星出露。主要由石灰岩、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灰色细至中粒 砂岩及煤层组成。自下而上, K2、 K3、 K4、 K5 石灰岩发育普遍,层位稳定。间夹 稳定可采煤层 15、 9 号煤,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6、 5 号煤。旋回结构明显,属海 陆交互相沉积、全统厚 70.0126.16m,

12、 般厚79.598.80m。4下二叠统山西组(P11):本地层连续沉积于太原群之上,为主要含煤地层之 一。于南部史山、东部天户等地零星出露。由灰色、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 13号煤层组成。底部K7砂岩,厚度0.3812.4m,平均厚4.85m。3号煤层位于本 组下部,为主要可采煤层。全组厚30.758.66m, 般43. 8846.30m。5.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P21):灰色、灰绿色细中粒砂岩,灰色、深灰色粉砂 岩,夹数层灰绿色、灰色铝质泥岩等组成。在井田西部黄城、西庄等地出露。井田内 全组厚63.58124.35m,平均厚87.75m。底部K9砂岩,下距3号煤层1146.2m,平均2

13、6.96m,灰色,中至细粒,钙质 胶结,波状层埋。局部为粉砂岩,厚度1.217.25m。砂岩平均厚26.96m。K10 铝质泥岩(桃花泥岩) ,位于本组顶部,灰色、灰绿色含紫红色斑块,厚度 1.6524.3m,平均厚 8.09m。6. 井田内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 P12)(1)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一层(P1-12):本层以K10铝质泥岩顶面为界。主要为 黄绿色、灰绿色,风化后呈杏黄色的泥岩、粉砂岩,中至粗粒砂岩等组成。全层厚 287.6310.48m,平均厚 297.78m。(2)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二层(P1-22):以K12砂岩为底界。主要为灰色、灰绿 色中至粗粒砂岩、粉砂岩,区内出露不全

14、。厚度3.7527.15m,平均厚度11.6m。7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下部为浅红色、暗红色砂质粘土。中部为灰黄色砂砾 层。上部为浅褐红色砂质粘土,含钙质结核。厚度064.33m, 般厚14m。8第四每上更新统(Q3):灰黄色亚砂土,夹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 大。底部为灰黄色松散之砂砾层,厚度 08.9m。9第四系全新统(Q4)近代河床相堆积。以砂、砾层为主,厚度 020m。地质 综合柱状图如图 1.2所示。井田内主要有 18、 58 号向斜及 59 号背斜:1 18 号向斜:纵贯井田中部,为井田内主要向斜,由南部于山村西向北延展至 半坡村西,走向南北,全长约9km。轴部出露的地层为

15、上石盒子组,两翼不对称。东 翼倾角 7 15,西翼平缓,倾角一般 5。最大幅度在老母掌一带,约 80m。2. 58号向斜:位于井田北部、车郭庄以西,延展1.5km。走向北35西,两翼 开阔,倾角 25,出露上石盒子组。3. 59号背斜:位于18号向斜东侧,自寺河村向北延展约 3km。走向近南北, 两翼开阔,倾角 25,出露下石盒子组。断层:1. Fi逆断层:位于井田西北部(详查区),湘峪村北,走向北65东,落差20m, 延展约 2.0km。2. F2逆断层:为426号孔穿过,K2石灰岩重复。走向南北,断层面倾向西,倾 角70,西侧向上推复,推测延展约 500m,落差8m。3. F14逆断层:为长17号孔穿过,K17细砂岩重复。走向南北,断层面倾向西, 倾角60,西侧向上推复,落差10m,推测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