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717730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2: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1、 溶解度曲线点溶解度/gt/t2t1Om3m4m1m2BcabA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中a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如:图中b表示在t1时,A的

2、饱和溶液中有(m2-m1)g未溶解的溶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如:图中C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A物质才达到饱和。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图中d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2、溶解度曲线线溶解度/gt/CBAO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1 如图分别表示甲

3、、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3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l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

4、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5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6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5、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Bt2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为不饱和溶液Dt2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7 下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适量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

6、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9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t2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液降温到t1时,两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的分数一定相等10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

7、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1)。(用“”“”或“”表示)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写一种)。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3)。时,将30A物质加入到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4)(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将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6)。(用“”“”或“”表示)11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S单位:g/100g水,t单位:)回答以下问题:20时,A物质的溶解度(6)(填、)B物质的溶解度。20时,将20克A物

8、质溶于150克水,得到的溶液是(7)(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克。20时,将等质量的B和C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9)。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10)。将30时12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11)g。12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8);P点的含义是(39);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40)g;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

9、量最少的是(41)(填“a”或“b”或“c”);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填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溶质b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可倾倒出一些水13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B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较大的是。(3)将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要加水g。14 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15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g;(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