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71944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土音乐元素符号在音乐教学的创新 【摘要】本土音乐元素符号是对某种地域音乐的特定称谓,它不是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而孤立存在的,是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符号组成的一部分,并与其他文化符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何让本土音乐元素传承与发扬,地方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有责任担当重任,这对于地方高校教学的提高和举步维艰的本土音乐元素保护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关键词】本土音乐;元素符号;音乐教学;秦安小曲本土音乐元素符号,亦可称为地方音乐元素;,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方性、文化特征的音乐,是对某种地域音乐的特定称谓。它不是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而孤立存在的,其

2、根植于民间,是土生土长,口传心授,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语言,突出其特有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伦纳德•迈尔认为,不同时代的许多不同文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表明,音乐可以而且的确传达参照的意义。;因此,本土音乐元素作为当地文化符号系统组成的一部分,与其他文化符号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联,并渗透、根植于其中。秦安小曲是一种民间说唱音乐,以通俗的曲调,优美的文字,相对完整的曲牌,婉转的曲调,独特的方言字调,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新的地方特殊的曲种。它发祥于天水市秦安县,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女娲诞生于古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大地湾遗址也坐落于此。一、秦安小曲中文化符号渗透的体现1

3、.秦安小曲中文学符号的渗透秦安小曲相传是由明代著名学者胡缵宗在外为官30年后带入秦安。一般认为,它形成与明,盛行于清。据当地艺人们讲解,胡缵宗于孝宗弘治十二年,有感即兴创作了玉腕托柏越调小令,后经嘉庆年间秦安人士翰林张思诚、秀才李文赞创作,秦安小曲内容与曲调有所增加。由于是由文人雅士创作而来,因此唱词典雅,音调悠扬婉转、修辞设句清丽高雅,再加上秦安小曲属于唱故事;一类,因此,歌词也继承了诗词句式、韵辙、平仄等手法,唱词结构丰富,句式规整、自由。不论五言、六言、七言体,还是唱词长短不一的杂言体,其唱腔结构和唱词结构都很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特征。如【越调】此地好风景,东岭秀独松,每日在深山苦用功。

4、忽听得哪里响琴声?钟子期站在高柏岩顶,他抚的江河湖海水秀山青,又抚柳绿桃花红。唉!这才是伯牙抚琴,子期知音。随着时代发展,秦安小曲在生活中得到迅速普及,多见于庭院、田间地头、院落炕头、正月社火。虽然描写了田间地头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但清雅风格一如既往。如【越调】七十二行,庄农第一桩。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苦奔忙。披星戴月去种粮,风调雨顺粮满仓。五谷丰登畜兴旺,喜洋洋,唉!这才是农为根本,民富国强。2.秦安小曲中戏曲文化符号渗透从秦安小曲的形成到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它的曲牌相对完整,曲本内容丰富、曲调婉转细腻,不像是由个别人的创作而来,很可能是一种外地已经成型的曲艺说唱音乐。在西北本土音乐中

5、具有典雅、细腻的江南音乐特点,委婉、缠绵,相对而言,缺少粗狂豪迈奔放的特点。它以历代说唱音乐中逐渐积累下来并相对固定的曲调【越调头】为一个曲目的引子,以【越调尾】为尾声,或以【背宫头】开始,以【背宫尾】结束的两种形式,形成前呼后应的固定模式,然后在中间连缀若干曲牌。其主要区别在曲牌连缀数目的不同划分曲本的篇幅和长短。一般分为中调和大调两种不同类型。它的表演形式、演唱风格、曲牌连缀形式、音乐唱腔结构和唱词的格式,都有着说唱艺术中牌子曲类艺术形式的一些艺术特征:曲目中曲牌的连接与构成没有约定俗成的套式,而是较为自由;除单曲体曲牌外,通常都是以某个曲牌或某个曲牌的头尾两部分,截用为一个曲目音乐唱腔的

6、开头与结尾构成,如秦安小曲中的双月调、双背宫。唱词是依具体曲牌的音乐形式,填词谱写的文学脚本,是依腔填词的演唱形式。秦安小曲调式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调式中只有宫、商、徵、羽;调式,而没有角;调式;在以上调式中,宫调式较少使用,而徵调式较多。这一特点是长期受秦腔、眉户等地方戏影响有关。秦安小曲的唱法也分为花调;与老调;。如中间连缀曲牌中就有眉户剧中的【岗调】,【一串铃】。此类唱法称为花调;,据说从陕西传入秦安,虽受到当地方言影响曲调和风格等略有变化,但从调式、调性等方面来看,很像眉户调。老调;按元曲;创制形成,曲调节奏顿挫有致,音调悠扬婉转,有昆腔之美;之称。3.秦安小曲中其他文化符号的渗透每一

7、种民间传统艺术都是和当地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互相渗透的。秦安小曲成了秦安音乐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正月里耍社火、谁家有喜事、庙会及重大的节日,都会演唱小曲,会根据演出环境,场合、事件来选择相关内容。比如谁家有喜事,演唱者会登门助兴,去捧场。会选择形式简单,易于操作的单曲体曲牌。由于音乐拖腔较多,所以加花伴奏在音少腔多的情况下使用较多。伴奏乐器基本采用三弦与摔子;(碰铃),用以击打节奏,并与伴奏者起统一节奏的作用。而在正月耍社火中,会选取连缀较多的曲牌,用来串联跑旱船、蜡花舞等节目。在伴奏上,除了三弦这一主要乐器外,再配有二胡、扬琴、笛子等乐器。秦安小曲的伴奏功能,不仅仅只在于制造气氛和烘托

8、感情;,它还有诸多的功能和作用。如前奏音乐要给演唱者以合适的尺寸;和调性的高低,随腔伴奏要随腔出弦弯儿;,随腔出点儿;等。为了使小曲更上一层楼,当地的创作者在小曲原调基础上,遵循地方语言的特点,采用伸展、紧缩、音色变化、润腔等不同的创作形式,将秦安小曲成功移植为戏曲经典曲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莺莺烤红、村官浪漫曲、货郎情等。任何一种音乐文化符号形式不仅存在于自身音响符号中,而且还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文化、交流融合及当地民俗文化符号中。它也是特定的文化传播、阐释系统的规定和制约系统的有机结合。正如卡西尔认为的:语言、艺术、神话、宗教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

9、。;在陇右历史长河里,秦安小曲是地方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位居僻壤一隅,其他文化艺术交流不多,因此才保留了秦安小曲浓郁的乡土音韵,但同时对其传播与发扬方面受到较大限制。作为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对其整理与发展、推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本土音乐元素在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创新研究音乐课程标准中倡导:在实施音乐课程教学时,应注重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本土音乐元素在各级学校教育传承

10、的问题,已受到我国音乐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研究与关注。教育改革要适应发展形势需求。根据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大和本土音乐文化丰富特点,施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1.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现阶段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过于追求音乐技能上的高、精、尖;概念。学科涉及领域不够宽泛,没有将本地区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教学中。(2)教学实践活动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对本土音乐实践课程的重视不够,缺少实质性的教学工作及实践体验。(3)教学观念及内容滞后。教材中没有密切关注本土音乐文化发展动态,没有及时做到根据地域特色扩展教材,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2.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天水

11、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陇右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在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相关领域取得了不少学术成绩,出版陇右本土音乐元素专著秦安小曲研究一部。但经过调查,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本土音乐元素教学中的运用仍为空缺。音乐教育为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高校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中,选取真正能够运用于大学本土民间音乐教育的资源,提取富有教育价值,为教育填充实质性的内容,并能够转化或服务于高校音乐教育的各种民间音乐资源,并加以创新。一方面整理,挖掘本土音乐元素,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艺术教育本身就承载着传承民间文化的重任,尤其地方师范类高校。通过实践教学,为本土音乐元素注入新活力。(

12、1)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音乐学院面向普通本科生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乐理两门课,使用教材分别为:中国民间音乐概述音乐理论知识。中国民间音乐概述开课时间为第四学期;音乐理论知识为第一学期。主要以课题讲授形式为主,讲授内容上没有专门设置有关本土音乐元素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对本土音乐元素的鉴赏水平,弥补音乐教育中本土音乐元素的不足,可以将已整理出版的秦安小曲研究中有关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具体音乐教育实践情况如下: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第三章说唱音乐;第一节说唱概述;中可以对秦安小曲作以简述,从秦安小曲渊源、产生背景、形成特色、主要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秦安小曲的结构形式等同于说唱音乐,即以曲牌为

13、手段,用以叙述故事的曲种。其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明代著名学者胡瓒宗由外地带入秦安。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第三章第二节牌子曲类;介绍中,将收集整理的秦安小曲近40个曲牌,按曲目演出联缀分为以下五种进行讲解,分别是:曲头,如【越调头】等;曲本中间联缀的曲牌,如【一串铃】等;曲尾,如【越调尾】等;单曲体曲牌(小调),如【四六越调】等;单曲体曲牌(大调),如【赏月光】等;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第三章第三节唱腔中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中,分别从唱词特征,唱词结构对秦安小曲进行讲解。秦安小曲的唱词除了很规整的五言、六言、七言体外,更多是长短句的杂言体结构,其特点是唱词按固定曲牌填词。曲体结构上,是将若干相对独立的曲牌按照曲

14、本故事情节联缀在一起进行演唱。当地创作者遵循地方语言特点,采用伸展、紧缩、音色变化、润腔等不同创作形式,将秦安小曲成功移植为戏曲经典曲目。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第四章第三节伴奏音乐;,秦安小曲的伴奏分为过板音乐和唱腔音乐两部分,其伴奏功能不仅仅只在于制造气氛和烘托感情;,其伴奏乐器中音三弦,在制作过程中对传统三弦的材质、琴杆进行大胆改造,加之特殊的定弦法,使秦安小曲的伴奏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色。唱腔伴奏中,秦安小曲中随腔伴奏法运用较多,此外还有在简单的唱腔上进行加花伴奏来增强唱腔的表现力。在不同的演出场所、环境中,伴奏乐器会适时扩充,以渲染气氛。第一学期乐理理论基础第五章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将

15、秦安小曲按其调式音阶的不同,融入到相对应的章节中,且加入调式对应的曲牌名称,对秦安小曲调式、调性,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同时穿插有六声和七声的综合调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调式中只有宫、商、徵、羽;调式,而没有角;调式;在以上调式中,宫调式较少使用,而徵调式较多。对这一突出的本土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更直观的了解与学习。3.地方高校公选课中本土音乐元素的普及教育(1)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土音乐种类较多,选取已出版或有相对完整性、合理性、代表性、创新型的曲种,并加强教师对本土音乐元素在高校教育中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开发资源库的建设,并结合当代大学生所能接受的内容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2)培养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是现代教学中的所追求的方式,任何一门课程都希望在学生轻松、愉快、有趣的环境中进行,本土音乐也是如此。由于本土音乐元素内容和日常学习所学知识相距甚远,因此,在讲解的切入点上要注意引导,可根据学生所能接受或感兴趣的知识点带入,提高学习兴趣后,再加深扩展。(3)多学科融合。本土音乐这门课,内容比较广。除了教师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较深的文史知识,民俗文化、戏曲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倡相关各学科融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宽知识面,以填补地方高校本土音乐文化符号教学的空白。(4)开设固定选修课。由本校教师讲解,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